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政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3日13:51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合肥晚报一、对年内的热点问题有一个总体了解(透析热点)

  例:(1)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坚持党的先进性、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

  (2)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循环经济、绿色GDP
、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谐社会)。

  (3)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谐社会四位一体)。

  (4)四大战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走出去、城镇化建设)。

  (5)五大问题:三农问题、社会保障(扩大就业)、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公共安全、国际关系和两岸关系。

  在把握时政热点问题时要特别注意两点:(1)从大的方面把握,小的方面切入。文综测试并非一定从一些很大的问题直接命题。如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而一般选取一些细小的问题入手,如2004年文综试题38题海洋产业,就涉及到当年的热点经济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在阅读、理解试题的时候一定要从具体的材料联想到大的时政热点问题。(2).选取时政热点边缘事实角度。为了反猜题押题,文综测试越来越选取时政热点的边缘事实角度:不选取大家一致认为非考不可的热点,而选取与此相关的、相类似的或带有共同性的“准热点”。如2002年文综测试第40题丝绸之路的地理状况、历史变化、地方机构设置与亚欧大陆桥的政治经济意义,不是当年的时政热点,但与当年热点经济全球化、西部大开发等相关。如今年的红色旅游,与科学发展观、中部崛起、三农问题、结构调整都能相关,与历史、地理又能很好地结合。

  二、找准热点问题与知识点结合点、交叉点(精析热点)

  高考对于热点问题的考查,一般不会直接针对内容本身,而是设法通过一些背景问题和情景材料来考查学生对于学科内的基础主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因此,把握社会热点重点不在于热点问题本身,(只注意收集材料)而在于热点与考点的联系和分析,要准确切入,回归教材,从通识理念去分析和把握热点问题。

  (1)从经济、政治、哲学不同角度综合分析和理解热点问题。将热点问题、教材理论、考试说明对应运用。侧重主干知识,找准切入点,注重联题说明。

  (2)体会和领悟热点在知识点上可能切入的角度和最有意义的切入角度。

  (3)抓住热点与知识点的显性联系,发掘与知识点的隐性联系,通过判断、比较、分析、评价,更好地发挥出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材料一:贵州省某县是贫困大县,该县的全国排名倒数。2005年该县新上任的党委书记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市场和农村进行调研。一个月的调研,该县县委书记找到了该县经济落后的原因:一、农民生活贫困,负担重,农民生产积极性低,农业落后。二、党群关系紧张,人民不信任党和政府。三、公有制经济比重过大,竞争性不强。四、科技落后,人才缺乏。

  (1)如果你是县委书记,你认为应该怎样发展本县的经济?

  提示:根据材料列举的问题,联系教材的知识点进行归纳。

  答: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给经济建设提供政治动力;调整所有制结构,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大力推进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大力发展科技,走科技兴县、人才兴县的道路。

  材料二:该县县政府主要领导从我国国情和该县县情出发,综观全局,认识到社会是个整体,农村与城市,经济与社会,物质与精神,人与自然,任何一方都不可偏废。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等的比重不能失调。

  (2)上述认识对于发展该县的经济有什么意义?

  提示:用科学的发展观结合材料综合经济意义。

  答: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材料二、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想问题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顾全大局;要坚持正确的发展观。

  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答题方法

  1.准确理解和分析热点问题(准确适度,分出层次)。

  文综测试的取材一般是两类内容:一是社会政治、经济现象,二是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决策。从三个层面考察:(1)原因:(经济原因、哲学依据、政治原因);(2)过程:(体现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哲学思维方法);(3)结果:(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哲学启示)。

  例: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为什么党和政府多年来一直重视要增加农民收入?考的是原因的层面,注意从必要性和重要性入手。依据:党的地位、作用、性质和宗旨。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履行职能的目的、国家机构的性质。重要性: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2.认真阅读标题(材料、引文),概括出中心内容,分清层次,明确答题要求。

  注意:抓住关键词、重点句,再找观点,注重相关学科术语在题目中的暗示及隐含条件。

  3.认真审题:审范围(点、线、面)、审角度(经济、哲学、政治)、审层次(原因、过程、结果)、审主体(国家、党、企业、消费者或公民)。如: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手段(考点);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主要任务和目的、手段(考线);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体现国家自觉运用价值规律(考面)。

  又如“面对中国入世,该怎么做?”主体是国家还是企业,回答的内容有所不同。即政府可采取引导企业和提供信息等宏观调控手段,企业则应面向市场,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例题:针对我国目前人口多,农村人口比重较大,老龄化趋势加快,就业压力大等问题,国家应怎样做?从政治常识的角度就要从国家的职能和国家活动的原则入手。履行职能:经济职能: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的关系;文化职能: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把人口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公共服务职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安徽农业大学附中校长 张震林(本文有节选)·

  (来源:合肥晚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