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西北干旱成因及其应用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01:07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合肥报业网新华社兰州6月9日电一项关于西北干旱成因及其应用研究的科研项目日前在甘肃通过有关部门组织的鉴定,标志着西北干旱成因及其应用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

  西北干旱成因及其应用研究是甘肃省十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由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承担。由丑纪范、吴国雄院士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经评议认为,这项成果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理论性强,实用性好,富有创新,特别是《中国西北干旱气候动力学引
论》和《高原干旱气候作物生态适应性研究》的专著,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该项研究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关于黑河流域水分收支和高寒干旱气候作物生态适应性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中国西北干旱气候动力学引论》和《高原干旱气候作物生态适应性研究》两部专著,是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的首部专著。课题组在西北干旱形成机制研究方面,提出了500百帕西正东负的西北干旱异常流型,指出这种干旱流型形成的三种途径是:基流对上游反气漩涡度的平流输送、南侧气漩涡旋的能量频散以及高原热力强迫引起的频散生成高值系统的加强。指出了云(涡)团合成机制与干旱是否持续密切有关,西北东部干旱与台风活动及长江中下游梅雨存在密切的关系,西北干旱与索马里低空急流和贝加尔湖阻塞高压密切相关。

  在高原干旱气候作物生态适应性研究方面,研究首次提出了种植区划综合指标体系,揭示了气候变暖对西北地区农作物种植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特征。确定了甘肃省26种作物气候生态种植区划综合指标,建立了气候生态产量模型。研制了甘肃省和县级作物生态区划适生种植区划服务系统,系统地提出了高原干旱气候区域防旱减灾技术。构建了新的西北干旱监测预测业务服务综合系统工作平台,经两年应用,预测月降水和汛期降水准确率分别提高6%和3%,为建立科学合理的气候业务服务体系奠定了基础。(郑泳宜、宋常青)

  (来源:合肥报业网)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