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移民”打了谁的耳光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9日13:14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 |
合肥晚报6月7日,省城一位孩子今年参加高考的母亲致电本报《教育视线》说,为什么相关媒体报道的包括铜陵市63名考生在内的移民考生可以享受在异地参加高考、低于安徽省分数线100多分录取的权力,而自己的孩子却不可以?参加高考的孩子们都很努力,为什么不能公平竞争?她认为这种不公平的考试让孩子和家长很受伤害,她质疑说,假如明年再出现类似情况,各相关主管部门是否还会网开一面? 对于这位家长的疑问,记者与铜陵市教育局一位姓李的工作人员进行了电话交流。而李某则对“铜陵市63名高考生移民海南”内幕讳莫如深。他先是推说“不知情”,要求记者“去问领导”,后在记者的再三要求并答应不透露其真实姓名的前提下,李某才不得不承认整个事件的严重性确实不可忽视。该市行知中学(音)整个高三年级近100人都到海南参加考试了。只不过学校留了退路,让学生既在铜陵市当地报了名,又在内部人士的及时指点下,没有参加安徽当地的电子档案信息采集,照片未上安徽省招生部门的报名网,因此才能幸运地躲过海南省几乎覆盖大半个中国的大调查。在铜陵市教育局的高考学生报名的详细材料中,人们可以清楚的调查出,铜陵市实际上有近500名考生移民到海南。 另据知情者称,海南“封堵令”发出后,家长们蜂拥着几乎“包围”了铜陵市教育局。铜陵市教育局负责人连续几天无法安神,每天协调到凌晨。谁都知道,63个移民考生牵涉到他们的家庭和方方面面的社会关系,一旦因为无法参加高考而希望破灭,其后果将不堪设想!经过反复做工作,63名被取消资格的考生的家长中,只有20位勉强同意将户口重新转回原籍,其他40多位考生的家长则“誓与海南共存亡”——即使今年不能考试,也要留在海南。铜陵市某政府官员对记者说,这件事闹得很大,铜陵市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都在深夜里被打扰,最后还惊动了国家教育部。 铜陵市专赴北京协调学生家长上访的是市教育局副局长王钢,据他对外介绍,“当时教育部相关部门一方面批评了这些学生家长的行为,但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又专门致函海南教育部门,要求妥善处理此事。有关负责人还指出,海南省教育主管部门在作出封堵令之前没有与有关各省通气,是很不妥当的,更何况封堵令出台时间离高考报名截止日期如此之近”。王钢认为,教育部有关部门的这一意见对事情的最终发展变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另据铜陵市某政府部门负责人透露,每一个能够成功移民的考生家庭里,“至少有一位身份为科级干部以上的父亲或母亲(铜陵市63名移民考生家长中,甚至还有10多位是县处级干部),或是经济条件较为宽裕,其在当地和‘上面’的影响力、活动能量都非同小可”。所以这些家长的强烈反响能够惊动当地的最高官员,甚至引来了跨越两省乃至教育部的“协商”,最终导致海南省有关部门不得不作出妥协。 对此,省大招办的有关负责人称,教育部是严令禁止“高考移民”的,但是此次“海南高考移民事件”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他个人不好对此做评论。而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习峰认为,这是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对本职工作的“推卸责任”行为,高考移民是无辜的,部分人可以钻“合法政策”的空子,成为既得利益者,其他民众为什么不可以争相效仿?为什么又要等到当问题积蓄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政府才来监督、控制呢?同时他又建议考生家长从学生的整体发展考虑,改变“一考订终身”的固有思维模式,以免贻误孩子终身。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已日益明显,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也日益多样化,民众接受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大教育”机会将越来越多。 全国人大代表黄裳裳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坚称,高考移民是教育不公、高招不公的产物,由于不同省份之间高考资源分配的不均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别,相同的高考成绩在不同的省份,往往会有不同的录取结果——在此省可能连大专也考不上,而在彼省或许能考进全国重点高校——这样,“移民”难免会成为一些“有门路”者的首选渠道。可以说,高考移民是向这种不公发出的另一种形式的抗议,如果高招实现了公平,这种现象自然随之消失。在历年的全国两会上,关于高招不公的话题也被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屡屡提及。她建议说,有关部门可以从解决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入手,多做具体工作,对造成高考移民现象的根源进行调研并寻求解决办法。 ·杨兵· (来源:合肥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