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江苏名师详评九学科 全省各地好题大搜索(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3日16:45 龙虎网

  由于去年江苏高考物理卷在六门选考科目中难度最大,所以今年的物理考试人们普遍期待难度能够稳中有降。从考后与考生的交流中了解到:今年物理试卷难度总体下降,试卷以基本题为主,有一两道新题,电学比例偏高,解答题的设问入口浅显,容易下手。基础扎实(尤其是高一高二的基础)的同学占有明显优势,相反只重视习题训练的同学有些吃力。

  一、选择题覆盖全面,热学比例较高

  10道选择题中热学3道,原子物理2道,天体运动1道,机械波1道,牛顿定律1道,力学中较为重要的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出现的较少。从几类运动来看,平抛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出现在第13题,圆周运动结合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偏转出现在第17题,往年的考试热点——天体运动没有出现在解答题中,仅在选择题中出现一次,但是热学中分子动理论、气体的压强与体积和温度的关系等却有3道题出现。以上信息提醒广大师生,物理的教和学应立足于物理基本素养的培养,高一、高二要扎扎实实把每一个知识点学好。

  二、实验题注重原理考查,基础性较强

  今年的实验题超出不少人的意料,考生认为实验题不难,但可能得分不会太高,第11题考查《探究弹簧的伸长与受力之间的关系》,要求用图像处理数据。第14题考查《电表的改装与校准》,应该说这个实验比往年的设计性实验要容易得多,但试题中也设置了一些考查要点:如电流计指针不是半偏,而是1/3偏转,另外变阻器分压接法的实物图连接永远是难点。总之,今后的实验教学要多进实验室,要真正弄懂物理原理,要真正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不能走过场。

  三、解答题整体难度下降,电学占据半壁江山

  今年的解答题新意不多,其中第13题的平抛运动,14题的直流电路输出功率的问题,

  15题的安培力作用下的能量转化问题都让考生很容易下手,估计这些题目对中等学生的区分度较小。17题是一道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再进入两个紧邻的反方向磁场中各做1/4的圆周运动,最后直线运动打到荧光屏上的问题,题目的运动环节虽然复杂,但设问入口浅显,层层导入,应当很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和解答,基础稍好的同学都能顺利靠岸。

  比较有新意的是第15题,光路作图兼干涉原理的应用。从考后的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同学作图不规范,有的少箭头,有的缺了入射光,反映出平时学习中光略图的作图不严格,另外本题是考查直接入射光与反射光组成相干光源,产生干涉现象问题,一半以上的同学找不出相干光源,没有办法与联系起来。本题区分度较大。

  压轴题设计了三个小球运动过程中能量和两维动量守恒的问题,学生对本题的小球运动图景不清晰,绝大多数学生不能正确描绘其运动的全过程,难度较大。

  苏州苏苑高中 徐正黄

  数学试卷跟着课改走

  今年高考数学(江苏卷)与去年高考试题相比有以下特点:难度稍有提升,试题切入容易深入难,有较好的梯度和区分度,有利于高校选拔;注重考查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考潜能,考数学应用,有利于指导中学数学教学;体现了新教材的新要求。

  一、命题格局相对稳定,注重双基力求创新

  今年高考数学卷除了题量有所变动,增加了两个填空题,减少了一个综合题外,在题型、分值等方面与近几年试卷几乎完全相同,主、客观题所占分值与比例也几乎没有变化。从卷面来看,代数中的函数、不等式、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三角仍然是高考命题的重点知识,5道综合题都立足于这些知识点上,在知识的交汇点上设计命题。选择题、填空题则以基础内容为主干,以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为目标,起点较低,覆盖面较广,从选择题的前十题来看,从头至尾依次考查了集合、函数、数列、立体几何、三角、解析几何、统计、二项式等基本内容,命题难度较低,运算量较小;而第11题是解析几何与物理的结合,第12题则是立体几何与排列组合的交汇,对考生的数学基础和数学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在第19题出现解析几何问题多少有些令人感到意外,不过问题和解题方法的基础性却又使人释然。

  二、突出考查了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

  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已是高考数学命题多年来所坚持的方向。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理解及运用的熟练程度往往能反映考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高低和决定解题的成败。以第12题为例,该题是一个立体几何与排列组合的一个交汇应用;既考查了分类与分步计数原理,又检验了考生分类枚举的思想方法和数学探究能力,综合性得当,创意新颖,是一道十分精彩的好题。

  又如第21题(立体几何),与前几年高考相对比,锥体出现应该来说是十分自然的,该题考查了空间想像能力、基本知识应用能力,猜想探究问题的能力,而其中对几何问题抽取化简的思想方法的适当应用将是解题的关键。再看第23题,涉及数列、不等式等知识,对考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若不能对等差数列的等差中项有充分的了解和应用,则第二小题的证明就可能功亏一篑,而第三小题不等式的证明侧重于考查考生的数学思维品质,考生的消元化简意识和整体思想若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再坚持从最简处着手,大胆运用放缩技巧的话,则问题将迎刃而解。从整体看,第23题设问合理,梯度分明;涉及了多个基本知识点和多种知能,是一道有区分度的好题。

  三、创新命题体现了新课改理念

  新教材和新课标要求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并由此掌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试卷中第12,21,23题则鲜明地提出了对探究、分析、猜想、归纳等数学基本能力的要求,只有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探究、感悟、创造才能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江苏省华罗庚高级中学 王新梅

  数学求平稳又显创新

  今年高考的数学试题可以用以下两句话作概括:重基础不乏灵活,求平稳又显创新。

  首先今年的试卷与往年相比,其结构上发生了变化,增加了两道填空题,减少了一道解答题;大题中立体几何的最后一问只要求写出答案,不要求具体过程。这是为了更多地增加考生的思考时间,体现了重思考的良好导向。

  其次今年的客观题与去年相比,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增加了灵活性和综合性。如选择题的第(10)题,关键是要找到所求三角函数式中角度、函数名与已知式之间的联系,再用诱导公式和余弦的倍角公式求解;填空题的第(16)题,必须估测出0.618在与1之间,才可得出k的值。客观性试题主要是考查知识点及联系的掌握情况,同时兼顾能力考查,这里,能力层次的区分主要体现在方法运用的快速简捷上,特殊化思想、直觉判断、估值推测、定性分析等非逻辑方法在分析解决客观题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再次是解答题的设置更为突出选拔功能。去年高考由于以知识为立意的容易题偏多,压轴题又是“面目狰狞”的特难题,因而导致区分度下降。为此,今年解答题减少了容易题和特难题,增加中档题,体现多题把关的命题思路,从而使试题的坡度显得更为科学合理。同时,对于试题的设计又注重创新,包括题号的编排。如解析几何题放在大题中的第一题,出人意料,其内容为与直线和圆有关的轨迹问题,从而避开了目前各类考试中盛行的把平面向量与圆锥曲线结合起来出题的套路,把考查重点转向了解几何中最基本的坐标化思想运用的检测上,改变了解几题在高考中难度居高不下的现状。概率应用题的最后一问一定要对实际问题反映的数学过程弄得很清楚才能作答。立体几何题破天荒地以五棱锥为背景,考查立几的证明与计算,这也是以前高考从未有过的。

  真正的能力把关题是最后两道大题。第(22)题是以绝对值为背景的函数题,第一问较为简单;求解第二问的关键是要用好x∈[1,2]的条件,当1<=a<=2时,可利用直觉判断得出f(a)最小,最小值为0,对于a<l及a>2的情形,由于能去掉绝对值,因而利用导数知识很快可以得到解决。若考生纠缠于对x进行分类,则很难找到对a的分类点。第(23)题是压轴题,该题以数列前n项的和Sn的递推关系为背景,第一问只要令n=l,2即可得到关于A、B的方程组,求得A、B的值;第二问若先确定Sn的解析式,再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本题较为容易,若运用代换思想求解,则技巧性很强;第三问利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对学生的目标意识、调整能力等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无锡市一中特级教师 华志远

  英语作文设题最新颖

  今年的英语试卷比较稳定,学生普遍反映较好。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听力语速不是太快,保证大多数学生均能听懂,但个别题目设置难度较大,比如说最后一段材料一改以往纯记叙或议论等单一文体,变成了一个对话语境,题目考得比较细,如稍不留神就可能出错。二、选择题,整体难度不大,题目也出得不偏不怪,基本上是学生平时接触过的,但没有成题。今年的变化是明显加大了对语法的考查力度,语法覆盖面全而广,有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三、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较往年相比难度有所降低,无论是从生词量还是题目的逻辑推理等方面均可以体现得出来,但文章内容新颖,体裁多样,涉及面较广,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四、短文改错题,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一些优点,变化不大。以上特点,恰如其分地体现了2005年英语新高考大纲的要求,新大纲的变动主要是降低难度,强调基本功,要求学生表达准确。以前只要求学生能听懂就行,但现在要求学生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都要加强。现在交际法教学重视对学生口语的训练,而其语法、词汇的掌握就相对薄弱,很多学生的基本语法表达都不准确,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虽然江苏省今年高考没有增加这一题型,但从今年的书面表达题目不难看出已充分体现这一要求。

  题目大体要求是:请分别根据下列四个提示和要求写一篇短文。1、人与社会的和谐。从热爱家乡和关心社会的角度来谈。2、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从尊敬师长、热爱学校和关心他人的角度来谈。3、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节约能源和保护动植物的角度来谈。4结合自身,说说你是如何做的。

  文章第一段给出,大体意思是:你是江苏中学的一名学生,现在政府正大力提倡和弘扬和谐社会,你向其他同学提出倡议,来响应政府的号召。其中给出了生词“和谐的”(harmonious)。然后,第二段让学生写,在快结束的时候,提醒以“我”的口吻来写,最后结尾和落款均已给出。其中要求:上下文要衔接,行文要流畅,前后呼应。根据这些材料,不难发现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设题新颖不易被猜。

  今年的英语作文题目跟目前政府正在大力提倡和弘扬和谐社会这一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起来,有点语文作文的味道,难度明显加大,充分体现了新大纲对提高书面表达的要求。另外,也出其不意地避开了全省成千上万的猜题押宝大军。

  二、要求明确不易偏题。

  虽然这一话题对中学生来讲要求是高了些,但现在给出这些提示和要求以后,学生就都有话可说,知道从哪儿下手,该写什么,怎么写,且不容易写偏。

  三、区分度大,利于选拔。

  作文虽然不容易偏题,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知识面,尤其是词汇量的大小要求较高,有些学生就反映,知道怎么写可就是一些词和短语不大确切,平时这种议论文练得较少。所以,如果平时积累较多,训练有素的学生就感觉不是太难,写起来得心应手,这类学生就容易拿高分。

  总之,今年的书面表达出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具有很好的起承转和的作用,体现了新大纲对写的重视。那么同学们平时应怎样训练才能在最后高考中的书面表达中立于不败之地拿高分呢?

  只有靠平时背诵和积累大量好的词汇和句型,到真正考试时才能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否则可能到时候会到处碰壁,有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力争做到厚积而薄发。

  1、要勤练笔,平时坚持多练多写,及时分析总结各种易犯的错误

  。

  只有勤学多练,才能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适应各种体裁的写作,从而做到有备无患,胸有成竹。同时,要特别重视和注意平时作文中经常犯的错误,不清楚的一定要问老师,日积月累,自己的意识便会越来越强,错误当然会越来越少。

  2、要规范书写,同时最好尽量多背诵一些好的范文。

  从今年开始,江苏省开始了无纸化阅卷,试卷要全部扫描到电脑里去,所以卷面的整洁与否将直接影响卷面分数和最后成绩,而有些同学平时无所谓,说到高考时再小心点就行了,其实,这是很危险的,要知道一旦习惯养成了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希望大家平时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另外,平时要尽可能地背诵一些好的范文,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偷也会吟”,因此,多读多背好的范文,也会为高考时提供大量好的素材(哪怕是能用一句话也行)。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写好高考的作文也非是一蹴而就的事,勤奋再加适当的技巧,最后的成功一定是属于你的!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金永建

  注重实际运用

  2005年高考英语江苏卷坚持了“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实际”的试题设计原则,试卷有如下特点:

  1.命题原则与历年保持一致

  自去年江苏省首次自主命题起,今年的英语试卷能注重考查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整份试卷本着“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也有利于高中英语教学”的原则,试卷难度适中。

  2.题型结构相对稳定

  由于江苏过一段时间才全部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区,整份试卷较好地体现了延续性和过渡性;坚持了语言的实用性和交际性的考查;注重要求学生平时对英语知识的积累和训练。

  3.突出语篇运用与交际

  整份试卷能够牢牢抓住语篇及应用这个中心。无论是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还是短文改错,都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今年的完形填空也遵循了多年来的文章要有情节、情景的要求。

  4.贴近生活培养能力

  今年的书面表达题是要求考生就“和谐社会”从三个方面“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等方面进行阐述。仅从内容上来讲,书面表达题能够很好地检测学生驾驭语言的真实水平。因为许多考生都做过类似的训练,所以作文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但要写的流畅,恐怕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也给考生提供了写作的空间:“谈自己的观点”。注重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能较真实地体现学生的实际水平。

  无锡第一中学 许燕婴

  江苏名师详评九学科 全省各地好题大搜索(二)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