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北大49名副教授当选博导 副教授当博导将成趋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8日10:16 大洋网-广州日报
  近日,北京大学刚刚结束了2005年博士生导师遴选。今年选出的139位博导中,副教授占到1/3的“江山”,共有49名,彻底打破了中国传统上博士生导师必须由有正教授职称教师担任的做法。用北京大学一位负责人的话来说“北大已经将博士生导师的遴选层扩大到了副教授行列里来了。”

  那为什么北京大学将博导的遴选面一再放宽?是否一再扩招让北大的师资力量濒临不足的境地?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做法是否让走入误区的中国博士生导师制度回归正常?副教授当博导会不会降低博士生的培养水平?就上述问题,本报记者昨日进行了专访。

  时间:6月17日

  采访对象:

  北大学位委员会主任郑兰哲教授;

  曾为中国首位副教授博导的齐利民;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定安。
北大49名副教授当选博导副教授当博导将成趋势
郑兰哲教授。
北大49名副教授当选博导副教授当博导将成趋势
齐利民和他的博士生们。

  采访背景:

  博导高于教授?

  实属中国特色

  自我国施行学位制度以来,高校一直实行严格的博士生指导教师选聘制度。对博导的要求是“本学科、专业点的学术带头人,是本学科内学术造诣较深、其学术水平在国内本学科领域内居于领先地位并有一定国际影响的教授、研究员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1981年,我国公布“第一批博士生指导教师”。自此以后,博导的审批制度陆续做出改进。至199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下放博士生指导教师审批权的通知”,同时下发“关于选聘博士生指导教师工作的几点原则意见”。

  应当肯定,施行学位制度的初期,采取严格的条件选聘博导是符合实际需要的。由于博士生指导教师是在“教授”基础上选聘的,有些单位为表示尊重,在待遇上对博导给予特别优惠。这就形成了在教授之上的又一个阶层,简称“博导”。在人们的印象里,“博导”是高于教授的另一职称,这已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又一奇观。然而,随着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它的弊病逐渐显露。

  北大博导是岗位津贴不会另加

  昨天,本报记者在北京大学研究生院见到了博导遴选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北京大学学位委员会主任郑兰哲教授。他说:“今年的副教授博导人数可比以往多多了,可是要想脱颖而出取得这个资格可真不容易。”他介绍说,要想成为副教授博导必须经过层层考验和选拔。

  当博导首先要闯三关

  首先他们必须向自己院系的导师审议机构提交自己的各种资料,包括科研项目、学术成绩等,然后通过选拔的导师材料被送往学部的导师审议机构接受进一步审查。通过学部选拔后,材料被放到学校学位审查委员会的桌面上接受最后一轮筛选,最后通过筛选的人才有资格成为博导。

  郑兰哲表示,导师资格审查的过程中,所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术水平、教学经验、有没有硕士生指导经验、学术成就是否处于本学科发展前沿水平等等。尽管选拔时间也就一两个月,但是学校的选拔工作非常认真。在明年博士生的招生简章中,将有这49位副教授的名字。

  副教授当博导将成趋势

  据悉,早在2003年北京大学就在全国高校中首开先例,遴选出了国内第一位副教授博导,他是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齐利民,经过2004年的积累和酝酿,今年又有49名副教授成为北大第二批博导。据知情人士透露,早在7年前,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就开始了许多领域新做法的探索,从副教授中遴选博导的做法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默许。郑兰哲说,2003年的做法在当时也是一种尝试,而且把博导遴选层面扩大到副教授层面也将是“一种趋势”。

  如此遴选并非粗制滥造

  那么,让副教授带博士生,是不是因为高校扩招学校师资力量跟不上?还是北京大学放宽了对博导的选拔要求呢?郑兰哲坚决否认了上述两种说法。

  他说,在国外,并没有“博导”这一说法,这完全是“中国特色”,在西方不但是教授、副教授甚至是讲师,只要有科研项目,有学术水平,能招到学生就能带博士生。

  从正教授中遴选博导,这是由中国现状决定的。据介绍,在中国,博导更像是一种荣誉,久而久之,教授当博导成为惯例。有些高校教授的名片上,宁可不印“教授”也要印上“博导”两个字,“在中国的教师职称上是没有博导这一称呼的。”

  郑兰哲接着说,“实际上博导是工作岗位,教授是职称,这是两回事。”他强调说。北京大学这些担任博导的副教授,并没有任何额外的津贴,多数人只是和正常的教师一样拿原来的岗位津贴。

  避免人才浪费能调动积极性

  据悉,北京大学之所以在全国率先推出副教授带博士生的改革,实际上是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避免人才浪费,二则是为了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

  针对这样的做法如果一旦在全国其他高校中推广会不会影响到博士生的质量,郑兰哲表示,“有这种可能。”他说,这样遴选博士生导师的做法必须充分考虑到高校的自律精神和品牌意识,学校自身必须严格把关。如果一哄而上盲目推广,就有可能降低博士生教学质量。

  目前,一些兄弟院校中开展此项做法的有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院校,他们的做法也都相当谨慎。

  副教授当博导意义在突破现状

  作为中国第一个成为博士生导师的副教授,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齐利民成了知名度很高的人物。本报记者昨天在他的实验室里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带着学生做实验。眼镜像厚厚的酒瓶底,穿着深棕色的T恤,说起话来非常朴实,这是齐利民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他目前从事纳米材料控制与合成方面的研究,带了7个博士和准博士,他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某些研究点在国际上也处于前列。

  副教授带博士生早就存在

  “化学学院很早就有这一设想,希望副教授也能带博士生,因为此前我们已经开始了这项尝试。2003年,很多副教授都报名参加了选拔,我被选中的时候是一个机遇吧。”齐利民对于当年自己成为国内第一个副教授博导并不愿意做过多的回忆。

  他说,尽管以前没有明文规定副教授能带博士生,但是这种做法早就存在,只不过以前尽管带学生的是副教授,挂的名字却是正教授而已。

  这种做法在国外很普遍

  齐利民认为,副教授也可以做博导这种做法最大的意义在于这是一种突破,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导师遴选制度的突破。不过他也表示,获得这样的机会对于晋升正教授,还是有一些帮助的。2003年他是副教授博导,2004年他已经晋升为正教授。他表示,自己目前的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思考和操作,许多具体的操作都是由学生来完成。他认为,很多教授对这一做法还是很认可的,因为这是“大势所趋”。

  他告诉记者,“实际上,要做研究就必须带学生,这一做法给了副教授更大的选择面,可以自由地挑选学生,因为在科研上,最重要的考虑因素除了资金外,那就是学生,导师一个人单枪匹马很难做出成绩。”

  这种做法在国外很普遍

  ,导师需要有一种指导学生的思路,如果没有学生可带,老师自己也很难施展自己的才华。(来源:广州日报)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