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90年代师范专业吃香 为当老师宁愿放弃去宝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8日11:32 龙虎网

  【龙虎网讯】总有一些记忆留在心头,青春的岁月最是难忘!本报推出“28年热门专业变迁”系列报道以来,不断接到热心市民的来电,讲述自己和专业的一段故事。

  经过调查,记者了解到,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热门的专业有法律、艺术、IT等,这些专业有的昙花一现,有的经久不衰。

  热线声音:“我们那个年代师范最火”

  “90年代火爆的,除了国际打头的专业外,还有师范专业,那时候也很火的呀。”

  昨天,本报“90年代初,和‘国际’沾边的都火”的专业变迁调查,除了引来更多当时人的感慨外,也引来另外一大批读者的积极来电。市民刘辉军说:“我就是那个年代考大学的,那时师范类专业非常吃香,应该也算那个年代的热门专业了。”

  刘辉军回忆说:“我考大学是1992年,那时候我家里条件不太好,师范专业有优惠呀,工作分配好,稳定,我们同学很多人都争着考。”

  权威见证一:“90年代师范确实香起来”

  见证人:南师大离退休处杜瑞英老师,从1979年到1999年她一直负责南师大的招生工作,对师范类招生,她有着绝对的发言权。

  杜瑞英:70年代末包括整个80年代,各地的中学教师都非常紧缺,那时候当老师不吃香。省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了两个方法,一是提前招生,二是定向招生,定向招生有大定向和小定向,大定向是定向到市,小定向是定向到县,也就是说将招生名额定向到市或县,今年这个市有几个名额,最后不管考生考得怎么样,你学校都得录取这么多。毕业后,采取“从哪儿来回哪儿去”的原则,这些考生还得回到故乡。

  这个方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师资的短缺,但让许多考生对师范产生畏惧心理,农村孩子、贫穷地区的孩子本来就想通过考大学来改变命运,你叫他大学毕业后,还回穷地方去,他乐意吗?所以那时候师范真是挺冷的!

  我记得最好的年份第一志愿上线人数只是录取人数的70%,就这样学校都挺高兴的了,差的时候50%都不到。当时师范专业往届生比其它专业多,贫困生比其它专业多、优秀生少、女的多男的少。能考取其它大学,考生一般不会报师范。

  对这个招生办法,我们几所师范院校的招生老师都特恼火,但地方政府挺高兴的,为此,双方还发生过大的争论。但话说回来,这也是特殊时代的产物,由此也可以说明师范在那个年代是不受欢迎的。

  但进入90年代,情况有了转变,一般的高校开始收费,也取消分配了,有公司破产、失业等概念了,这时候,不少人觉得,嗯,也许做老师是个不错的选择呢,工作稳定,收入稳定,也挺受人尊重,很吃香了。

  调查结论:师范作为一个传统的专业,进入90年代后,终于“媳妇熬成了婆”。

  权威见证二:90年代迎来了师范的春天

  见证人:南航附中刘必豪副校长,已在中学领导岗位上工作多年。

  刘必豪:整个80年代,因为受历史的影响,老师是“臭老九”的概念还留在人们的头脑里久久挥之不去,那时老师没有身份没有地位。人们崇尚的是科学家、技术员、政府官员,所以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都存在师资短缺的情况。

  进入90年代,国家开始进行机构调整,城市里有人失去工作,同时“科教兴国”日渐深入人心,老师的地位节节提高,再加上工作稳定,师范专业出现了一股热潮。

  调查结论:两位老师的一番论述,印证了一个观点:那就是90年代迎来了师范的春天,虽然没有红得发紫发绿,但也风风光光。

  记者随后找到分别于1995年和1997年师范毕业的黄烨(现为中华中学老师)和王桂银(十三中红山分校老师),他们和师范专业的一段故事也许也能说明点什么。

  王桂银选了个实惠又安逸的专业

  王桂银毕业时,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是到国际知名企业宝洁去工作还是当一名普通的中学老师,王桂银最后选择了教师,这和他入学时的选择是一样的。

  看重师范专业的优点

  1993年,王桂银高考填报志愿时,已经看到师范专业红火的先兆,因为当时高等院校开始收费,普通的专业一年要几千,而师范只要一千多,别的专业都不包分配了,师范毕业后可以稳稳当当地到学校当老师,“师范的竞争少,命中率高,还有补贴”,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考取大学很重要,为家里节省开支也很重要,而师范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我选了一个实惠又安逸的专业”王桂银笑着说。南师大汉语言专业的录取通知书送到王桂银所在的丰县县中时,王桂银的老师都特高兴。

  为当老师放弃宝洁

  在学校,王桂银尝试着做各种事情,他的辅修专业是市场营销,社会实践时应聘到宝洁公司,一个月,王桂银就做出了十几万的业绩,帮助公司开发上千个客户,这样骄人的成绩引起宝洁公司的注意。本来宝洁并不在南师大招聘,但当年一位区域经理决定将王桂银特招进去。

  面对这样的诱惑,王桂银的选择是艰难的,但他最后还是选择放弃,“还是觉得当老师保险”。

  王桂银告诉记者,班上72名同学中,除了少数几个没当老师外,绝大部分最后都选择当了教师。因为当时的社会普遍看好老师这个职业,“受人尊敬,工作环境好,也比较安逸,钱少了点,但很纯净,没有失业的忧虑!”

  王桂银有些惋惜地说,他们同学当初选择当老师的这些优点已经不复存在,社会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现在,老师这个职业似乎又不像当初那么吸引人了。

  黄烨:毕业时,我的选择得到认同

  现为中华中学教师的黄烨1993年进入南京市教育学院师范专科学校,当他选择中文这个专业时,自己的妈妈都不是太认同,到毕业时,这种状况却得到了根本改变。

  1993年,到了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老师就开始找有希望考取大学的同学谈话,指导填报志愿。

  黄烨记得,因为所在学校前一年高考不理想的缘故,为了保险起见,当时老师就人为划了一道杠,班上前五名的同学可以考本科,五名以后到十五名的同学报专科。

  黄烨是十名左右的成绩,在专科范围内,问到喜欢的专业,黄烨一口咬定中文,老师就建议他不妨报师范,因为师范的分数不是特别高。

  其实当时老师建议很多成绩中上等的同学都报了师范,现在想想,恐怕也是老师当年的一番苦心吧。

  黄烨说,其实当年考师范,连自己的妈妈都并不看好,因为妈妈在银行工作,她认为银行这些部门才是最好的。

  毕业时,社会出现机构改革,就连金饭碗的银行也出现了合同制,这时候社会开始转而对教师这个职业投来羡慕的眼光。

  黄烨认为,这种转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评价体系的变化,社会地位提高,受人尊敬了。

  随后,越来越多的考生报考师范,城里的许多学校都出现教师饱和状况,不仅师范取消提前招生,包分配也没有了,到现在,师范生的那股火热似乎又过去了。pageTop(gb/longhoo/news2004/njnews/tech/index.html,科教);

  90年代师范专业吃香 为当老师宁愿放弃去宝洁

  作者:陈艳萍

  (来源:金陵晚报)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