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市内解决不了就往乡下跑,城里娃花钱读县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7日11:27 南京报业网

  【江苏商报报道】本报记者陈昊王薇报道清晨,家住南京常府街的钱大姐去菜场买了一只肉鸽,回家后赶紧和天麻一起炖上。今天,她要给远在苏北扬中高级中学读高二的儿子送本学期最后一次汤。

  1碗汤100块

  钱大姐的儿子前年参加南京市中考,考分不是很理想,如果在南京只能录取一所高考升学率不高的普通高中。在南京四大名校分别碰壁之后,钱大姐通过同事介绍找到了扬中高级中学。因为同事找到的是扬中高级中学的一位负责教学的领导,加之孩子学习成绩确实不差。钱大姐只花了1万元借读费就顺利办成了借读手续。而在去年扬中高级中学出了一个全省高考第二名考生之后,借读费已经涨到了3万元。上午9点半,钱大姐买了一张36元的车票,在长途东站搭上了开往扬中的空调车。到达扬中车站以后,钱大姐又花了5元乘上一辆开起来轰轰作响的夏利车,终于在12点以前赶到学校。儿子已经在学校传达室等了一会。因为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儿子出不来,钱大姐也进不去。传达室里,儿子一边吃着装在保温瓶里从南京带来的鸽子炖天麻,一边耐心解答妈妈关于什么时候放假、考试排名如何的询问。12点半,学校午休时间。因为每个班都要检查午休人数,在和钱大姐说清楚放假时间,并约定爸爸将会借一辆车来接他之后,儿子匆匆赶回宿舍去了。钱大姐一边收拾保温瓶,一边开玩笑说,加上路费,这碗汤成本100块。在县中两年,儿子学习成绩有进步,为人处事也成熟许多。钱大姐觉得这1万元借读费花得值。虽然去借读了,但是学籍仍然留在南京学校。所以南京城区有多少学生在县中借读,具体数字不是很明确。不过一位汽车租赁公司的司机给记者描述了这样的场景:今年春节前,苏北某县中的南京籍学生家长出面在他们公司包车。“45座的客车,南京学生整整装了9辆。”

  县中1年收300万借读费

  前去溧水县中采访的记者“认错了门”。原先在县城里的溧水县中老校区已被改为初中部,人们所说的“新县中”才是高中部——县城城郊的几幢宫殿式教学楼和宽阔的运动场。这样的气派令南京市区的名校都自叹不如。另一个吸引记者目光的是:校园内悬挂的宣传画,不是英雄人物,而是历届高分考生和他们“誓考高分”的豪言壮语。校党政办公室的张主任向记者介绍,学校的南京籍学生比较多,每届都有至少100人。在借读费方面,学校按照教育局规定的最高标准收取:每人3万。在记者的要求下,老师叫来了两位南京籍学生。正在读高一的邓同学是一个在家很受父母宠爱的小女生,虽然有老师在场,但她仍曲折表达了在县中学习很苦的意思。县中“晚睡早起”的作息时间是南京学生最不能忍受的。早晨5:50起床以后就要晨练和早读,晚上晚自习到10点。刚到学校的时候,邓同学感觉每天觉不够睡,一心只想着能不能请个病假睡一天。对邓同学触动比较大的还是本地学生的刻苦精神,受到他们的影响,自己如果不好好学就觉得不合群。另一位活泼的男孩杨同学,家庭条件明显比较好,他用了“优越”和“吃穿不愁”形容自己的家庭。经过一年多的县中生活,他感觉自己懂事了很多,和记者谈话中甚至提到“富不过三代”。两个比较懂事的孩子所说的话让县中的老师很满意。随后的采访中,校长办公室的魏主任向记者夸耀,从3月份开始就不断有南京家长打电话或是上门咨询,问县中的升学和教学情况。最多的一天,他接待了5批家长,其中一位家长还是南林大的老师。看来,县中的封闭式教学对南京家长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借读生好坏没人管

  在记者的正面调查中,没有一所学校承认招生过程中收取了超过3万元的借读费。但是真实情况是这样的吗?刘老师在城东一所中学连续教了好几届初三英语,他介绍了近20名学生去苏北县中。刘老师的大学同学在苏北一所省重点当教务主任,他前几年给亲戚帮忙送了一个孩子去该学校,并且只收了9000元借读费。之后一些家长听说了此事,纷纷来找刘老师帮忙。刘老师不便推脱,于是和大学同学私下说好,借读费该收多少收多少。这几年来,通过他介绍去读书的学生中,最高的交了4万元借读费。不过用刘老师的原话说“这个学生学习太差,行为习惯也不好,去了难免影响别的同学,也该多收他家一点。”记者以家长的身份给苏北多家省重点级县中打了电话,假称孩子学习成绩很差,但是不管花多少钱都可以。南通地区一所中学接电话的老师倒是十分客气,听说是南京学生的家长,就热情地说那里南京的孩子很多,但一听孩子成绩不好,就推说困难比较大。当记者称家中有钱,交多少都无所谓时,这位老师的话锋就转了,让记者等一位主任来接电话。在等候了10分钟后,该老师索性把该校的一位校长的电话给了记者。记者随即拨通了校长的电话,校长听到记者说孩子成绩很差,就让记者6月底再打电话过来,记者以担心时间拖太久,孩子上学问题没把握为理由,想再深入聊下去时,该校长称,既然找到他就不用担心,绝对不会影响孩子上学。和这位校长的态度一致,很多县中的校长在听了记者财大气粗的“钱不是问题”以后,都放松了入学标准。一位苏北县中的老师向记者透露,因为这些南京来的学生学籍不在县中,所以即使成绩很差也不影响县中的高考升学率。“如果有高额的借读费,只要学生不在课堂上闹,也就随他去吧。”(3版《重磅报道》)(编辑小羽)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