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关注焦点:缩小差距 教育的重大命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30日13:57 新华网

  “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分析了教育差距的严峻形势,探讨了教育差距的深层原因,明确了缩小差距的奋斗目标,提出了缩小差距的政策建议

  “教育差距拉大的速度在许多方面比经济差距更严重。”

  “政策是教育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

  “缩小教育差距,首要责任在政府。”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历时3年,于6月25日结题。

  在中央教科所召开的结题会上,郝克明、柳斌、李连宁、陶西平、顾明远、郑富芝、朱小曼等著名教育专家对这一研究课题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一选题是教育的第一号命题,不仅对教育理论,而且对政府决策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记者就教育差距的政策原因和怎样缩小教育差距等问题,采访了课题组有关负责人。

  教育差距的政策原因分析

  在诸多政策中,影响最广泛、最深刻的是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形成的城乡区别对待的教育政策,或者可以称为城市偏向的教育政策

  教育差距的形成有长期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课题研究的教育差距,主要是针对由政策本身造成的差距。为什么将结论聚焦在“缩小教育差距,首要责任在政府”?

  课题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袁振国说,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的差距会严重制约其他方面的发展。缩小社会差距,已经成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缩小教育差距也无可避免地成为公共政策的重大命题,应该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观战略地位予以考虑,这是本课题的初衷和目的,也是《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一书出版的原因。

  现在回过头来看,一些教育政策在制定的时候就存在偏差,这理应成为当前政府工作的重点。在这些政策中影响最广泛、最深刻的是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形成的城乡区别对待的教育政策,或者可以称为城市偏向的教育政策。

  没有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从根本上改变城市偏向的教育政策,逐步消解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教育政策的长期目标。再比如教育财政政策、重点学校政策、学校评估政策等等,都有待调整。

  造成教育差距的原因是复杂的,应该采取什么办法缩小差距?

  课题组认为,用拉平的方法降低领先地区、领先人群、领先领域教育发展的速度的方法来缩小差距是不可取的,只能采取加快低水平地区、人群教育发展速度的做法,特别要把消除教育贫困,也就是提高底线确定为教育政策优先考虑的目标。

  在任何时期、任何情况下,均衡总是相对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不仅提供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目标,也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方法论。承认差距,但要将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应该成为政府当前工作的重点之一。

  提出缩小差距的政策建议

  制定教育的“基尼系数”,解决农村教师需求不足……建立限制和缩小教育差距的制度是关键,制定完善的公共教育政策是保障

  课题组提出缩小教育差距的十大对策,勾勒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其中建立公共教育财政制度、制定教育的“基尼系数”、解决农村教师需求不足等思路富有创新,受到专家的高度肯定。

  从“分级办学”到“以县为主”的新教育财政制度,大大缓解了乡镇压力,但财权与事权不对称的状况依然存在。怎样改变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缺位状况?

  课题组为建立公共教育财政制度提供了两种可选择的方案:

  一种是中央政府以及省级政府应当对农村义务教育实施大规模的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东部、中部、西部分地区分级负担的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担机制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另一种是建立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分类别、按比例合理负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中央政府原则上负责教师国家标准工资所需经费的提供,各省区出台的地方补贴和津贴由省级政府承担。各地市级政府和县级政府出台的补贴和津贴部分,由制定政策的层级的政府自行承担。

  怎样判断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多大的差距是可以接受的?

  经济学上有一个基尼系数,已经被广泛使用于判断和衡量一个国家居民收入的差距,并产生了良好的决策效果。课题组建议参照基尼系数的思路和方法,制定教育均衡发展系数,预先提供教育差距警报。

  义务教育发展的均衡系数可以通过一套比较敏感而又重要的教育指标,如生均经费、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学生辍学率等,进行动态分析,通过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得出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个基准值,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发展程度可以通过与基准值的比较,获得发展的偏离程度。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决策部门起到预警作用。

  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农村教育问题,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课题组认为,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是教师问题。一方面很大一部分农村地区合格教师缺乏,一方面有足够的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师范院校毕业生不愿到农村任教。

  为此,课题组主张,由中央财政在农村贫困地区设立100万个国家教师岗位,分5年实施,每年设立20万个。国家教师岗位占用当地教师编制,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实行聘任制,聘期5年。在贫困地区设立国家教师岗位,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建功立业,扩大大学生就业渠道,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缩小教育差距的十个对策(链接)

  1.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消解城乡二元结构;

  2.建立公共教育财政制度,改变财政制度缺位状况;

  3.建立义务教育基准,满足办学基本要求;

  4.制定教育均衡发展系数,及时提供教育差距预警;

  5.构筑公平竞争平台,提高教育整体竞争力;

  6.建立多元评价制度,改变单一评价标准;

  7.建立激励民间资金投入机制,扩大教育经费来源;

  8.更新农村教育观念,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9.设立国家教师岗位,解决农村教师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10.转变政府职能,调整越位,弥补缺位。《人民日报》 (2005年06月30日 第十三版) 本报记者 温红彦(来源:人民日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