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南大教授胡中为、严家荣等 谈人类“炮轰彗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5日12:02 龙虎网

  【龙虎网讯】昨天下午,记者与南京大学天文系副教授、小行星研究专家胡中为,省天文学会副秘书长、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严家荣等专家,一起守候在央视直播的电视机前,共同关注人类探测器首次“炮轰彗星”。

  “炮轰彗星”的目的是什么?

  胡中为认为,其目的和科学意义在于以下3个方面。首先,探测太阳系的起源。彗星是太阳系的“活化石”、“老寿星”,彗核内很有可能保存了46亿年前太阳系诞生时的原始物质,通过撞击可以给彗星来个“明明白白我的心”。其次,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衍变,以及在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关于生命的起源有几种说法,一种是地球自身产生的,一种是通过彗星撞击产生的。通过撞击之后的衍生研究,我们可以初步了解自己究竟从哪里来。第三,尝试改变彗星和小行星的轨道。此次撞击成功,标志着地球“反恐演习”成功,也标志着人类从此已经掌握撞击小行星的经验,可以有效防止对地球有危险的小行星撞击地球。

  “炮弹”多大?撞击对地球有影响吗?

  严家荣说,所谓“炮弹”就是撞击器,其脱离飞船前重372公斤,内有8公斤的燃料。被撞彗星名叫“坦普尔一号”,其重量大概是10亿吨。“炮轰彗星”相当于“蚊子打飞机”,不会对彗星的运行轨道产生太大的影响。同样,这次撞击也不会威胁到地球的安全。严家荣说,科学家们已经进行了测算,这次屏障在300多公里,产生的功能大概是四点几公斤炸药的能量,速度的变化是0.0005毫米,对地球的影响微乎其微,人类尽可放心。

  撞击器会不会“玉石俱焚”?

  胡中为笑道,撞击器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壮烈牺牲”,但“彗星还是那颗彗星”。撞击器本身又是探测器,随“身”带着遥感器和摄像头,其拍摄分为两个过程。首先,撞击前进行拍摄,撞击器在离彗星20公里的时候拍摄彗星,传回轨道器,再用X波段传回地球。其次,撞击过程中拍摄,撞击舱将携带照相机冲向彗核,拍下一幅幅精彩照片,直至“壮烈牺牲”前2秒钟。在“以身殉职”前,它已将图像和数据发回宇宙飞船。宇宙飞船自身也带有高分辨率的相机和红外分光计等精密观测设备,在离彗星仅500公里的安全距离近距拍摄撞击时冲天而起的蘑菇云,记录撞击坑的大小、深度、形状和内部结构,分析从彗核内部喷射物质的成分,并将观测到的宝贵图像和数据传回地球。

  “炮轰彗星”会不会破坏宇宙环境?

  胡中为信心十足:“不会的!”他说,小行星之间互相撞击是宇宙环境中的“平常事”,这次不过是“人为的”而已,对宇宙环境不会有任何不良影响。更重要的,这次撞击的目的是保护地球、保护人类自己。pageTop(gb/longhoo/news2004/njnews/tech/index.html,科教);

  南大教授胡中为、严家荣等 谈人类“炮轰彗星”

  作者:王健 李想

  (来源:南京日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