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新方案出台 民众多数表示欢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9日09:03 南方都市报 | ||
本报讯 (记者 方夷敏 梁艳燕 实习生 郑佳欣) 2007年广东高考大调整,学生们能否适应?新调整是否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昨日,本报刊登了后年高考“变脸”的消息,引起广大家长学生的关注。记者就大家关心的问题采访了各方人士。接受采访者大多表示,新方案符合新课改要求,学生负担有望减轻。
专家:新方案可行 对于新方案,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的高凌飚教授认为,总的来说,新方案平衡了各方面意见,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他认为,广东的高考也应走全世界公认的一套升学模式,即把高考看作是“水平性考试+选拔性考试”。 而华师大附中校长吴颖民则表示,高考虽然是选拔性考试,但更要能对中学的教学改革起到导向性作用。吴颖民说,老百姓对子女升学特别重视,但在子女如何成才问题上观念又特别陈旧,既希望孩子出人头地——把升学放在第一位,又不希望孩子有太多负担——让孩子健康成长。 教师:特长生有利 吴颖民认为,新方案是对高校来说是选拔学生的一种手段,但对中学而言,不是为考试而教学,考试只是选拔的一种形式,不是教育质量的最合理的检测。“我们会按照新标准开好每一门课,只要学生基础好,能力提高了,高考的方案怎么变化,都不会对学生造成影响。” 大多数高中教师认为,“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是比较理想的高考模式。他们认为,新课改背景下,新模式的高考科目设置具有较大的开放性,有利于促进各种不同类型的高中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基础扎实又具有特长的考生脱颖而出,也有利于推进高中课程改革。某省一级学校林老师认为,该方案从综合科目试卷出题的角度来看,在操作中相对容易把握,比较容易体现运用多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以解决一个综合问题的指导思想。“从学生的自身长远发展来看,更有利于学生特长的培养和促成。” “现在老师们最大的困惑是教起来心里没底,不知道究竟该把新课改落实到什么样的程度。”荔湾区的陈老师认为,新的方案有利于指导教师的授课程度,能根据文科、理科不同的要求来落实教学内容。 学生:学习不累了 “我理科成绩向来一般,新的高考方案把文科、理科的综合题分开来出,我感到学习理科不那么吃力了,更有利于我文科优势的最大发挥。”16中一名高二学生对新方案比较满意,认为它既避免了偏科,又不至于加重学生的负担。 “6科都考且文理分开,这样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学,选择一些科目来深攻,能大大提高效率,对培养专业性的人才有较大的优势。”另一名学生小黄表示,较之前的大综合来说,新方案对学生的考查更有针对性,但如果6门课程都考的话,每门课在高考试卷中所占分值也难以真实反映学生该科的成绩。 新方案解密 基础课容易了 专业科变难了 参与制定者认为,新方案符合新课改要求 从2004年开始,广东率先进行新课程改革。据悉,2007年高考之所以进行改革,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就是新课程改革,作为高考自然要随之出台相配套的考试方案。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高凌飚教授直接参与了这次改革方案的制定全过程,他表示,在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中,将以往的综合科科目改成了文科基础和理科基础,这是非常合理的举措,也是适应广东新课改标准需要而做出的最大的改革。特别是文科基础和理科基础,都只考选择题,适当降低了基础课考试的难度,但在专业科目特别是素质教育的考查上增加了难度。 高教授认为,现行的高考制度目的在于区分度,就是要把学生的差距拉开,这样的结果是,今年高考考这道题了,于是所有的中学都去进行有针对性的突击,明年高考的命题专家们只好纷纷再去找难题,造成高考的难度每年都水涨船高。高考就应该是对学生基础性理论的一种考核,对于一些高校觉得现行标准不足以满足学校的招生需要的,可以进行加试,小范围的考试,这样同样能够招到适合自己的学生。需要加试的学生们也就会拼命的努力用功。广东的新课程标准正是向着这方面努力,学生共同掌握的是基础,在选修课上又各有特色,这个方案应该说是各方面都能接受的,也考虑了各方面的操作困难。 本报记者 方夷敏 梁艳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