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纪念巴金先生逝世四十九日追思会在北师举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5日10:57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12月5日消息 12月4日下午,“重读巴金,从《随想录》出发”——纪念巴金先生逝世四十九日追思会在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举行。追思会旨在重读一个真实的巴金,重寻一种忏悔的勇气,重谈一遍真实的随想。

  

纪念巴金先生逝世四十九日追思会在北师举行

  冰心之女、北京外国语大学吴青教授,著名文学史专家、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教授,三联书店前总经理、总编辑董秀玉和著名青年作家摩罗与北师大师生一起追思巴金先生的点点滴滴,缅怀先生的精神与风骨。16余所高校社团联合会和北师大“十佳社团”代表也应邀来到追思会现场。此次追思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校团委和历史学系主办,校社团联合会和春秋学社承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勇教授担任嘉宾主持。

  追思会开幕仪式上,历史学系学生代表朗诵了巴金先生的作品,同学们用饱含深情的朗诵深切缅怀了巴金先生敢于讲真话的精神和风骨。随着朗诵结束,走道两旁手持玫瑰花的同学们合唱了一首——《问》,会场气氛掀起了高潮,还有不少人低头拭泪。

  接下来四位特邀主讲嘉宾各自讲述了对巴金先生及其作品的感受,为异常寒冷的冬日带来阵阵暖意。冰心先生的女儿吴青教授回忆了她的母亲冰心及自己与巴金先生的亲密交往。她称巴金先生为舅舅,因为巴老是冰心最亲爱的“弟弟”之一。她号召大家重温学习文革历史,尊重历史和事实。她指出巴老和母亲最可贵之处是他们的文品和人品都值得赞赏,他们的共同特点在于爱和真诚,他们用文章和行动在诠释着他们愿为每一个人给予爱。吴教授谆谆教诲大家要学做大写的“人”,两位先生也希望大家做有爱心、有社会责任心、有知识、多技能的“世界公民”。

  三联书店总编辑董秀玉作为《随想录》第一版的责任编辑,谈了与巴金先生的交往经过和《随想录》的出版前后的情况。她谈到,巴金先生的《随想录》写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最早刊于香港《大公报》潘际垌先生主持的《大公园》副刊上,一写就写了八年,共150篇。正如当初对巴老的承诺的那样,三联书店在出版此书时,一字未改、一字未删,完整地记录了巴金先生原作风貌,用编辑的良心,将敢说真话的巴老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

  著名青年作家摩罗以一位读者的身份来理解巴金先生的内心世界,认为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评价和继承他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他指出,巴金先生对我们的意义决不限于文学领域,他更主要的贡献在于精神领域和道德领域,很有激情、感染力和号召力。摩罗谈到,喜欢巴金是因为他的善良、敏锐的生命感和“柔软”的性格。巴金的“人观”,超越一般人的境界,在面对磨难时能自我深入剖析,从自己、从内心找原因,这是需要大勇气的,十分难能可贵。他强调,巴金先生的晚期作品《随想录》为讨论忏悔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书面材料。

  钱理群教授强调回到巴金自身,还原到个人、从个人的角度来解读,可以说,巴金是好人、可爱的人、有信仰的、单纯的人。巴金的逝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一方面是自身精神和人格力量的感染;另外,他的逝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钱教授谈了对巴金个体人的三点理解:第一,有信仰、有理想的人,这也是他最大的特点。第二,充满青春激情和革命精神,是真的知识分子。他文章的主题是围绕“青春的美丽”,重视和青年人对话。他指出,从文学的角度,巴金贡献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这是历史的贡献;另一方面就是创造了一种青春型的文学。第三是脚踏实地、实干实践精神。巴金可能不是天才型的作家,但属于真诚、勤奋和执着的人,可以称得上是鲁迅口中的“泥土”。钱教授指出,《随想录》中能发现非常可贵的一种自我批判、自我反省一个精神,这应该是知识分子最重要的品格,也表现出巴金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钱教授在谈话中把巴金比作鹰,冰心比作翠鸟,反映两位文学大师的品格。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能继承先生的精神,鞭策自己做大写的“人”。他最后谈到,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有自己的问题,不要靠别人,要最后自己来解决,完成所担负的社会责任。

  在交流互动环节,北师大师生和其他兄弟院校学生就相关方面问题与各位前辈进行了交流,并在心愿卡上写下自己的寄语和祝福。这次,“纪念巴金,从《随想录》出发”的追思会使得在场的全体师生收获很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