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读经背后的尴尬与谋求和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6日11:05 郑州晚报

  读经的漯河样本

  事实上,南阳理工学院读经之风并非个案,有着更为广阔的背景因素,一场起源于2004年的读经运动曾经风起云涌,一个离我们最近的样本来自漯河。

  12月8日,河南省漯河市委宣传部作出决定,把《弟子规》一书列为该市幼儿园的必读
教材,同时作为中小学课外阅读的优秀读本之一。其时,漯河市开展的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如火如荼。

  据了解,从2002年开始,漯河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单位就开始探讨如何从少年儿童开始完善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工作。经过讨论,与会的有关部门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教育思想、育人理念等方面有着优越的历史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增广贤文》《道德经》等启蒙书籍深入浅出、易懂易记,其倡导的谦让、孝敬、勤勉、礼貌、诚实、互爱等品德对独生子女教育有着很强的针对性。由此,开展了一次“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的经典文化诵读活动,在青少年儿童中掀起了一场诵读中华文化经典热潮。

  “一个城市的道德文明建设,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是整个文明

城市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漯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谢安顺这样阐释开展活动的初衷。

  而相同的场面出现在北京、上海和我省的多个城市。一场诵读中华文化经典的热潮席卷中华大地。在文化界和传媒界,2004年最热闹的事情莫过于“读经”之争,“读经”之争的直接缘起,是去年5月间蒋庆选编的《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在北京首发。

  《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是一本专供儿童学习中国古典文化的书,它节选了四书五经等古代典籍的部分内容。书出版后,蒋庆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有人指其为“儒家原教旨主义”。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在此次读经争论中,虽然有不少人明确地批评,但是也有相当一批知识分子出人意料地对读经表示了不同程度的理解和支持。

  事实上,早在几年以前,台湾的王财贵已在倡导读经,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创办了“读经帮”。而蒋庆此番则把读经提高到“中国文化的复兴”的高度,将经书奉为不二之权威,遂使其本人以及“读经”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

  读经背后的尴尬与谋求和谐

  毫无疑问,无论是漯河的幼童诵经活动,还是南阳理工学院的大学生读经塑德,其首倡者的出发点都是希望借助传统国学,来推动今天的社会建设。因此,在此消彼长的读经现象背后,凸现的是,在传统社会以“三纲”为其政治诉求的儒学中华文化经典,能否适应现今社会的需要?

  南阳理工学院一位大一女生向《郑州晚报》独家责任记者抱怨说,虽然自己对文科的死记硬背并不喜欢,但是学校要计算学分,因此不得不抽出时间应付这个事情。她认为,这样的读经有些背离原本的意义。“读经如果能成为选修课会更合适。”

  这些对读经的相左之言或许是设计者所未想到的,而另一个更大的尴尬是轰动一时的人民大学国学院。

  2005年9月1日,国内首个开设传统国学教育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开始正式接受学生报名。但连续几天的报名现场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排队报名现象,工作人员说,几天来报名也就10来个人。与此前的“国学热”相比,人大国学院的报名情况只能用“冷冷清清”来形容,凸现了传统国学遭受理想与现实差异的尴尬。

  在此基础上,来自全国的诵经、读经活动仍然层出不穷,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活动是以政府的高调倡导为主的,民间的反映则显得有些冷淡。

  有论者认为,“国学”话语的众声喧嚣,泛起一阵阵符号的泡沫,充斥着纸媒与网络,公众对各种争论的态度,往往只是把那些争论视为一个新的娱乐节目。关于“国学”的各种争论,仿佛很热闹,其实很空洞。

  作为传统国学的倡导者,台湾省著名国学大师王财贵认为,倡导国学与国家建立

和谐社会的想法不谋而合,而且,社会的和谐如果建立在
传统文化
基础上肯定是要牢靠。他说,传统文化注重于精神层面,精神可以转化为物质。仁、义、礼、智、信这些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能够形成和谐的社会环境,它的作用也能通过人的社会行为表现出来。从这个层面上来理解,全国出现诵经、读经热就不难理解了。(郑州晚报记者 尹海涛 文/图 )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