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土壤博物馆"养在深闺人未识 搜集了6万种标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8日11:16 龙虎网

  【龙虎网讯】武汉市日前宣布,开启“校外课堂”,安排中小学生免费参观科普场馆,4条“科普游”线路由政府“埋单”。但在我市,免费的科普场馆却未能发挥作用。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几代科学家历时50年搜集了6万种标本,建立起土壤标本馆,吸引了不少外地学生不远万里前来参观,但本地参观者寥寥。

  位于北京东路土壤所内的“土壤博物馆”很神奇,仅仅迈几步,脚下的泥土就从海

南岛到了北大荒;南极冰川下的土壤,在经历千山万水跋涉后也“定居”到了这里。在土壤标本陈列馆,还可以看到“灰头土脸”的土壤可以有如此丰富多变的色彩,380平方米的展厅里,从东北肥沃的黑土到江南富庶的水稻土,从黄土高原的绵土到青藏高原的高山寒漠土,布满砂石的新疆戈壁土,爬满白霜的盐碱土,颜色各有深浅,形态各不相同。

  研究所综合处负责人介绍说,土壤馆的土壤标本有6万件之多,珍贵的土壤分类标本达3600多盒,土壤形成及岩石标本2700多块,大型土壤整段标本就有295个,中国5个生物气候带典型土壤整段标本都在这里,在土壤馆里走一遭,全国的土地也就看个遍。

  土壤馆里还有许多“海外来客”,这些土壤标本有的是研究所专家在国外做课题研究或开会时在当地挖的,更多的是向国外的土壤专家“求”得的,还有就是外国研究机构作为珍贵礼物寄来的,而在这里最为稀奇的,就是一块埋在南极冰川下的土壤,是科学家“凿开”坚硬的覆冰艰难获得的,称得上是土壤所里最神秘的标本了,虽然它的外观看上去和普通土壤并没有什么两样,但却是无比珍贵程度的“珍品”。

  据介绍,土壤标本馆里收藏的土壤类型在亚洲地区也是最丰富的。建设这样一个土壤博物馆到底需要多少资金,专家用一个词来回答:“无法估算”。从1953年土壤研究所建馆开始,标本收集工作就没有间断过,因此土壤标本的“年龄”相差了50多岁,在50多年里,他们跑遍了全国的大江南北,高山、荒漠,才形成现在规模,其间耗费的人力、物力、科研经费等的确无法估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