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我们可能的生活
记者/应 琛
2015年的生活是什么样?开车是否要担心费油?问候是否通过电话?
在位于世博8号门后滩广场5个大小不一的“鸡蛋壳”内人们得到的答案是:到了家门口,不再拿钥匙,门锁使用的3D成像识别系统让大门自动为你而开;基于智能电网的能源转换链无处不在,启动eCar带你出行;帮助人们实现工作和生活平衡的远程通讯3D无缝协作系统以及蔬菜水果可以随手采摘,因为由营养液组成的无土栽培田就在厨房……
低碳,无疑是当今世界上最热的词之一,也是本届上海世博会的一个关键词。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同时也是一种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如果说那冷冰冰的环保节能技术过于高深莫测,不入寻常百姓家的话,那给它下个“亲情”的定义如何?当“低碳”遭遇“亲情”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位于后滩广场的“天下一家”活动作为唯一一个由上海世博局自行主办的活动,已被列入上海世博会文化演艺活动“两块、六类、十八线”规划中,隶属于组织者组织的主题类活动——“年轻的世博”活动线中的一个项目。“天下一家”是围绕个人与家庭低碳生活主题,融入传统情感、环保理念和现代科技展示以及网站线上线下互动的全民参与活动。
整个活动讲述了一个在2015年祖孙三代大家庭分布在上海、米兰、北京的三个核心小家的未来城市低碳生活的故事。活动中,姜昆和奚美娟、黄奕和胡歌,大陆两代艺人就将重组“贝先生一家”,以2015年为起点,带领着观众融入未来的生活方式,感受一次科技所带来的温情之旅。
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副局长胡劲军表示:“‘天下一家’活动,将从‘生活、家庭、健康和环保’四个方面入手,讲述一个分居三地的祖孙三代,利用现代科技跨越时空障碍,以人性化的技术手段拉近心灵的距离,加强亲情纽带的感人故事。”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无论未来的生活的场景是何样的,美好的生活首先来自最根本的亲情、家庭和沟通,亲情的纽带结合科技与环保的意识,让沟通更变得容易,让融合变得更顺畅。这就是通过一次被精心设计的科技、人性和情感的神奇体验,“天下一家”所要传递出的核心理念。
“天下一家”项目总设计师蒋同庆表示:“展馆、网站、社会活动三位一体,以展馆奠立项目主体、以网络拓张物理时空、以活动聚合当代社会共同生活价值,以明星模拟家庭为蓝本,带领观众融入一家人的生活方式,在网络上与全球分享 ‘低碳家庭生活’的实践,共同体会‘绿动生活,在一起’的主旋律,才是真正体现天下一家这个名词应有的开放的、大同的精神,也应该是本届世博会中一款别具的形式。整个活动不但要力争‘成功’和‘精彩’,而且希望做到能触动人们心灵的‘难忘’。”
此外,记者了解到,观众不仅能在活动中通过实地参观了解和感受未来城市低碳生活,而且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天下一家@减客网”继续分享、倡导更多的环保理念和行为方式,在网络上与全球分享 “低碳家庭生活”的实践,共同体会“绿动生活,在一起”的主旋律,为低碳世博留下永不落幕的一道亮点。
据活动主办方透露,“天下一家@减客网”秉承了互动、开放的宗旨,下设“天下一家展馆”、“Michael一家的博客”、“碳计算器”、“线上展馆”、“环保资讯”、“生活方式”、“博客圈”、“互动专区”、“机构专区”等九大频道,填补目前个人及家庭低碳生活方式社区的空白。
这次,科技不再冰冷,更是个亮点,“天下一家”活动在展示高科技的同时也在“孵化”绿色、环保的未来生活。
智能电网省电又赚钱
“在2015年,回家再不用钥匙开门,只要对着摄像头摆个POSE就好啦。”活动伊始,“天下一家”的上海展区便向参观者展示了先进的人像识别系统。而在这个展区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一辆炫目的保时捷跑车了。不过仔细一看,却发现这辆车子根本没有加油口,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个插着插头的电源接入口。“这是一辆全电源驱动车,在2015年,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路上,你都能很轻松地找到充电站给自己的汽车充电。”设计师蒋同庆介绍道。
不仅汽车如此,“天下一家”所展示的整个社区都处于一个智能电网的覆盖之下,社区里的风车将成为社区“纯净电源”的主要来源,在这个电网的控制之下,在用电高峰期,纯净电源将成为社区的主要用电,避免传统电源带来的巨大碳排放;而在夜间,智能电网会自动将电源切换到传统电源,节约用电的成本。
如果说本届世博会上,被称为“紫蚕岛”的日本馆因其外形独特,耗资巨大,展示内容丰富以及其建筑本身蕴藏着的高科技含量而受到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日本馆在设计上采用了环境控制技术,使得光、水、空气等自然资源被最大限度利用。展馆外部透光性高的双层外膜配以内部的太阳电池,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实现高效导光、发电,展馆内将使用循环式呼吸孔道等最新技术,所以也被评价为“像生命体一样会呼吸的环保建筑”。
那么在“天下一家”活动也展示了一种新型建筑的模型。这种建筑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并且可以将这些能源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刻再利用,而这些能源还可以实现建筑物内甚至建筑物与外界物体的能量流动,例如建筑物白天利用太阳能所产生的能量就可以输送给停靠在下面的汽车。
蒋同庆告诉记者:“这些技术在现在并不是很成熟,利用成本很高,可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未来生活的居所也许就是这样一种模型,它本身所产生的能量也许就能够支撑建筑物本身所需,这种环保、可再生、亲近自然的建筑离我们并不遥远。”
据介绍,“天下一家”模拟的未来家庭,将缓解碳排放达60%以上。
随时可视无障碍通讯
3G技术时代的到来,无线视频通讯已经开始普及,可在未来的生活中,这项技术还可能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当3D成像识别系统、基于智能电网的能源转换链、远程通讯3D无缝协作系统、远程个人保健系统等基于通讯系统的功能模块融入人们的生活之后,生活可能就是另外一幅景象了,就像“天下一家”所想象的那样,在不同地域生活的人们就像在一起一样。
在“天下一家”展区,儿子Michael要设计一辆汽车,他正和同事通过视频会议商量设计方案,通过智能模拟设计体验系统,他们可以设计出合适的车型。
蒋同庆说:“如果观众能在这个故事里某一个人物的身上找到自己的相似点,认同他的某一种生活方式,比方说远程沟通,你认同了,就不需要常常坐飞机往返于世界各地,这样是不是也是一种低碳生活了呢?我们希望的就是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给人们些许影响。”
而本届世博会上展示的“生活墙”将客厅的墙壁和电视机一体化,人们只需要通过动作进行直观操作,就能够欣赏到视频、书籍等各种精彩内容。这个墙壁等于是一个多功能的魔方,能够代替人们现在使用的电视、电脑、电话、相机等很多物品的功能。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视讯系统工作、生活。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智能试衣镜只需动手指
出门之前女孩子总会为今天穿什么而烦恼,不停地换衣服照镜子可会花费不少的时间。“看看2015年在米兰当设计师的Cindy是怎么试衣服的。”随着讲解员的引导,一面平常的试衣镜出现在我们面前。然而手指轻触,镜子却摇身一变成了一块屏幕,而Cindy的形象便呈现在上面,她的衣服、裙子、鞋子、饰品则一应俱全地排列在她的身旁。只需用手指轻触衣服便能让屏幕上的Cindy换上这件衣服。时尚爱美的女孩子们只需在这种智能试衣镜前花上几十秒的时间便能搭配出一套合身的衣服。
“智能试衣镜也是一个方便的环保生活方式。所有的服装都能存进智能试衣镜里,它能随时把衣服调出来,也不需要模特来试穿,在试衣镜前就能搭配了,甚至还可以告诉你一些时尚的tips。”蒋同庆解释道,“另外,试衣镜两侧还有Oled的灯,它是首度在德国以外的地区公开亮相。它非常薄,且并不像明星的化妆间的灯那样耀眼,因为Oled是环保灯——O代表有机。它不含汞,也不会释放紫外线,在我们场馆里也是非常受欢迎,常常被人问的一个科技。”
据了解,在不远的未来,这面神奇的镜子甚至会与网络互联,足不出户就能“试穿”商场中的服装,看中了再下订单,再也不用担心“网购”的衣服不合身了。
未来厨房可开心种菜
新鲜的低碳概念随处可见,最惹眼的便是那个种着各种蔬菜的智能低碳厨房。在“天下一家”展示的未来生活中,“低碳·智能·家庭植物工厂”最受人们关注。
“这里的蔬菜全部都是真的,成熟之后都可以食用。”蒋同庆告诉记者,这个厨房中特地设计了一个植物工厂,通过人工阳光来控制温度、湿度和光亮度,采取无土栽培的方式来种植蔬菜。
这款全封闭智能环控型植物生产系统,电源采用“风光互补新能源发电系统”,蔬菜种植在多层MFT水耕栽培床上,营养液通过智能检测系统按需供给;系统内的温度、湿度、光照、风速等由计算机系统进行智能调控。“家庭植物工厂”还设置有物联网功能,人们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在任何地点利用手机、网络等工具随时了解蔬菜长势,调整控制参数,实现远程控制。“低碳·智能·家庭植物工厂”充分体现了“自给自足式植物生产功能”,系统拥有的5平方米蔬菜种植面积,可年产叶菜、香草等作物200-250公斤。
“低碳·智能·家庭植物工厂”模式,必将对未来的农作方式与家庭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等到2020年,也许家庭主妇就不用再去菜市场买菜了,自家种的蔬菜就完全够吃了。
除了植物工厂之外,厨房里还有一个神奇的智能冰箱,这个冰箱不仅能储存食物,还与网络互联,通过网络资源提供每种食用的营养度和最佳烹饪方式,针对家中每位成员的身体状况和饮食偏好给出一份最佳菜单。
“天下一家”项目负责人杨胤女士表示:“天下一家展示的所有设备其实在实验室里都已十分成熟,在2015年更有可能实现市场化。”
绿色低碳生活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倾心投入
在民间,也有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加入到低碳生活的队伍中来了。不久前一项涉及1.5万人的网络低碳调查显示,73.08%的人有双面使用纸张的习惯,83.33%的人自备购物袋,79.49%的人能自觉地把空调温度调到26℃,83.34%的人愿意参加环保志愿者组织的环保活动。而且,不少人会记下自己的“碳足迹”,由此督促自己减碳,并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减碳小妙招。
每天人流很稳定,维持在万人左右的“天下一家”活动是世博会低碳减排系统中的一部分,是一个低碳馆,向人们宣传低碳环保概念。
《新民周刊》:为什么起名“天下一家”,你们的理念是什么,你们的目标能达到吗?
蒋同庆:其实我们当时在构想这个“天下一家”馆时,很多领导在一起探讨这个问题。我们想关注的是中国家庭生活状况。中国家庭生活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从古至今我们都希望能够多代同堂这样的生活是最好的。从现实生活来看,家庭的单元变得小型化了,都是三口之家,很难出现三代同堂的情况。孩子们从自己的家乡走到其他的城市,甚至到全球各地,都是一种很正常的生活现象,这种现象在上海本地非常地普遍,很多人都对我们选择三代不同地方的家庭模式感觉到亲切感,我们希望可以探讨如何用科技的方法,环保的生活使人们的亲情加深,让参加者深切地感受。比如说孩子的教育问题,比如说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比如说年轻人工作方面以及事业方面的问题,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成员非常关心的一些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构想,让大家感受到2015年未来是多少地美好,以及“天下一家”的理想是会得以实现的。
《新民周刊》:展馆内展示的哪些科技在2015年是能够普及和做到的?2015年我们会实现这样的生活吗?
蒋同庆:“天下一家”的项目时间起点是在2010年,在这一年的今天我们有很多实验室产品已经实现了,我们把“天下一家”时间点设计在2015年这个不远的将来,希望可以保证在我们展馆里这些技术都可以在2015年可以应用。事实上,当初在设计这个“天下一家”活动的时候,我们就与几个合作团队聊过,是不是到了2015年这些科技都能大量生产。基本上,他们都说是可以的。所以我们才会在这里展示出来。但会不会普及到每一家人,这个恐怕很难。2015年,这些东西是否还是高价位呢?可能还是会。
《新民周刊》:对,现在也有很多评价说,低碳=高价?你怎么认为?
蒋同庆:必须说,有些地方是这样。我们现在宣传的低碳,大多数还是从政府,企业的角度出发。但我们在做这个馆的时候,是希望告诉人们低碳其实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虽然有些地方还是高价位的,我们希望传达的是这样一个概念,让人们在脑子里记住这样一个概念,如果要低碳,曾经有个“天下一家”告诉过我们要做什么,从个人的层面做起。
其实我们这个“天下一家”馆,要提倡低碳生活,可能有很多低碳生活的方式在2010年还不能实现,但是希望在2015年可以实现了的。所以在不同环节、不同故事的讲述中,其实我们在说的就是希望大家从很简单的事开始做起,就是说,如果可以骑自行车出去,就骑自行车,如果可以不坐飞机开会,就尽量做一些视频会议等等。我们在整个展馆中,利用科技的便捷,使大家不需要坐太多的车子和飞机,因为碳排放最大的排放还是交通工具。所以在我们的故事中我们特别设定五个角色,这个故事主要是讲一个工业设计师,专门设计一些节能的交通工具。
《新民周刊》:那要如何塑造家庭的科技和环保素养与观念?
蒋同庆:因为科技是很多科技工作者为我们来努力创造一个美好、未来的一种生活。环保素养、低碳生活的确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倾心投入,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在我们“天下一家”馆排队等待区里,我们的演员都会给我们的观众提供很多的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贴士。比如说关于交通,在什么范围内我们可以选择骑自行车,在什么范围可以选择用地铁。还有很多的生活习惯问题,特别是在我们整个的展馆里,我们还提出一个智能电网的概念,我们把平时节约下来点滴的能源最后回馈于整个社会。这些点点滴滴的素养的养成,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网来搜集更多好的点子。
我们希望的是首先要让大家有一个概念,进来参观了之后,你觉得Michael和父母之间这种生活方式是能认同的,出来之后你就往那个方向去想,以后可能我们家也这样,我也能远程,也能有智能电网,就这样给大家心里一个小的伏笔。以后这些东西面市之后,人们可能就愿意掏钱,这样以后我就节能,就环保和低碳了。点点滴滴是我们想看到的,为世博,为低碳,为未来的生活方式,真正做的事情。
《新民周刊》:你觉得这次“天下一家”活动有没有做到本届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蒋同庆:我觉得有。因为有了“life”才能带动“city”的感觉,中文可能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从英文的角度来看,城市和生活两者是平行的,不是因果关系。我们追求好的生活,其实也是在让这个城市更朝前发展。我们做这个“天下一家”活动,就是想让参观者感受到一个未来城市中的美好生活。
整个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天下一家”馆的主题也探讨在城市生活状态中,我们如何实现低碳的生活,我们用什么样的科技手段,用什么样的科技方式来既环保又不牺牲我们的生活品质,这是我们全社会要为之探讨和付出的,也希望通过我们的世博会,通过“天下一家”馆能够给大家提供一种可以去选择,我们自己愿意去适应的一种方式,以实现对我们地球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