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蒙:世博会让世界走向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1日15:06  世博网

  有一些说法,细抠起来不无趣味,例如走向世界。改革开放以来,这个说法很流行。然而中国什么时候走出过世界吗?可能走出世界吗?那么情况似乎是,中国与世界之间不是全无问题。

  2008奥运会的口号叫人放心了一些,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说明中国正在与世界建立一种更加正面的关系。

  可不是吗,我们对于世界的记忆当中有太多的龃龉与耻辱,太多的经验更适合成为噩梦的素材。

  不同了,毕竟不同了,一百多年过去,六十余年过去,现在终于可以比较明朗、比较大步与大度地走向世界与邀请世界走向我们了。继2008北京奥运会与残奥会以后,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正在向上海、向中国走来,正在获得上海与中国的欢呼。

  我们在上海的城区地图上,可以见到中国地名的浓缩。东北角上,你可以读到阜新、松花江、苏家屯,而桂林路等等自然要在城区的南面去找。到了2010年呢,各个国家与许多重要城市的名字,也都会出现在上海世博会上——那将是一个属于世界的盛会。

  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来,本身就吸纳和包容了各种文化。她是东西交汇、南北贯通的一个水陆大码头,也是中西、新旧文化的大熔炉,所谓“海纳百川”是也。而西方诸多文字中的“文明”一词,据说都源自拉丁文的 “Civitas”(意为 “城市”),也许并非偶然。城市兼收并蓄、包罗万象、浓缩集中、不断交流碰撞与更新的特性,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为此,上海世博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在我看来,它是人类的经验也是人类的诉求,更是一种通向未来的眼光。

  被列强的炮舰打开了大门以后,有一段时间,而且不仅是在中国,城市常常以罪恶、地狱、魔窟的观感出现在我们与第三世界的许多国家人民的想象里以至经验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城市生活也越来越面临一系列挑战:高密度的城市生活模式引发空间冲突、文化摩擦、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我期望世博会能抓住发展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予以重视,共议前景愿景,提供一个思考的平台。如同联合国人居组织1996年发布的《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的那样:“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

  和谐而温暖。中华文化推崇人际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同时“和谐”也曾见诸西方先贤的理想。数百年来,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乌托邦”,到18世纪的“理想城市”,再到 “田园都市”,一系列的理论、主张和模型无不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精神生活和物质吐纳上的平衡与和谐。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应该为这样的探讨提供新的灵感和视角。有许多目标,虽不一定马上都能够实现,但那也总比没有目标,可以前行得更清澈更美好。

  我们喜爱与从事文学活动的人,习惯于以田园牧歌来歌唱我们的地球与人间生活,也喜欢得机会就骂骂拥挤着大楼的、车水马龙的城市,还要为农村田园的被压缩而时不时地伤感。这样的牧歌乃至挽歌肯定还会继续唱下去,同时,我们也不无可能学会谱写新的城市交响曲,不怕它还有噪音,不怕它还要面对咒骂,我们的交响曲应该可以帮助城市缔造自己的人文理想,寻找自己的罗曼蒂克,体验与传达人类的新关注与新期待。

  那些个曾经让我们目眩神迷的城市,伦敦、纽约、巴黎、罗马、莫斯科、东京与柏林、孟买与加尔各答、开罗与伊斯坦布尔、里约热内卢与德黑兰,正在向中国走来,向上海走来,我国的各兄弟城市,也将在上海聚集,我们期待着这历史性的时刻。

转发此文至微博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