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博各国美食文化展示:在味蕾里邂逅城市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1日08:57  东方网-文汇报

  走在法国巴黎的街道,弥漫于上空的咖啡香气浪漫而诱人;秘鲁利马酒吧里的Pisco酒浓郁又不失热情,让人不禁沉醉于古老而神秘的印加文明中;细品清淡自然的日本怀石料理,宛如来到一座静谧的京都寺庙……城市是有味道的,让我们在味蕾的感动中,邂逅一座座“和而不同”的城市。

  食物,哺育城市

  “民以食为天”,这不仅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智慧,远在南美洲的秘鲁对此也有着丰富的演绎。上海世博会上,秘鲁国家馆的主题就是“食物,哺育城市”,整个场馆不到1000平方米的空间中有五分之一都是在诉说当地丰富多彩的烹饪传统。

  秘鲁特产辣椒油与黑橄榄混合的沙司配上新鲜的八爪鱼,藏红花油与黄辣椒油的大胆混合,传统的Pisco葡萄酒搭配大虾和土豆……与秘鲁的美食相遇,很难让人不感叹厨师丰富的想象力。这种创新的“混搭”与时下流行的“Fushion”形式类似却又大相径庭。尽管都在讲究食材的混合搭配,但比起常常好看而不中吃的“Fushion”,秘鲁食物在美味之余,更以一种原始的奔放姿态透露着印加文化的曼妙风情。

  “美食是秘鲁的生命线,”秘鲁馆行政部经理叶宇强告诉记者,秘鲁的餐饮不仅融合了当地土著印第安人和西班牙移民的烹饪传统,还受到世界其他地区、包括中国餐饮的影响。印加文明是著名的美洲古文明之一,大约是以秘鲁为中心向外延。秘鲁以印加古城遗址马丘比丘、历史名城库斯科而闻名,而在一批批食客来到有着狭长海岸线与广袤森林的秘鲁之后,美食成为他们留下的一大原因。如今,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已经把秘鲁美食列为世界12种最美味的美食之一。

  说到秘鲁的美食,不能不提浓郁的Pisco。这种以南美原著民的名字命名的秘鲁传统葡萄酒至今仍保留着最初的口味。刚收获的新鲜葡萄经严格挑选后,精心榨出葡萄汁,然后将葡萄汁发酵,经过蒸馏酿造出被令人心醉的高品位酒饮料。Pisco里的蛋清和秘鲁特产青柠、苦丁与冰块搅拌一起,让42度的酒喝下去也感觉清凉怡人。而秘鲁的名菜之一——“炒牛肉”则是传统和创新交融的代表,番茄、洋葱、薯条、泰国米与牛肉的材料配合看似简单,但结合上来自中国的烹饪技术“炒”,由此诞生的多层次口感仿佛横跨了众多地域。

  巨大的文化差异碰撞、交流,最后融会贯通,这是秘鲁美食“混搭”后自成一派的由来。随着西班牙殖民者,以及非洲、中国、意大利和日本移民的到来,秘鲁烹饪吸取了世界上各种不同的风格和新技术。在全世界日益融合的背景下,尊重民族传统和根源,吸收外国烹饪技巧,承认其他民族的智慧,成为了秘鲁美食走向国际化的原因所在。

  让城市更有“味道”

  关于食物,本以为法国人带来米其林三星餐厅,是要延续他们视烹饪为艺术的美食精神,岂料法国人这次要说一个“食物,让城市更有味道”的故事。

  走进法国馆,写意的四个大字“感性城市”跃然眼前。何等感性?当游客不知所谓地走过“四季的法国街头”,第一主题瞬间调动起游客的感官——丰盈多汁的蜗牛、碧绿爽脆的莴笋、娇艳肥美的鹅肝,16个窗口的玻璃,“实况转播”米其林三星大厨的烹饪过程。浪漫如法国人,对“感性城市”的诠释激活了城市人日渐麻痹的视觉、味觉,还有听觉。

  法国人说,“烹饪是中国和法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城市的广场总是因为有了街边的商店、咖啡馆和餐厅而热闹非凡”、“在集市中一边游荡着,一边就有了食欲”……总而言之,欢迎来到“感官城市”。

  有意思的是,法国人似乎总害怕城市人忘记城市的味道,专辟了一个“嗅觉体验”。色彩缤纷的简笔画,如同孩子的涂鸦,站在每一个“嗅觉体验筒”旁,看着漫画上的面包,竟然能真的闻到裹着奶香的面包味;看着青青草地,也分明闻到了香草味道。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忘记了这些味道?忽略了城市的气息?法国馆的墙上反复说着一个“慢生活”的理念——你是否观察过,夜色中,城市被披上神秘的光晕;诗人、恋人在沉睡的城市里惬意漫步?那么,打开感官,打开想象力的盒子。

  兴许一杯红酒、一张报纸、就是一个下午。说到这里,分不清,是城市让食物更有味道,还是食物让城市更有味道。

  “禅意”的食物追求

  有一种料理,最高境界是让人忘不了“饥饿”的感觉。乍看之下,这种饮食逻辑似乎令人费解,在上海世博会上,日本产业馆内的料亭“紫MURASAKI”就提供着拥有此种态度的食物——怀石料理。

  怀石料理,最早是从日本京都的寺庙中传出来,有一批修行中的僧人,在戒规下清心少食,吃得十分简单清淡,但却有些饥饿难耐,于是想到将温暖的石头抱在怀中,以抵挡些许饥饿感,因此有了“怀石”的名称。演变到后来,怀石料理将最初简单清淡、追求食物原味精髓的精神传了下来,发展出一套精致讲究的用餐规矩,从器皿到摆盘都充满禅意。新鲜的食材、讲究的烹饪方法、优美的环境、贴心的服务是怀石料理的重中之重。

  料亭“紫MURASAKI”集合了日本“菊乃井”、“丹熊北店”与“鱼三楼”三家高级餐厅大厨,餐厅的风格是传统的日式庭院,引入水景和翠竹。宾客们在用餐的同时,透过单间的大玻璃窗,从各个角度都可以清晰地看到窗外水光潋滟和竹影婆娑,庭园环境营造出唐朝诗人韩翃笔下“一片水光飞入户、千竿竹影乱登墙”的新式日本庭园的情趣。

  从提供听禅茶点开始,怀石料理发挥了日本料理取材为先的特长,把贴近自然却同时享受人间美食的本领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生食的食物自然要新鲜,要讲究取材和保存时间,取材部位和方法也都会非常下功夫。料亭“紫”烹饪的这套怀石料理,大大小小一共有11道菜,即使出菜很紧凑,延续的时间仍不下两个小时。有意思的是,一整套料理下来,食客如果只是在七八分饱,仍然忘不了饥饿中听禅的初衷,才能达到“神清气爽”的境界。

  有些食物的魅力或许不止于“色、香、味”的表面饕餮,本身颇具“禅意”的深层追求令日本怀石料理孕育出了融合于自然的饮食之道。 本报记者 唐玮婕 本报见习记者 唐闻佳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