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理应从清明节读懂更多
金正波
春风拂煦,气宇澄清,又是一年清明时节。
扫墓祭祖、寄托哀思,以缅怀先人、敦亲睦族,这是千百年来留下的优良传统,更深藏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
不觉想起少年时与父辈清明上坟时的景象。在老家窄仄难行的山间小路,或三五成群,或父子同行,驻足先人墓前,拔净一片乱草,摆下几杯酒,深鞠躬,三叩首,过程虽简但从不敷衍,年纪尚小却也虔诚,至今记忆犹新。
清明祭扫丧葬,本该肃穆庄重。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却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庸俗化倾向:“美女”“仆人”“豪宅”“保镖”“LV”等奇葩祭品公然叫卖;生不厚养、逝而重祭,拼豪阔、讲排场,奢侈靡费;豪华墓穴热销,价格不菲;更有甚者,少数商家投机钻营,推出了代跪、代磕头、代痛哭等祭扫业务。这些带有浓厚迷信色彩和商业色彩的祭奠方式,是对逝者的不尊重,也给社会风气带来了不良影响。
当慎终追远的初心逐渐蒙尘,如何让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回归本真?值得认真反思。
清明扫墓,意在缅怀追远,心诚意至即可。鸣鞭炮、烟火祭、焚纸钱,这些带有农耕文明印记的古老传统,依然具备强大的群众基础。每年,清明临近,都会发现不少市民在街道、小区、公园、广场、十字路口等公共场所焚烧纸钱、摆放祭品、燃放鞭炮。此种做法,虽属无奈,但既影响他人还污染环境。况且,在农村,风干物燥,每年因不文明祭扫导致的火灾屡有发生,教训惨痛。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鲜花换火纸、丝带寄哀思、植树等更加文明的方式祭祀,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情感融入现代文明的表达方式。
逝者已矣,生者应珍惜当下,心怀亲情恩泽。“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最重要的是厚养薄葬简祭,老人在世,晚辈该多一点关心,尽己所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让健在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过世后,无须相互攀比、浪费铺张。外在形式虽简单,但只要内心葆有对生者的尊重、对逝者的怀念,足矣!
冰心《寄小读者》中说“清明扫墓,虽不焚化纸钱,也可训练小孩子一种恭肃静默的对先人的敬礼。”清明时节,为传承家风、培育家风、弘扬家风提供了良好契机。开个家庭追思会,或重温家规家训,或诵读一篇祭文,或将先人美德娓娓道来,让家风传承感动,让生命影响生命,促进亲人之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与先人“对话”,知荣辱礼敬,懂崇德向善;着眼未来,继承优良传统,重整行囊继续出发。
铲一锹黄土,覆一层哀思;种一株新枝,植一腔缅怀。死亡与新生、相聚与离别、人与自然,深厚的人文底蕴、不变的人心情感,我们理应从清明时节读懂更多。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推荐新闻
- 【 新闻 】 中国反美大招刚落地 这些国家“乐坏了...
- 【 军事 】 我军轰6K数量将超100架 20年内不会过...
- 【 财经 】 学者:高铁若卖假茶叶 应三倍赔款
- 【 体育 】 C罗连夺葡萄牙足球先生 穆帅亦获奖
- 【 娱乐 】 阿娇首谈被求婚细节 依然有颗"少女心...
- 【 科技 】 阿里全资收购饿了么交易落定 今天或宣...
- 【 教育 】 34岁海归女硕士相亲被讽像郊区房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