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报告指出我国节能减排行业缺乏系统产业规划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09日14:37  第一财经日报

  低碳经济正在推动节能减排产业总体规模的迅速扩大。

  日前公布的《2010中国节能减排产业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伴随着我国城市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节能减排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正由小变大,产业内涵也将扩展到全产业链、上下游、大服务。

  不过,《报告》也指出,由于节能减排产业未能作为一个产业门类给予清晰界定和统筹考虑,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没有其产业地位。由于没有国家战略指导,节能减排产业发展陷于盲动,国内市场面临被跨国公司瓜分的风险。

  “十二五”新经济增长点

  根据《报告》的划分,节能减排产业包括节能产业(以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为服务对象,以合同能源管理为服务方式的节能企业)、环保产业(垃圾处理、烟气处理、环保水务等)以及新能源产业(太阳能、风能、核能等)。

  1998年,在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下,中国政府实施了“中国节能促进项目”,分别在北京、山东、辽宁成立了三个示范性的节能服务公司,将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引入我国。

  《报告》称,十多年来,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节能服务公司不断发展,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节能的政策措施,合同能源管理作为市场化节能新机制,其投资、技术和节能效果等优势正逐渐显现。

  一项最新的统计显示,目前全国仅节能服务公司就达502家,实施节能项目4000多个,年产值580多亿元,形成年节能能力1350万吨标准煤,从业人员10万余人。

  除了节能服务公司外,大量的企业也自觉不自觉地加入到节能减排领域中来。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的统计显示,2008年,我国GDP为30.3万亿元,同期节能减排产业总产值达1.49万亿元,节能减排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约4.92%。全行业就业人数达2500多万人。“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在15%以上。

  环境商会预计,到2015年,全国节能减排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达到10%,年均增长率达到20%,节能减排骨干企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30%,形成若干个年产值过百亿的大型节能减排企业。

  而此前国家环境保护部也预计,“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产业将成为新的增长点,预计每年将以15%到20%的增速发展。

  “实现上述目标是有可能的。”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分析说,在国家高度重视节能减排产业,并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以及市场需求有较大增长的情况下,未来节能环保产业的增长速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如果节能减排产业总产值按照20%的年增长率计算,到2015年,我国节能减排产业总产值可达到5.3万亿元,约占同期GDP的10%。

  据环境商会调查,目前年产值排在前10位的环保企业年产值多在20亿元到30亿元之间,如果按照30%的年增长率计算,到2015年,这些大型环保企业的产值可达125亿~188亿元。

  以水务行业为例,截至2008年,全国水务行业已经有10家以上企业污水处理能力超过100万立方米/日,如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累计污水处理能力达493万立方米/日,威立雅水务集团累计污水处理能力达345.2万立方米/日,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累计达303.5万立方米/日。

  “由此可见,到2015年,形成10个污水处理能力超过1000万立方米/日的水务企业,是有可能的。”骆建华称。

  而在垃圾处理方面,截至2007年,中国垃圾焚烧发电骨干企业中,采用炉排炉焚烧技术的上海环境集团处理规模达8400吨/日,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达4600吨/日;采用流化床焚烧技术的杭州锦江集团处理规模则达5300吨/日。到2015年,形成10个垃圾处理能力超过1万吨/日的固废企业,也是有可能的。

  《报告》称,联合国环境署估计全球环保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达1.3万亿美元/年,12年后将翻一番;英国政府估计全球低碳经济市场价值达3万亿英镑/年(约占全球GDP的8%)。我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潜力超过4亿吨标准煤,可带动上万亿元的节能投资。

  节能减排企业“群英谱”

  据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介绍,2009年以来,政策导向引领节能减排产业走向规模化发展与市场化,一系列诸如“金太阳示范工程”、《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和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通知》等政策频频出台,加上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萌生待发,节能减排产业作为我国下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承载平台,已成为政府部门、产业和企业瞩目的焦点。

  与多个证券融资市场的节能减排板块上市公司遥相呼应,自2009年我国资本市场推出创业板以来,已有近百家中小规模、以民间资本为主的企业登陆A股市场。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7月,28家创业板上市企业的主营业务与发展方向均围绕低碳经济的各个领域,共计上市融资128.67亿元,营业范围涉及新能源、节能环保、智能电网、新材料等诸多低碳领域。

  《报告》介绍,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节能减排上市公司,按技术路径可划分为能源结构低碳化(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能效改进(工业、建筑、交通的能源替代和节能)、循环经济(环境产业等);按产业链属性可划分为新能源(风电、光伏太阳能、核电、生物质能)、节能环保(变频节能、余热余压利用节能、大气污染处理、污水处理和水资源利用、固体废料处理)等重点产业。

  在风电领域,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202.SZ;02208.HK)作为国内顶尖的科技型风电设备制造商之一,2009财政年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超过107亿元和17亿元。截至2010年6月30日,金风科技累计销售了超过8000台风力发电机组。

  在光伏太阳能行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600550.SH)相继研发出多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在中国变压器发展史上名列第一的变压器产品,成为变压器单厂产量世界第一、拥有变压器行业核心技术最齐全的企业。

  在核电领域,仅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600875.SH)、上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601727.SH)两家重点企业总市值就接近1500亿元,成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基地。预计2011年东方电气新能源业务将超过百亿产值。2011年起,上海电气将迎来新能源板块业绩释放的新一轮盈利周期高峰。

  制定系统性产业规划

  产业的迅速发展并没有掩盖问题:《报告》指出,由于节能减排产业未能作为一个产业门类给予清晰界定和统筹考虑,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没有其产业地位。由于没有国家战略指导,节能减排产业发展陷于盲动,国内市场面临被跨国公司瓜分的风险。

  据环境商会的一项调查,目前中国节能减排产业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产业发展滞后,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大量的废弃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节能服务产业规模较小;创新能力不强,低水平重复生产的企业多,生产设备和产品的企业过多,从事技术研发和服务的企业过少;产业集中度低,排在前十位的水务公司污水处理能力仅占全国的20%左右;管理能力薄弱。

  业内人士还反映,节能环保市场不够规范,环保工程招标中地方保护主义、低价低质恶性竞争现象突出。

  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孟照杰此前向记者反映,目前企业还遇到了双重收税等问题。天津创业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济师顾文辉告诉记者,污水处理厂这种减排的企业,在一些地方反而被当成污染大户,不仅要交排污费,处理后的水一旦超标,也要被处罚,“在政策导向上可能存在问题”。

  环境商会原会长文一波也称,由于审批手续繁琐、审批时间长,目前环保上市公司很难再通过融资做BOT、TOT项目,“据我所知,没有一家环保上市公司做成功的。”

  《报告》称,我国缺乏“体系性的节能减排产业规划”。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的调查发现,国家有关部门、省、市、县各级有关节能环保的规划不衔接、不匹配。节能环保项目在各地方、各行业自行其是,条块分割,分散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

  上述《报告》以垃圾焚烧发电和综合利用项目为例称,在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县级城市,完全可以规划在临近几个城市之间集中建设日处理能力超过2000吨的项目,而不必各自搞500吨/日的小项目。

  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为此建议,以政策体系、管理体制、市场机制建设为重点,以培育市场为核心开展系统性的产业规划编制。规划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分时间阶段、分地区差别加以实施。

  节能减排产业当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还是资金不足。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认为,有必要考虑设立节能减排产业基金。“产业基金投资环保行业既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能在发展中获得良好的回报。”吴晓青说。

  目前,我国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已进入高速发展期。环境商会为此建议设立城镇环境设施运营基金。骆建华解释说,这一基金数额可由中央分别与各省、市结合实际确定,资金来源由中央、省、市三级财政每年按照一定比例投入。该基金主要为中小城镇正在运营中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提供运行补贴,提供补贴的前提是当地必须在一定时期内建立和完善污水、垃圾收费体系。

  据介绍,美国已设立清洁水州立滚动基金,该基金是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按照4∶1的比例投入资本金,各州设立管理机构,并根据本州的具体情况决定资金用途和申请程序等。目前该基金除每年都有10亿美元以上的本金和利息回流外,美国国会还根据美国环保局的“清洁水需求调查”,每年向这个滚动基金增拨11亿美元的联邦资金。

  骆建华认为,我国在设立城镇环境设施运营基金时可以借鉴这种滚动基金的做法,在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机制健全之后,将收取的处理费直接转入运营基金,这样可保证专款专用,也可达到滚动使用的效果。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节能 减排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