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科院研究员秦伯强:湖泊治理不能只治不管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0日14:23  南方周末

  近些年湖泊的恶化速度比较快,湖泊生态朝着一个越来越不容乐观的方向去发展。

  我们仍未拿出一个湖泊保护的总体框架,也没有明确湖泊的功能定位。

  我们长期将技术治理放在首位,忽视管理,这或许是湖泊治理最大的危机。

  南方周末:湖泊在这轮干旱中的表现令人担忧,我们的湖泊究竟怎么了?

  秦伯强:第二次全国湖泊调查不久前结束,总体上来讲,无论是水量还是水质,近些年湖泊的恶化速度是比较快的,湖泊生态朝着一个越来越不容乐观的方向去发展。

  整体特征概括来说,东部地区湖泊是污染,中部地区湖泊是淤积和围垦,西部地区湖泊是干涸和咸化。全世界湖泊生态面临的五大难题,除了酸化不太严重外,其余的问题,中国几乎都有。而尤其是围湖造地,洞庭湖由最初的4350平方公里,因围垦减少到2432平方公里,鄱阳湖也由52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2933平方公里。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湖泊水量的锐减,从而导致蓄洪能力、抗旱能力大大减弱。富营养化是近年来频频导致公共事件的罪魁祸首。2007-2010年对不同地区138个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泊水质调查,超过85%的湖泊超过富营养化标准,其中达到重富营养化标准的占40%。除洞庭湖目前尚属中营养水平,其余三大淡水湖整体已经处于富营养化水平。

  南方周末:什么原因导致了湖泊生态的持续恶化?

  秦伯强:根本原因还是那句老话,就是把湖泊的开发利用放在首位,把湖泊还仅仅当做一种资源来拼命掠夺。我们搞湖泊研究,以前就是搞资源调查,根本目的就是指向开发利用,从建国到现在,一直是这个指导思想。一开始是为了养殖,后来意识到供水、景观等功能,强化旅游的资源开发,尽管开发利用的表现形式有所变化,但开发利用的思路,本质上却没变化。

  现在的湖泊,基本上都成了“孤湖”。因为建设闸、坝,人为阻断了江湖关系,湖泊天然的调协作用减弱了,无论是调节水量,还是纳污自净,湖泊的能力都在急剧下降。洞庭湖在过去数百年间,由于围垦和淤积导致洪灾频率不断增加,相同水量的洪涝灾害等级已经增加了一倍以上。根本原因都在于,将湖泊从整个大的水环境中孤立出来。

  南方周末:而我们的环境对湖泊的生态承载力却又提出了更高要求?

  秦伯强:中国的湖泊治理呈现了这样一个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极端气候带来的生态压力越来越重,刚刚是干旱,突然就变成了防洪了,这其实对我们湖泊的生态承载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另一方面,湖泊生态承载能力却是越来越弱。一方面,因为接二连三的公共事件,湖泊危机日益凸显,紧迫感越来越强;而另一方面,行之有效的措施很少见,尤其是管理体制方面的突破比较难。这恐怕是中国湖泊生态危机的两对根本矛盾。

  南方周末:国家目前在湖泊治理方面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秦伯强:至今,我们仍未拿出一个湖泊保护的总体框架,也没有明确湖泊的功能定位。湖泊千差万别,所谓分类型、分层次的保护还只是停留在学者的研究之中,连口号都还没听到。换句话说,相比于发达国家,我们国家对湖泊这个课题的认识还是比较低层次的。

  我们的保护仍然只是开发前提下的保护,治理也是在开发前提下的治理,必然的趋势就是,距离保护和治理的目标越来越远。现在的湖泊治理,都只是针对湖泊的某一个功能而设,比如太湖,它是无锡水源地,富营养化、污染了,供水功能受到很大影响,政府开始重视治理了。但从保护的角度来说,全面恢复湖泊生态功能的重要性,还没有完全认识到。

  南方周末:这几年国家在提让湖泊休养生息,效果如何评价?

  秦伯强:湖泊既然病了,就必须要让它“休”和“养”。对于那些病得不重的湖泊,就靠“休”,湖泊可以自然恢复。而对于那些污染严重、生态退化剧烈的湖泊,还必须“养”,控源截污、退渔还湖、生态堤岸、生态清淤、跨流域调水等等,都属于“养”的范畴。

  但是,休养生息更多的还只是停留在口号上。一些小型湖泊,可能能真正做到休养生息。越大的湖泊,流域越大,管辖的部门就越多,各行政区划的认识也未必能统一,就越难真正休养生息。就我的目光所及,尚未看到有休养生息经验意义的个案。

  南方周末:但是,我们经常却听说,在湖泊治理方面取得了某某成就之类的话。

  秦伯强:这大多指的是湖泊治理技术。中国不缺湖泊治理的技术,西方国家用的也无非这些。我们所说的“一湖一治”,是针对湖泊千差万别的特性,这主要就是指技术手段,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大多也都是在这个领域。然而,我们真正落后的,是社会层面,是在管理上,而管理却是所有湖泊治理的共同难题。

  在中国治理湖泊的案例中,成功的几乎看不到,但失败的比比皆是。为什么?因为一开始,我们都认为湖泊治理就是技术问题,认为不需要关闭工厂、不需要协调部门和地区利益就可以治理好湖泊。从九五期间的滇池治理到十五期间的太湖治理,当时都是科技部主导的,当时突出的一项技术就是恢复水生植物,认为只要湖泊恢复了水生植物,再多的污染物排放进去湖泊都能消化吸收,后来发现根本就治不好。我们忽视了这些污染物在流域内的产生、输送和移动,其实这就是管理问题,包括分配、调度,部门在其中的职责分配,说到底就是个体制问题。

  以太湖治理而言,控源节污方面也做了努力,站在政府角度,做到这一步已经相当不易,局部指标还有所改善,但距离我们的期望远远不够。治理继续深化,地方政府需要作出更大的经济发展的牺牲。更大力度地关闭工厂,农业这一块还需要拿出更多土地来恢复湿地来解决农村面源污染。而这些,都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

  光治不管只能劳而无功,技术只能解决一个局部问题,大规模推广运用就是管理问题。但在现有体制下,想在管理层面有所突破太难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长期将技术放在首位,这或许是湖泊治理最大的危机。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1)

> 相关专题: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南方周末绿色版

更多关于 湖泊治理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