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德班会议各方展开拉锯战时,中国“首席气候官如何带领企业追赶‘清洁化进程’”圆桌对话,也在12月6日北京召开的“21世纪低碳中国发展高峰会”上热烈进行着。中国低碳先锋结合实践,深入浅出讨论企业清洁化的道路,共商“以清洁发展为新增长坐标”的新趋势。它是绿色行业先锋领袖的一次交流对话,也是行业实践业务的一次探索机会。
“绿色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机遇和挑战并存。这是企业抢占新一轮竞争制高点,增强竞争力的机遇,也是企业开拓新产业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的机遇。”高峰会上,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张新平对企业发出了呼吁。
“清洁发展浪潮”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作为“第四次产业革命”的领军者之一,清洁发展成了经济增长的新坐标,各行各业都准备在这场世纪掘金主战场上大展拳脚。然而,企业在抢占先机的“赶浪”路上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呢?行业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呢?
本次圆桌论坛邀请了清洁行业“绿色先锋代表”,其中包括德清源副总裁、北京合力清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文智、北京环境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北京普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俞振华、环宇集团董事长李中东。他们在本报《低碳周刊》负责人陈晨星主持下,共同讨论了这个对未来社会经济意义重大的话题。
清洁行业如何界定?
陈晨星:在低碳减排的大趋势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全球大背景下,企业对清洁发展都逐步达成了共识,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清洁发展是新世纪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机遇。根据去年企业参加低碳发展的调查不难看出,从ICT行业到房地产行业、汽车行业、金融行业再到新能源行业,他们都已经开始了“知行合一”。但是清洁产业究竟应该怎么来界定呢?请各位嘉宾根据自己的经验简单谈一下。
梅德文:从整体来看,清洁化无疑是该行业关键词。我认为凡是能够促进清洁发展,促进低碳发展,促进绿色发展的行业,都应该算为清洁产业。说得具体一点,其中包括新能源产业、低碳制造业、低碳服务业以及低碳衍生的金融行业等等。
潘文智:倘若从宏观社会的角度来理解,人人都是清洁产业。清洁产业其实与我们身边所经历的每一件小事情相关,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出行应尽量减少开车。其实更重要是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组织都应该从具体的行为做起,这是绿色发展的关键。
李中东:我更加强调新能源行业。社会高速发展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导致了能源消耗越来越多,因此目前我们面临的是一个连锁效应。那么绿色发展的关键就在于能源消耗怎么减少?研究这个问题,必然就落到了新能源行业。
俞振华:我很同意在座以上各位老总的分析思路。但是,如果单纯从经营企业的角度来看,清洁产业应该包括新能源、新材料,以及其他跟节能环保、节能降耗相关的领域。其中的关键和实质在于是否能够改善目前日益恶化的环境,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推动经济的绿色增长。
陈晨星:各位嘉宾对清洁产业具体内容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经济和社会角度进行了很好的剖析和展望。其实清洁行业的包括甚广,从清洁能源到新材料,再到可持续农业,能源开发和利用等等。无论哪一种方式,其本质都是万变不离其宗——是否有利于环境保护从而有效推动经济增长路径的转型。
清洁之路困惑重重
陈晨星:在座的“低碳先锋”企业代表们都瞻望了前景并且也看好清洁产业在中国的发展。但是对于中国这个刚刚起步且发展尚不成熟的清洁产业市场,企业是否会遭遇“寒冬”,面临重重困难呢?我们也知道各位嘉宾所处的绿色产业领域也有所不同,那么就现阶段而言,各自行业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梅德文:就碳交易来说,我认为有三个困惑。第一个困惑在于应对气候变化所选择的手段方法、机制和认识还没有达到完全的统一。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曾说过,对于东方发展而言最缺乏的是科学精神和方法。目前中国对碳交易其实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即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和科学的方法路线,因此还要不断探索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支撑碳交易网络的形成。第二个困惑是源于技术的不成熟。虽然中国企业通过CDM把一部分环境产权划分出去进行交易,最后达成低成本、高效率的节能减排。但是关键的问题是中国如何才能做到更加科学的节能减排呢?第三就是政策层面,碳交易的系统工程的不完善影响了如何确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怎么处理碳商品的生产分配,怎么确定金融与产业之间的关系。
潘文智:德清源主要方向是生物质能。这个行业目前也面临着相当多的困惑,具体可以分为两点。第一是能源危机意识不足。传统的能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这样的意识并没有深入人心。如果有足够的意识,我相信节能、新能源和技术改造等领域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第二,国家的支持的力度显得力不从心,缺乏一个强有力和持续性的助推器。一个企业要进步,一个行业要发展,必须明确一个持续性的科学路径,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虽然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中国就已经把清洁发展提上了议程并点亮了未来发展信号灯。但是与欧洲发达国家政策相比,中国依然需要不断在探索中进步。
俞振华:就储能领域而言,国内的储能领域也随着全球该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增大。储能领域都是靠技术的支撑,目前我们不断研发新的储能技术,控制了知识产权。因此储能不像光伏行业,最大的挑战不是单纯来自技术本身,而是来自该领域技术、应用与机制三者的结合。机制的不完善造成其很难判断哪种技术流派会胜出。与此同时,我们国家储能经验不足与超前研究的缺乏也制约了机制的发展完善。西方发达国家涉足储能领域已有20年的历史,在全球化至少500个以上的储能项目,而中国从去年刚开始第一个示范项目。这一系列基础原因随之而来也造成了储能领域目前还没有解决生存问题,还在盈亏线上挣扎。
李中东:我非常赞同俞总的看法。目前做新能源汽车电池、分布式储能电池和电网储能听着好听,但是不赚钱,企业还是没有进入盈利阶段。
“绿金”路上互相取暖
陈晨星:刚才各位嘉宾都谈到了发展清洁领域之路上面临的一些挑战和困难。就中国本身而言,在“十二五”期间,国家政策和行为上将继续高度关注清洁产业的发展,导航中国绿色增长新方向。我们都知道目前国际上靠CDM(清洁发展机制)建立起了碳交易市场。那么如果国内碳排放交易开始实施,大家愿不愿意到梅总的交易所去挖取国内碳交易的“第一桶绿金”呢?
潘文智:我们是非常愿意的。如果国内有这样好的机制和方式,我们愿意跟梅总一起合作,共同从事二氧化碳减排的事业,促进中国环保低碳事业的发展,推动中国绿色经济新进程。
陈晨星:梅总作为环境交易行业的领军者,您怎么看待中国清洁企业的碳金融之路?
梅德文:绿色经济的发展无疑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中国迎头而上,抓住机遇逐步建立碳金融网络。前段时间国家发改委刚刚宣布了七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这种更加国际化和更加严格意义的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逐步建立,将对清洁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第一,碳交易市场的技术创新、金融创新和体制创新,对新能源和低碳企业来讲至少是增加了一种新的融资方式,即排放权的融资。第二,碳交易本身会促进一大批新兴的碳交易衍生的服务行业产生。第三,碳交易对于那些传统的“三高”企业,即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企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不关注节能减排将可能支付环境成本。因此,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将实际地促进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尽管前方扑朔迷离,但在“绿金”路上需共同关注、互相取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