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说明:西藏这块高原,对外界而言相对神秘。这片高原上的物种资源家底,也一向只是多见于外国人进藏的零星或非系统记录。今年5月,记者随科考队进藏一个多月,调查范围涉及雅江中游及后藏日喀则地区。文章通过科学报道的方式,深入浅出地报道了这次大型科考活动,让人们了解西藏,热爱西藏,从而保护那里脆弱而珍稀的生态环境。这期深度周刊图文精美,传播甚广,基本上达到了最初的报道设想,在国内还未见到类似报道。这组报道曾得到中宣部月评头等奖。
文章标题:高原精灵
作者:采写 杨晓红 摄影 方谦华
发布时间:2011年6月15日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1年4月,受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珠峰保护区)委托,由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中国林科院、湖南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组成的一支野生动物(脊椎动物)科学考察队,在2010年多次进藏考察基础上,再次踏上这片神秘高原。
这是一次全新的考察。
2011年4月,受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珠峰保护区)委托,由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中国林科院、湖南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组成的一支野生动物(脊椎动物)科学考察队,在2010年多次进藏考察基础上,再次踏上这片神秘高原。而占地33810平方公里的珠峰保护区,几乎囊括了青藏高原所有典型生境。
一个多月来,在反复高原反应和极端环境考验下,这支科考队已经初步完成了西藏境内横切喜马拉雅山脉的吉隆沟、陈塘沟、嘎玛沟、樟木沟等四条深谷的野外调查,实地调查面积800多平方公里。其中,在地理、生态迥异的喜马拉雅南、北坡,科考队历时两年共记录到鸟类131种,13目41科;兽类39种,9目17科;两栖类8种,1目3科;爬行类15种,2目5科;鱼类8种,1目2科,其中白眼潜鸭、凤头潜鸭、鹗、草原雕、紫林鸽、短嘴金丝燕、锈红腹旋木雀等30多种鸟类为珠峰保护区新记录。
从19世纪初,英国人J.D.Hooker从锡金出发,首次踏足西藏采集植物标本。此后,俄、美、德、意、日、法、瑞典等国前后上百人,以不同名义和身份,进入西藏腹地考察。
新中国成立后,在青藏高原研究资料极度稀缺的情况下,前后组织了两次大型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科考队队长王斌说:“与前两次大型青藏高原科考相比,除调查方法、调查条件与调查手段的时代不可比性外,仅本次调查的调查领域(只做脊椎动物)和调查精度均可堪称前所未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