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朱艳 撰文/摄影
第一次见到段允东,是在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主办的低碳家庭“宜居要好房,好房要节能”活动成果展示会上。当时,一个北京家庭节水、节电的展示图片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记者便与身旁的人聊起来,没想到这个人正是这个节能家庭的主人段允东。于是,《环境与生活》记者专程来到段允东的家里,看看他这10年来是怎么为节水而“折腾”的。
50多岁的段允东在北京展览馆从事技术类工作,工作之余不断琢磨怎样让家庭更节水。他说:“我捣鼓节水已经10年了。”10年前,段允东知道北京缺水的严重程度后,就在家里搞各种节水改造的试验。搞得太频繁了,妻子有点烦,觉得他费这么多力气搞节水太折腾,而节约的这些水根本就不值多少钱。而段允东却说:“在我看来,节水是一个道德层面的问题。”
用水量是市人均水平的一半
段允东最近的一次节水改造,是在去年10月份,他开始将家人洗手的水收集利用,现在他家的用水量是平均每月5吨,月人均用水1.6吨,而改造前是每月6吨。段允东的父亲家没有节水设施,每月人均用水7.5吨。相比北京人均用水量每月3.3吨,段允东家的人均用水量不到北京平均水平的一半。
为什么能节约这么多水?段允东的做法是将家庭洗衣服、洗澡、洗手的水都收集起来冲厕所。段说:“我们每月冲厕所的水到底是多少?国家的数据是占家庭用水量的33%,但根据我10年的经验,冲厕所的水其实要占到50%。我把洗澡水、洗衣水全收集起来,还不够每天冲厕所之用。起初,我以为把洗衣机排出的水收集起来就足够了,但事实上远远不够。直到现在,我把看似不多的洗手水也收集起来,这才够冲厕所。”
3.5平方米别有洞天
段允东的家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附近的一个老小区里,节水设备主要在只有3.5平方米的卫生间里,要在这么小的空间放下淋浴设备、洗衣机、马桶、洗手池已很紧张了,更甭提废水回收以及二次利用的设备,但在他的巧手以及10年的摸索下,这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都做到了。
在别有洞天的卫生间里,记者看到的惟一节水设备,是一个放在洗衣机旁的木头浴缸,它被段允东称为集水器。目前,洗衣机和洗手池排出的废水和洗澡水,都可以集于一缸。因为集水器的上方就是淋浴头,人可以站在集水器里洗澡。
集水器里相对干净的水可用来擦地,其他水则用来冲厕所。只见段允东按动墙上的一个开关,响起机器的轰鸣声,一会儿集水器的废水就从排水管那里抽走不见了。段允东抬头推开透明的天花板,露出一个铁箱,他向记者介绍:“这叫储水箱,集水器里的水被抽到储水箱后,再通过管道,连接到马桶,经过往里面滴次氯化钠消毒水消毒后,被用来冲厕所。”
把储水箱放到天花板上,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因为这样做牺牲了卫生间的高度。那些卫生间空间足够大的家庭,采用壁挂式储水箱和壁挂式马桶的话,卫生间的环境会更好。
自己设计水箱
段允东的家庭节水改造经过三个阶段,他坦言,市面上能找到的设备他大多都使用过,一些先进的设备并不一定实用,他不得不自己设计改造设备。
“集水器是第二代产品,以前我为了能泡澡,把它做得比较大,实际使用中却很少泡澡。所以这次我把它变小了很多。”集水器到底多大合适?根据实际经验,段允东将它的容积设计为洗衣机一次洗衣服的排水量,大约能装100升水。相应的,储水箱的存水量被设计成200升。
以前是在排水管中间加装过滤器,每次抽水后都要清洗过滤器,十分不方便。这次段允东在集水器的底部动足了脑筋,设计了排水口,一个是带有过滤器的口,另一个是直接排水口。带有过滤器的排水口连接水泵,用于回收废水;直排口可以把桶底的杂物排出。由于过滤器是外露的,所以不用像以前一样清洗过滤器了。
过滤器是一片打了洞眼的不锈钢,为了做这个过滤器,段允东费了很大工夫,“我先跑了很多家不锈钢加工厂,但是没人接这个活儿,最后还是请在军工厂工作的熟人亲手加工的,要在250平方厘米的钢板上打300多个孔,可不是简单的活儿。”
同样,储水箱的容量是段允东经过多年摸索计算出来的。水箱的材质也不可随便,段允东经过反复调查决定选用玻璃钢,这种材料耐腐蚀,便于成型,适合小批量制造。
他根据几年来的使用经验,设计了出水口、进水口、溢水口、排风口、进风口,并用3DMAX电脑软件做出了三维效果图。然后,他抱着图纸满北京跑,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公司愿意接这个活……
经过10年探索,段允东体会到,这些节水设备他单枪匹马去做很难,但工业化生产却很容易,他翻出多年前获得的家用废水收集系统专利证书给记者看,希望有人能来和他一起推广运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