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平亦凡
来长白山的人都知道,要看到天池全貌需要一种缘分。
从长白山北坡海拔1700米的停车场出发,绕过蜿蜒曲折的72道弯,蓝思众享气候变化观察团的15位成员便来到了天池脚下。
据统计,天池全年有雾日为240多天,只有晴朗小风的天气才能一睹天池水天相接的真面目。所幸,我们是长白山的有缘人。
站在海拔2691米的长白山主峰上俯视而眺,天池宛如镶嵌在火山口上的蓝色明珠,而这汪本该波澜不惊的湖水最大浪高却达3米,像大海一样潮汐变幻,呼吸与共。山是海的风骨,海是山的血脉,山海相望,共呼共吸,潮起潮落,相依相随。
“随着气候的变化,长白山地区的风速正在逐渐减小,极端天气有所增多,这些都会对天池的水位及周围植被的变化产生影响。”天山气象站研究员李森告诉记者,“不过,由于今年降水量充足,因此天池的水位变化并不明显。”
然而,植被的变化却是显而易见的。
从天池下来我们一路徒步而行。由于大风沙和高海拔极地气候,最靠近天池周边的石质苔原几乎没有植物生长,大石和沙砾广泛分布其中。到海拔2600米以下,草木灌木便逐渐开始显现,高山杜鹃、高山罂粟就生长在这里。继续下行至海拔2300米,脚下的苔藓变得愈发厚实松软,杜鹃花、红景天、报春花……生物多样性的急剧增多使得此处的小灌木地衣苔原景观显得生机勃勃。
不过,这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在长白山科学院副院长朴龙国看来却暗藏玄机。“从传统意义上讲,在长白山,海拔2000米以上被称为高山苔原带,它的层级变化显示着长白山特有极地物种的变迁。虽然目前极地植物在多样性方面保存不错,但很多物种的数量却正在减少。”
一个更加明显的变化是岳桦林线的大幅提升。
据了解,长白山地区共有四大垂直植被带。海拔500-1000米为针阔混交林带,1000-1700米为针叶林带,1700-2000米为岳桦林带,海拔2000米以上的火山锥体中上部则为高山苔原带。
如今,在北坡,矮小的岳桦树早已越境突围,上升到了2100米,与海拔2000米处建设的“高山苔原带”划界标志遥遥相望。
“近30年来,岳华树林线整整上升了100米,这毫于疑问是气候变暖的突出表现。”朴龙国说,“不过,除了温度升高为岳华提供了更适宜的土壤和微生物环境之外,易于存活也是岳华林线上升的主要原因。”
在上升的不仅仅是岳华林。事实上,由于缺乏明显的直观感受,其他林线的上升并不像通常不会被确切的分辨出来。
“气温变暖、降水量减少、风速降低、积雪厚度下降等气候原因会对整个长白山的植物分布产生影响,只是极地植物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更高,因此细微的变化对它们的影响也会更大。”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敏解释说。
然而,气候变迁带来的生态问题远远不只这么简单。
许多在长白山保护区长期工作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最近几年,长白山的虫害增多了。从海拔2150米的天池到海拔1700米的地下森林,虫子的身影和灭虫的标志无处不在。
“虫子的增加其实是和天敌的减少直接相关的。”朴龙国告诉记者。
事实上,危险隐藏在更大的生态系统中。
“气候变暖会影响花期及果实,以此为食的昆虫和鸟类就会随之减少,以昆虫和鸟类为食的其他动物也会相应减少。在此种恶性循环之下,害虫天敌的减少也就不足为奇了。”长白山科学院动物所副所长蔡凤坤说,“而害虫的增加无疑会进一步破坏植物,在这种微妙的循环中,气候变化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