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 > 主题活动 > 蓝思众享气候变化观察团专题 > 正文
特约记者 胡雅君
“我76年从吉林林校毕业就来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一转眼就36年喽”
长白山科学院副院长朴龙国在这36年间完成的一个最大心愿就是在2010年建起如今的新长白山自然博物馆。如今他已经不长白山自然博物馆工作了,但当地人看到他还是会叫他一声“朴馆长”。
“就是想更好的把长白山的动植物资源,把长白山的神奇和美介绍给大家” 朴龙国说起长白山保护区情况如数家珍:面积19万公顷保护区内共有植物2400多种,脊椎动物近500种,无脊椎动物上千种,是欧亚大陆北半部动植物区系的典型代表,1960年被设为国家自然保护区后,在1980年被批准加入了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
原先的老长白山自然博物馆建于1986年,建筑面积为2600平方米,到2006年,老馆在使用20年后,已经出现了面积过小,接待能力有限,展览方式偏陈旧等局限。2006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委会一成立,就把重修新馆提上日程。
当时身为长白山自然博物馆馆长的朴龙国自然成了修建新馆的主要项目负责人。他向管委会申请了2800万的预算,新馆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是原来的一倍多。
他花了5个月的时间做各个展区陈列内容的设计,“首先是长白山的简介,它是鸭绿江、图们江、松花江三江之源,让游客对长白山有一个整体的印象,接下来就是告诉游客长白山是如何形成的,再之后就是展现长白山的动植物资源,长白山的森林生态,之后介绍长白山的矿产、珍稀药材,以及天池怪兽传说,而长白山的自然保护区的科研情况放在展厅的最后,希望对游客普及环保生态知识”
如今走进馆内,首先映入眼中序厅中央安放的长白山大型沙盘,标注了山峰、沟谷和水流,逼真展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主体全貌。
动物展厅里则按照动物在自然界捕食、起居的真实形态制作标本,并用背景板加以装饰,展厅里动物形态各异,东白虎咆哮森林,马鹿林下休憩,绿头鸭水中嬉戏。
生态展厅则以实物、图表、照片方式展示长白山5个垂直植物带。人走在展厅的木质台阶上,拾级而上过程中,台阶两旁风景不断变化,从山脚的阔叶林;往上,到海拔1000米左右的针叶和阔叶混合林。之后是海拔1000至1800米之间的针叶林带。此再往上到近2000米,便是岳桦林带。岳桦树为适应高山寒冷潮湿的严酷气候,躯干短曲多枝,树皮节理斑纹极富图案趣味。2000多米以上,便是苔原地带。
整个长白山自然博物馆就如同长白山大自然的缩影,其中展出标本1345种,其中动物标本645种,植物标本637种,矿石标本50种,土壤标本4种。新馆在展出标本的数量上是原来旧馆的一倍。而这些标本中有大半是朴龙国带着学生一起制作出来的。对他而言,在制作标本中皮肤被防腐剂腐蚀是常有的事情,最严重的一次是被电钻打到手指骨折。
标本之外,馆内还通过600多张图片展示长白山风景生物,其中有500多张是朴龙国拍摄而来。
“你看,这是舞鹤草”和朴龙国一起走在长白山上,他边走便告诉我路边花草植物的种类。“我从80年代末就开始拍摄长白山生态和野生动植物,长白山沟沟坎坎到处我都去过。当时就是为了工作服务,我是做长白山自然保护的,那我自己必须对这里的情况要熟悉了解。”
朴龙国深知,要建长白山自然博物馆,必须要有自己的第一手资料。“别的摄影师可能不会特别按照一个系统去拍长白山的动植物,它的地貌,它火山喷发后留下的痕迹,但是我会特别去拍那些角落里的不为人知的长白山。”
2009年,他为了拍一张嫩江和第二松花江汇合并流成松花江干流的图片,和同事驱车跑到扶余县三岔河地区,去了当地逢人就问,知不知道具体汇合的地方具体在哪。那天还在飘雪,费尽周折找到之后,他先下车在河边拍了几张,角度不好,他觉得不满意,于是就挽起裤脚下了河,想靠近点把两江汇合形成的Y形拍清楚。结果因为雨雪河流涨水,他一下去,就觉得脚下踩的湿泥打着旋的往下吸。他的同事在河上大声喊他上岸,他又不会游泳,脚下又不稳,后来连滚带爬才从河里挣扎到岸边。
如今那天拍的片子就展览在长白山自然博物馆,“那时候我们为了拍到第一手资料,到处跑,开车一天跑1000多公里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
至于长白山最珍贵的鸟类、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他已经连续拍了7年时间,除了孵化阶段没有拍到自己满意的照片外,其他交配、迁徙各个环节他都有拍到。
2011年5月31日到6月4日,为了拍中华秋沙鸭幼鸭孵化后第一次从树洞里出来跳向河面的镜头,他在早已发现的秋沙鸭栖息的一棵大树旁不远处搭了一个小帐篷,并在外面伪装起来,每天早晨4点多钟天刚放亮就开始盯直到天黑收工,在帐篷里住了四天四夜,最后也没有拍到幼鸭出洞的照片,只拍了一张母鸭出树洞要起飞的照片。
“秋沙鸭现在保护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知名度不够,所以要花大力气去宣传”朴龙国说自己建馆的心愿已了,如今的心愿就是能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华秋沙鸭,他想在明年出一个长白山中华秋沙鸭的宣传画册。“明年一定争取拍到那样一张秋沙鸭孵化后出洞的照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