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 > 主题活动 > 蓝思众享气候变化观察团专题 > 正文
王颖
藏民的吃与不吃 信仰传统的力量
藏民不吃野生动物,不吃鱼,在宰割自己放养的牛羊时,会诵经。这其实与现代化的教育无关,是他们久远的朴素信仰:破坏草地个子会不长;随意翻动土石会颠覆自己的家园;污染水源会让皮肤生疮。
信仰是什么。于我看来,信仰是让人心生敬畏。而因为这种敬畏,人自然不会理所当然地索取,不会对孕育我们的环境缺乏感恩。他们可能对现代的环保观念没有丝毫了解,更不可能知道气候变化或物种多样性这样的名词意味着什么。但是他们知道,这是他们希望去保护的。
而正是因为带着这种敬畏和感恩,藏民会自觉拆除保护自己牲畜的网围栏,让野生动物到自己的地盘撒野;不猎杀在开放不设防的保护区奔跑的对角羚,甚至会警告偷猎的人。
藏民与气候变化 “本地”的潜力
如前一篇反思提到,气候变化除了媒体呈现和公众关注,最需要的是让更多的本地人了解和关注,并参与到行动中。
在采访藏民的过程中,我问那位刚刚考上大学的17岁少年:你在这里生活了17年,目睹了家门口丘陵的变化和迁移,以及荒漠化的发展,你有想过参与到荒漠化的治理吗?
他回答到:有啊,我现在就为这个事情工作,一是因为有收入,二是因为这是自己家的土地哇。他指着门前的草方格的材料,又指了指那连绵的山丘。
坦诚毫无遮掩,不忌讳提及有收入,真实不虚伪。
更深一层地反思,不难发现他的回答简单直接地指明让当地人参与的两种激励:一是物质激励,二是情感归属。
刻板印象
荒漠化与荒漠
荒漠化与荒漠的长期混用,以致荒漠作为一种自然的地貌被妖魔化了。我们要减少和遏止的不是荒漠,是荒漠化。
网围栏的作用
考察第一天葛老师说:藏民为了保护自己的牧草和牲畜的网围栏太高,而且上面有尖刺,伤害野生动物。我们于是在这个假定下,认为牧民基于以下理由和动机建设网围栏:⒈草场确权;⒉藏民虽有冬夏草场调节意识,但对保护野生动物没有意识;⒊保护自己的牲畜不受损。
而藏民说:网围栏让牧民更有激励放牧,草场退化更严重,加快荒漠化。所以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网围栏能拆就拆。多么的,简单直观。
以上两种完全不同的逻辑提醒着我们,不要太早下结论,不要被常识蒙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