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幸运地参加了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上海大众汽车全程战略合作的“蓝思·众享气候变化观察团”三江平原北大仓站的活动。早上9点启动仪式在黑龙江农垦局红兴隆管理局会议室进行,随后参观了红兴隆博物馆,馆内栩栩如生的图片和馆长生动的介绍让我仿佛穿越到了几十年前十几万复员转业军人开发“北大荒”的时期。也许在当时,或者现在,也或许未来,这种“人定胜天”的豪情会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但是从古老的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和现在的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来讲,这种无畏地向大自然索取的“北大荒”精神是否是长久发展之计?。
如果把清末大批山东,河北等关外人闯破山海关,来到广袤肥沃的东北平原繁衍生息称作中国“第一次”闯关东的话,那么在解放初期十几万转业军人到开发“北大荒”可以称作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闯关东”。这两次闯关东使得肥沃的,荒芜的“龙兴之地”变成了现今的“北大仓”。毫无疑问,富饶的“北大仓”给予了我们太多——它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成基地,商品率超过65%,也是中国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仅从统计数字上讲,2011年黑龙江省去年粮食产量达到1114.1亿斤,超过河南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生产省份。
在这些华丽的数字背后,或许我们会沉寂在“人定胜天”的喜悦当中,但是不要忘记了另一些统计数据——从三江平原湿地覆盖率来看,过去50多年里,湿地减少了256.7万公顷,草地减少了57.65万公顷,耕地增加了385.5万公顷[1]。这些仅仅是一些土地的数据,人类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变迁,还无法单单用数字去评估。
这两组数据是让人困惑的,它反应的是一种人与环境的关系,我们如何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毫无疑问,我们会选择后者。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大胆的假设,若是没有这两次“闯关东”,现今的东北平原是怎么样呢?我敢肯定它不会是现在“北大仓”。
[1] 宋开山等,地理学报,2008第63卷第1期,1954 年以来三江平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
观察员何亮写于201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