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员手记:江豚和人可以共存

2012年11月02日13:53  新浪环保 微博

  观察员陈晓娇

  为期两天的天鹅洲考察结束了,时间虽短,但是这里的故事却深深的印在了我们脑海里。我们了解了天鹅洲国家保护区的来之不易,很多渔民为了江豚的迁地保护不得不放弃多年为生的捕捞事业,工作人员为了保护区稳定发展要多方协调,努力维持故道的生态环境,并成功实现了江豚人工网箱的养殖。

  “长江,洞庭湖及鄱阳湖的江豚肯定会灭亡,肯定会消失,这是毋庸置疑的,只有我们这里不会消失,总是会有的。因为我们这里不和长江相通,那里的污染不会蔓延到我们这里,我们这里的环境才最适合江豚的生长。”这段话是天鹅湖保护区的一个工作人员说的一段话。诚然,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在经济利益与环境面前,一贯的做法是选择先污染后治理的方法,照此,江豚的下场必然如此,可是,我们真的愿意看到这个结局吗?水污染了或许还有补救的机会,可是一种生物消失了还能够补救吗?

  据负责人介绍,天鹅洲故道里每年要投放二三十万尾鱼苗,主要是作为江豚的食物,定期也会捕捞,捕大放小。天鹅洲的水质还是不错的,污染还是比较少的,其实完全可以通过水生生物来让这个故道形成一个完整的小生物圈,这样既满足了江豚食物的来源,同时丰富了故道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鱼类资源还可以增加部分渔民收入,天然的生物圈系统还会增强水的自净能力。而现在的故道似乎就是依赖人工放养的鱼苗在维持,本来和长江的水流交换就已经很少了,这样看来,故道就和一潭死水没有什么区别了。所以我觉得这对于故道的发展并不是一件好事。

  虽然是国家级保护区,可是却没有独立的行政,这次的考察也看出了制度管理的混乱,明明规定国家级保护区直接属于国家农业部门管理,可是似乎看不出有什么作用,还是这一群人孤军奋战,没有任何的优势而言,似乎只是给了一顶帽子就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了,国家给与的这种态度实属不利于保护区的发展。既然决定加强保护,就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去做这件事,切实解决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让水中大熊猫受到大熊猫的待遇,不要犹豫在人与豚生存的矛盾中左右为难,我们都是生物链顶端的生物,我们可以共存,环境和经济发展并不矛盾,江豚的牺牲是没有必要的,叠叠钞票是死的,他们没有江豚的微笑更可爱!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智库报告建议2015年我国全面放开二胎
  • 体育中国围棋泰斗陈祖德九段病逝 享年68岁
  • 娱乐凌潇肃夫妻婚后首亮相 唐一菲破怀孕传闻
  • 财经分析称王石夫妻2007年已有财产分配方案
  • 科技苹果推iOS 6.0.1更新 修正WiFi连接
  • 博客韩寒:春萍,我做到了 秘制红烧肉(图)
  • 读书巾帼不让须眉:中国的女将军们(组图)
  • 教育棒喝时代:80后是“最悲催的一代人”?
  • 育儿女子因遭家暴闷死3岁儿子后欲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