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水电专家张博亭:开发水电有利于实现减排承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5日14:42  新浪环保

  新浪环保讯 12月13日,在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保护高峰论坛上,中国水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亭发表了题为《开发水资源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的演讲。张博亭认为,如果要在保障中国发展的同时实现减排,必须大力开发利用水能资源。

  张博亭说,我国的水能资源世界第一,仅仅根据目前的勘测设计水平,技术可开发量就有2.47万亿千瓦时。如果开发充分,至少每年可以提供13亿吨原煤的能源。这个数字还不包括那些1万千瓦以下河流上的小水电资源。

  尽管目前社会上经常流行着“水电开发不可避免地要破坏生态环境”的说法,但是,根据联合国的调查,一个国家拥有的大坝数量及人均水库库容量,与该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紧密联系。总的来说,全球水资源开发程度越高的国家,经济越发达和生态环境越好的现实。

  为什么全世界所有国家的普遍的现实都是水资源开发程度越高,生态环境越好呢?一方面因为以水坝、水库建设为标志的水资源开发,是解决人类水资源问题的关键。众所周知,我国的水资源问题可以归纳为水多、水少、水脏、水浑。目前,一些片面的宣传都认为解决水少问题的重要办法就是节约用水,解决水多问题的主要方式就是防洪。但是,如果注意到水资源问题常常是水多和水少同时存在,其本质是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那么,用水库蓄水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矛盾,才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国际社会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普遍共识。

  另一方面因为,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功能。北欧的挪威,由于水能资源丰富,眼光超前,挪威一直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的水能。因此,到现在为止挪威99.8%的电力还是来自水能,尽管他们自己也有着丰富的石油和煤炭,但是,至今基本上都没有开采。南部欧洲法国的水能资源并不多,但是他们早就百分之百的开发利用了。所以,他们在欧洲率先结束了本国煤炭的开采。主要依靠水电和核电等清洁能源支撑经济发展。德国、英国的水电开发程度也很高,目前他们也都先后宣布关闭所有的煤矿,完全实现了清洁能源的利用,有力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目前,我国天然水资源极为丰富的云南省的水库蓄水能力,仅为水资源总量的百分之六。一旦遭遇长期不下雨的气候,就难以满足正常的水资源需求。由于没有足够的水库蓄水调节,去年秋天以来干旱少雨的气候造成西南地区众多河流和小水库的干涸。不仅农业生产遭受损失,人畜饮水困难,而且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根据《云南信息报》的报道,云南省林业厅2010年4月底给出了一个评估。此次干旱使云南省约750万亩自然保护区受到影响,重旱面积约10万亩,导致部分面积较小、生态脆弱的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水源枯竭、湿地面积缩小,野生动植物生存和栖息环境受严重影响,野生动物生存所需的水源和食物匮乏。

  事实证明,现代社会里调蓄水库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生态保护作用。虽然建设水库所形成的人工湿地,确实可能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包括鱼类回游)产生某种不利的影响,但是,相对洪涝灾害和特大干旱来说,水库的生态环境保障作用是重要。

  近年来,为适应国际社会的减排温室气体的需要,缓解国际压力,去年我国已经向全世界做出承诺,要在2020年把单位GDP能耗降低40%到45%,让我国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达到15%。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预测,2020年我国能源需求总量约为48.5——53.5亿吨标煤。为实现我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双目标,最重要的是对能源消费总量进行控制。如果按照我国2020年能源总量控制在50亿吨计算,那么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总量的15%必须要达到7.5亿吨标准煤。折算发电量为2.3万亿度。

  根据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王俊司长的分析计算,2020年核电和非水可再生能源最高可达到发电量1.1万亿度(其中核电装机7000多万千瓦,发电6000亿。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发电量增长十倍达到5000亿)。因此,2020年我国水电年发电量必须要达到1.2万亿度。目前,我国的2009年常规水电装机约1.8亿千瓦(不包括抽水蓄能),发电量6000亿度。按照这个比例2020年我国的常规水电装机至少达3.3到3.6亿千瓦,才能产生1.2万亿度发电量,实现我国的减排承诺。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水电 清洁能源 减排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