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甘肃甘南半数天然草原退化可能成为新沙尘源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02日07:57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兰州6月1日电 (冯志军 郝乔丽)记者1日从甘肃省野生动植物管理局获悉,近年来,由于甘南牧区普遍存在草场超载过牧的现象,当地约90%的草地出现退化,30年来已有4.03万公顷的草地因严重退化、沙化和盐渍化而成为裸地。

  该局近期完成的《甘肃省湿地资源调查报告》显示,草原退化不仅导致牧草生产能力下降,盖度、密度和高度大幅减少或降低,并使不可食草与毒害草也大大增加,当地草原呈现秃斑化或变成“黑土滩”。同时,天然草原退化还诱发了连年的鼠虫灾害。

  根据甘肃省气象局此前发布资料显示,目前,甘南50%的天然草原退化,其中沙化草场80万亩,且沙化面积以平均每年4500亩的速度递增,36处大型沙化点形成了220公里的流动沙丘带,并以每年3.9%的速度扩展。

  同时,分布在甘南草原99万亩的沼泽湿地已不到30万亩。1985年存在的4077个湖泊如今只剩1800个,而在黄河27条主要支流中,已有11条常年干涸,另有不少成了季节性河流。黄河玛曲段年流量呈显著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每年1.2亿立方米,补给量减少了15%。

  “近40年来,该地已出现沙尘暴150余次。”甘肃省气象局局长张书余表示,按照近20年的退化速度,用不了l0年时间,甘南州草地乃至青藏高原东部将成为中国第四大沙尘源,其强度和危害程度可能不亚于其它沙尘源。“这不仅是因为气候变暖所致,人类活动影响也是导致其继续恶化的主因之一。”

  甘南位于长江、黄河上游源区,而处于该地的玛曲草原拥有1300万亩的优质草场,是黄河径流的主要汇集区,为黄河提供了45%的水量,素有黄河“蓄水池”的美称。但是近年来,玛曲地区干涸湿地、裸地、居民地、沙化土地大幅增加,而水体、湿地与植被呈明显减少趋势。(完)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1)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沙尘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