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研究称2度温差可能导致大熊猫繁殖几率下降一半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2日15:00  21世纪经济报道
卧龙保护区 衡毅 摄 卧龙保护区 衡毅 摄

  气温2度之差,大熊猫繁殖几率下降一半

  本报记者 罗文胜 四川雅安报道

  “大熊猫繁殖之难,如同往快速移动的针眼穿上细线。”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科研部研究人员李仁贵告诉记者,这种如同化石般远久的族群之所以珍贵,和它及其挑剔的交配情态精密相连。

  据了解,大熊猫每年发情期涵括时间在3-5个月,但能够实现自然交配的高潮期仅有一天,这一天时间中,有效地交配过程仅有从十几秒到30分钟不等,可以说,一年之间,熊猫宝宝的存在机会犹如白驹过隙,瞬息而过。

  正因为如此,野生状态下大熊猫成功的自然交配,往往是几年甚至十几年一遇,当然,由于人类科技的干预,圈养状态下大熊猫交配成功率大幅度抬升,由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数年一遇”,发展到今天的一年一次70%以上成功率。

  然而,大熊猫因区域气温变化所导致繁殖态势的变化,让人类对大熊猫族群在气候变化前的适应力,产生了新的担忧。

  李仁贵称,2008年“512”地震,对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基地造成毁灭性打击,该基地原有大熊猫167只,除11只留在原基地外,其余往全国各地疏散,其中未受地震影响的雅安碧峰峡基地承接其中60多只,目前达到79只数量。

  至此,碧峰峡基地成了最大的熊猫集聚地,而研究人员很快就发现,气温因素对大熊猫族群发生重大影响。

  卧龙基地气温比碧峰峡基地平均低了2度,到了夏天,舒适度有非常明显的区别。在卧龙基地时,大熊猫发情期在3—4月,表现出很明显的情欲表征;转移到碧峰峡基地后,同一批大熊猫发情期普遍推前到2月,而且情欲表征极不明显,其内在状态已难以通过经验目测,唯有采用激素监控仪器予以确定。

  和人类一样,情欲表征不明情况实施自然交配,大熊猫受孕质量不可能不受到影响,据初步测算,2度的温差,可能让大熊猫繁殖几率下降一半。

  “气候对大熊猫生存的影响,我们尚未具有持续性监测数据。”李仁贵称,碧峰峡基地熊猫性征因区域温差所出现的变化,已对野生族群敲起了警钟,但是,其中存在何种微妙,研究人员正处在“迷茫之中”。

  李仁贵透露,大熊猫性激素波动和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的内在互动关系,已成为碧峰峡基地2011年一项重要的上报课题。

  记者 罗文胜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熊猫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