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称5年捞蓝藻287万吨 太湖易生藻环境难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28日10:39  中国新闻网 微博

  中新网南京9月27日电(记者 朱晓颖)“太湖的客观情况就是容易生藻,这种环境不是短时可以改变的,有些专家把这种环境称作‘藻型深境’。太湖和洪泽湖、鄱阳湖、洞庭湖都不同,没有洪水过境,一年只换0.7次水,很多地方一年都换不到水。”27日,江苏省太湖办主任朱铁军表示,自2007年无锡爆发蓝藻事件后,江苏已累计打捞287万吨蓝藻。

  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自2007年无锡爆发蓝藻事件后,江苏投入巨资进行治理。今年初长江下游出现60年一遇的罕见春旱,太湖水情藻类总体保持稳定,未出现湖泛现象。

  朱铁军表示,五年来江苏累计打捞蓝藻287万吨,建成8座固定式藻水分离站,形成日处理藻浆1万吨的能力,建成12条区域供水工程,苏南大部分城市建成了第二水源或备用水源。

  朱铁军说,在治污方面,江苏累计关闭化工企业3361家,限期治理、停产整治1000多家企业,对2000多家工业企业实施提标改造,对600家企业进行强制性、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同时,环太湖1公里、主要入湖河道上溯10公里取缔、关停、迁移畜禽养殖场1700多处,整治大中型规模畜禽养殖场517处。

  记者了解到,太湖流域大部分地区生活污水处理费已调整至1.30元/吨~1.60元/吨,占水价价格的45%,900多家企业申购了氮、磷排污指标,申购金额超过1.2亿元。(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2)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