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极端天气引发争论
■多位专家认为:阶段性低温不能改变全球变暖的大趋势
目前,整个北半球正遭遇严寒考验,从亚洲的日韩到欧洲的英法等国,寒流正横扫欧亚大陆,已造成300多人死亡。英国《每日邮报》日前刊发《我们是否进入30年的地球变冷期?》报道称,权威气候科学家指出,连日来的异常气候很可能只是全球气候变冷的开端,在接下来的20年至30年间,地球将经历一个“小冰河期”。不过,多位气象专家持不同看法,认为全球变暖的趋势仍未改变。
□快报记者 孙羽霖
《每日邮报》“小冰河期”报道被反驳
近日,欧洲以及亚洲部分国家遭遇了持续性严寒。寒冷的天气与公众心目中对“全球变暖”的印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有关气候变冷的说法因此受到了关注,“小冰河期”“全球最冷冬天”“全球变暖逆转”等字眼频繁出现在新闻中。
据了解,最先作出“小冰河期”判断的是英国《每日邮报》。1月29日刊发的这篇文章,虽然引用了一些认为“地球会因为太阳活动减弱而变冷”的科研人员的话,但没有一处直接引语中有“冰河期”这个词,而是文章作者本人写道“我们可能甚至会走向一个小冰河期”。就在文章见报当天,英国气象局就迅速在网上发布了一篇官方博客,反驳这篇文章中的“多处错误”。英国气象局认为,现在的寒冷不能用来否认全球变暖。该局发言人丹·威廉斯说:“当前的寒冷天气是短暂的地区性事件,而全球变暖是长期的全球性趋势,两者没有联系。”
欧亚极寒,美国部分地区遭遇40年最暖冬天
在寒暑自然变换中出现阶段性低温,对全球气候来说非常正常,就如人们常会打几个喷嚏,但不一定就是感冒一样。
世界气象组织发言人纳利斯4日表示,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欧洲整体气温较往年偏高,“因此我们不认为这次寒潮能创低温纪录。当然,局部地区可能出现创纪录低温。”
同属北半球尚未脱离冬季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却连日出现反常高温,长滩机场气温超过30摄氏度;在华盛顿,一些樱花也提前开了,美国部分地区遭遇了40年来最温暖冬天。如果只看北美,恐怕人们只会想到全球变暖,冰河期一说显得滑稽。
“一旦遇到极寒天气,‘小冰河期’的说法就常被讨论。”昨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一位资深气象老专家回忆了其亲身经历的两次所谓的“小冰河期”。
最早的一次是在1954年至1955年冬季,南京创下了-14℃的最低气温纪录,降雪最大深度达到51厘米,而这两项气象纪录至今没有被打破。那时国外也连连遭遇低温冰冻灾害。“当时外媒推测‘小冰河期’即将到来,可是那段时间的低温天气不足以和中国明清时期的‘小冰河期’相比。”第二次是在2008年至2009年期间,我国华东、华南等地区遭遇了多年不遇的大雪天气。有国外媒体称“千年极寒”即将到来。但所谓的“极寒”天气只是昙花一现。
全球变暖,极端天气的发生将更频繁
世界气象组织最新报告显示,在全球最热年份榜单上,前13位都出现在过去15年中。
针对近期气候寒冷的异常现象,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象高级工程师王启祎解释说, “全球变暖在时间上并不是均匀的,有相对的冷期,也有相对的暖期,”气温曲线上升不会是一条直线,而是波动式上升,反映的是自然的规律。
昨天,气象先生宋英杰(微博)也在微博上谈到,气候变暖有两个表征:平均气温升高;能量水平提高、振幅加大,小概率极端事件会更高概率发生。原来多年不遇的事常常不期而遇。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区域性、阶段性的冷事件往往更容易发生。
世界气象组织也预测,随着全球变暖,今后极端天气现象的发生将更为频繁,强度更大,影响地区更广,气候变暖的长期趋势没有本质变化。
数据
暖冬还是冷冬,专家都不愿多谈
根据江苏省气候中心统计,2008年至2011年冬,全省冬季平均气温分别为4.4℃,3.7℃、2.7℃,数字在下降。其中2010至2011年冬,全省冬季气温较常年偏低,这一年已经不能叫做暖冬了,这是冬季气温的正常年份。
“今年是暖冬还是冷冬?”记者咨询多位江苏地区的气象专业人士均表示不愿意多谈,表示中长期预测是气象预报的难点。
记者了解到,2011年全国年平均气温是9.3℃,比常年偏高了0.5℃,是1997年以来连续第15个暖年。就目前来看,南京冬天已过去一大半。去年12月、今年1月南京的月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差不大。
江苏1月中旬,列历史第三温暖
“全球变暖”和“小冰河期”的讨论尚未尘埃落定,而昨天江苏省气象台公布了2012年1月的气候公报,1月中旬江苏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偏高,且旬平均气温达到历史第三位。
根据江苏省气候中心统计,刚刚过去的1月,江苏各地平均气温-0.9℃(赣榆)~4.3℃(吴江),全省平均气温2.2℃,较常年同期没有偏低,反而偏高了0.1℃,异常度值为0.18,属正常范围。南京市月平均气温3.0 ℃,与常年同期相比偏高0.3℃。气温波动也属于正常范围。
虽然今年1月下旬,全省气温偏低,但是并没有超越往年同期极值。
7问极寒天气
气温低成什么样
才能叫极寒?
极寒天气的定义到底是什么?中国天气网的首席气象专家李小泉(微博)表示,极寒天气在气象上没有明确的定义,因为不同地区气候条件不一样。例如广东沿海气温在0℃左右的时候,人们会感到极度寒冷,可称为极寒;但在北方,0℃是常有的事,就算不上极寒了。
近期极寒天气
成因是什么?
近期各地频发的极寒天气和气候学上的北极涛动有关;欧洲强寒潮、日本暴雪和中国低温是相同大气环流异常引发的极端气候事件链;此外,拉尼娜事件也对严寒天气有一定影响。
天气是不是
越来越异常了?
气候学家认为,气温在顷刻之间出现骤变是正常的大气变动,但其中原因很难解释。各地的天气状况不会一成不变,一些地方出现极寒,另一些地方出现极暖,这都是常有的事,不过总体来看,近年来出现极端事件的频率有增加的趋势。
寒流只会影响欧亚吗?
极地寒流不会停留在欧亚。由于冷空气团来自大陆,所以非常干燥,但是在经过地中海时会带上水汽。冷空气南下时会进一步加剧,因此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甚至利比亚北部的降雪才刚刚开始,之后会更加频繁。
此次寒流将持续多久?
世界气象组织一些专家认为,欧洲等地区的严寒天气将持续几天,但具体会持续多久取决于高压气团带来的阻挡效应什么时候结束。天气预报认为寒流会在周日撤离,但预报的不确定性很高,因此寒冷天气很可能还会持续几日。此外并不是说冷空气过后气温就会恢复之前的温暖,长期预报认为2月将会是寒冷的一个月。
天气什么时候回暖?
从2月5日开始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入侵我国,会造成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明显下降,但持续时间不会太长。这次冷空气影响结束后,我国气温可望回暖。
今年会有“倒春寒”吗?
立春后,天气总趋势是回暖的,其间难免有冷空气活动造成温度下降的情况,至于是否能达到“倒春寒”的程度目前还很难做出确切判断。
据新华网
链接
历史上“小冰河期”发生了什么?
文献记载:南京冬奇寒,河冻十日不解
有研究学者表示,在中国,“小冰河期”也称为“明清小冰期”,大约15世纪初至1850年前后,全球经历了一个寒冷时期。
从大气平均温度看,在最冷的17世纪比近千年平均温度降低0.7℃。这看似不起眼的降温,后果相当惊人。这一时期欧洲的人口急剧减少。
我国文献资料中记载,明清时期,我国也经历了一个相对较冷的时期,明朝弘治16年(公元1503年),根据文献记录:“南京、靖江冬大雪,靖江冰坚尺许。”清朝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常州府记载,“冬冰成花时大寒,冰厚尺许,积雪寸余。昆山:十二月河冰生花如昼。”清朝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有文献记载“南京冬奇寒,河冻十日不解”。
“小冰河期”的出现有规律吗?
五千年来中国经历了四次冷暖交替
专家认为,小冰河期并非持续几个世纪的连续冷期,其内部还明显存在次级的冷暖波动,并有一定的规律性。
竺可桢研究发现,我国近5000年来,就有四次温暖期和四次寒冷期交替出现。
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000年前左右,这个时期我国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由于气候温暖,当时,在今天的河南一带,生活着很多大象;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又进入一个新的温暖时期;从公元600年到1000年,即隋唐五代时期,是第三个温暖期,当时在中国的首都长安,广泛种植着喜热喜雨的竹子;从公元1200年到1300年,即宋末元初,是第四个温暖期,但这次不如隋唐时那样温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