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天价金胆:谁在给熊胆定价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2日09:45  南方周末 微博

  活熊取胆,但普通熊胆粉卖不了高价,因为下游的巨头企业——业已登陆创业板的上海凯宝掌控着行业的话语权。为整合产业链资源、大规模建造高端熊胆粉专卖店,归真堂急于上市,未曾料到陷入的舆论漩涡一轮大过一轮,而上海凯宝的命运似乎也好不到哪里去。

  随着“活熊取胆”及归真堂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产业链上的另一家企业、已经在创业板上市的上海凯宝药业股份公司(下称“上海凯宝”,300039.SZ)也进入了人们视野。

  从2008年至今,中国每年熊胆粉产量的一半左右都由上海凯宝所采购。2011年,在全国不到30吨的熊胆粉产量中,上海凯宝采购量为13.4吨。

  寡头垄断

  上海凯宝几乎在每一次的报告中都提到:“作为熊胆粉最主要的采购商,公司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通过与主要供应商签订长期供货合同等方法保证熊胆粉的稳定供给。”

  上海凯宝买来的熊胆粉用于其主打产品“痰热清注射液”的生产——熊胆粉在这种注射液的原材料中所占比例是45%-50%。

  痰热清的功效是“可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肺炎(早期)出现的发热、咳嗽等”。2007年8月,痰热清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列入“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的注射剂品种名单”和“中药注射剂高风险品种名单”。

  尽管如此,每次出现大规模流行疾病时,都少不了痰热清注射液的出现:2003年5月取得生产批文后,马上就入选上海市“抗非典”重点新产品;2005年进入卫生部的“人禽流感用药目录”;2006年被国家发改委列为“防止流感储备药品”;2009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入防治手足口病临床治疗药物。

  而且根据国家药监局2008年6月颁布的《含濒危药材中药品处理原则》,除了上海凯宝自己申请改剂型之外,其他厂商的改剂型和仿制都不会被批准——这意味着为痰热清设置了“准入壁垒”,别的厂商都不能仿制生产这种产品。

  同时,得益于近期控制抗生素滥用的政策,以“中药抗生素”面目出现的痰热清注射液继续受到医院的青睐。

  目前,上海凯宝的痰热清在全国约3000家医院销售使用,在这些医院中约五成的供应缺口,甚至连在2009年被列为防治甲流储备用药后,上海凯宝却没有足够的产品供应国家和地方省市的收储计划。

  面临供不应求的情况,上海凯宝自2010年以来就以扩大痰热清的产能为首要任务,目标是2012年生产4500万支痰热清,对应的是18吨熊胆粉的需求量——这较三年前的需求翻了一番。

  相对于需求的旺盛,熊胆粉的市场供应一样快速增长。中国中药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化养熊场就有68家,黑熊总存栏量已超过1万头,其中有6000-8000头黑熊可取熊胆。2012年全国熊胆粉的供应量是35吨,足以满足上海凯宝的需求。

  上海凯宝几乎在每一次的报告中都提到:“作为熊胆粉最主要的采购商,公司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通过与主要供应商签订长期供货合同等方法保证熊胆粉的稳定供给。”

  一位证券分析人士称,上游的养熊企业过于分散,规模偏小,而下游的需求方是“一家独大”,形成了寡头垄断,从而掌握了熊胆的定价权。

  从2006年至2009年6月,熊胆粉的市场价格持续上涨,上海凯宝采购均价从2674元/公斤上涨至3174元/公斤,而近两三年上海凯宝采购的价格基本稳定3850元/公斤左右。

  六年间涨了近50%,熊胆粉价格的涨幅相对于其它动物原材料类药材,其实是“小巫见大巫”:使用天然麝香的片仔癀产品在过去六年里价格翻了一番,而使用驴皮的东阿阿胶更在最近八年价格涨了近六倍。

  天价“金胆”

  归真堂每年“金胆级”熊胆粉的产量超过2吨,其市场价是每克118元,即11.8万元/公斤——这是上海凯宝对普通原料熊胆粉采购均价的三十多倍。

  归真堂等显然对上海凯宝“绑架”上游同行的做法颇为不爽,一场关于熊胆粉定价权的较量和新地盘的争抢开始了。

  业内根据品质将熊胆分为四类:金胆、铁胆、菜花胆和油胆。其中,品质较差的“菜花胆”一般不作为中药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销售,而是作为原料生产中成药,习惯上称为“原料熊胆粉”——主要提供给了上海凯宝作为原材料。

  相比之下,“金胆级”的熊胆粉质量最高,被制成熊胆粉、熊胆粉胶囊等单方中药,直接销售给客户,这类产品习惯上被称为“中药熊胆粉”。

  由国家林业局主办、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承办的中国林业网上,刊发有东北林业大学副教授杨淑慧一篇题为《中国熊胆粉的生产和利用现状》的文章。文章称,菜花胆多作为原料用熊胆粉,由于其有效成分含量相对较低,作为中药销售无法得到消费者认可,只能向药厂批发销售,而且各家黑熊养殖企业均能提供,属于充分竞争的市场,价格较低,目前市场价格在3-5元/克,与现在上海凯宝3700元/千克的采购均价相当。

  “由于其附加值较低,难以为黑熊养殖企业带来足够好的回报,这也成为很多黑熊养殖企业退出养殖行业的重要原因。”杨淑慧在文中表示。

  相对应的是高端的“金胆级”熊胆粉:年总供给量在2.6吨左右,总销售额约为2.6亿元。“国内能够提供金胆级熊胆粉的厂家为数极少,其中能够批量提供的仅黑龙江黑宝药业、福建归真堂药业等少数几家。”

  杨淑慧这篇文章曾经被质疑是为归真堂上市“正名”的背书。但遵循这个思路,归真堂图谋上市的“小算盘”也一目了然:它想掌控熊胆粉——尤其是高端熊胆粉的定价权。

  归真堂总经理陈志鸿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目前归真堂采用冻干技术,生产出来的是最高级别“金胆级”的熊胆粉,每年熊胆粉的产量超过2吨。其市场价是每克118元,即11.8万元/公斤——这是上海凯宝对普通熊胆粉采购价的三十多倍。

  根据杨淑慧文中的数据,2009年,按照熊胆粉系列产品市场终端售价计算,归真堂的熊胆粉市场份额为24.5%,排在行业首位。

  陈志鸿说,归真堂的熊胆粉没有作为原料出售,都是加工成熊胆粉出售,走专卖店、医院和药店渠道。

  图谋高端市场即想打造“礼品”概念,这从归真堂官方网站上的宣传语即可见一斑:关于归真堂“熊胆馆”专卖店的加盟业务的介绍,标题是“熊胆粉养生——送礼送健康,送礼新潮流”,结语是“归真堂熊胆粉作为高品位、真品质的名贵养生好礼,让送的人脸上有光,用的人面上红光”。

  “包装成礼品出售是一种顺应市场发展的营销策略。”陈志鸿解释。

  “上海凯宝已经上市并进行产业链整合。”归真堂副董事长蔡资团说,归真堂一旦上市成功,将来也一定会整合行业资源,特别是收编很多小规模的养熊场。

  双输的赛跑

  一位银行业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归真堂主要从中小银行获得贷款,每笔贷款只有几百万到一千万之间。

  上海凯宝和归真堂等在两条平行线上展开了赛跑和竞争。

  就上海凯宝来说,资金的优势让它有机会收编上游的养熊场。2010年1月,拟募资2.87亿扩大产能的上海凯宝,作为创业板成立后的第三批企业“光荣上市”。而中国股民打新股的热情,让上海凯宝实际获得了9.74亿的融资,超募了6.87亿。

  “财大气粗”的上海凯宝将手伸向了上游。一方面,利用全资子公司四川凯宝动植物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四川凯宝”)所拥有人工饲养黑熊的资质,开始“尝试性”地饲养93头黑熊,以图逐步实现自供自给;另一方面,打算使用超募资金的1.5亿来购入大规模养熊场的50%股份,以资本换资源,以对抗归真堂等“心头大患”。

  然而,这两项的推进都未获成功。2010年8月,上海凯宝意欲收购养熊场的消息一传出,即遭遇广泛反对,最终不了了之;2011年1月,上海凯宝公告称,四川凯宝规模较小,处于累计亏损状态,故将其全部股权出售转让。看来,会卖药的并不代表就会养熊。此外,上海凯宝销售费用率过高、市场推广放缓等问题也成为了其向上游延伸的障碍。

  资本市场也开始冷落上海凯宝。在2010年末,该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全部都是公募型基金。而到了2011年第三季度,这个名单上只剩下汇添富旗下的两只基金了。股价在2010年末见顶后一路下泻,如今已遭腰斩。

  此时的归真堂也希望借助上市,后来者居上,在高端熊胆粉市场上闯出一片天地。然而,没想到遇到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民间反对IPO的力量。

  现实的经营情况可能让归真堂创始人邱淑花骑虎难下——因为归真堂的战线已经全面拉开。2007年开始,归真堂在全国各地大面积地开设“熊胆馆”连锁门店。邱淑花当时放言,这类终端门店要达到3000-4000家,除了极少部分让当地经销商加盟之外,几乎均由归真堂独资。

  在归真堂的招商表上,一家省级馆的首批进货标准为50万元,年度销售目标为500万元;市级馆首批进货标准20万-30万,年度销售目标200万-300万;县级馆则是10万元,年度销售目标100万。

  目前,归真堂一年的营业额大概在1亿-2亿元,包含了医院、药店和熊胆馆等渠道。按此算来,全国上百家熊胆馆专卖店,平均每家的年营业额不到100万。

  归真堂的一位销售人员向记者介绍,熊胆馆专卖店大多数开设在各个城市的黄金地段,部分门店租金极高。

  归真堂渴求资金,而一位银行业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从银行系统看到的数据,归真堂主要从中小银行获得贷款,每笔贷款只有几百万到一千万之间。“这样单笔的贷款金额都不算高,期限也不会很长。”

  来自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可能是维持归真堂存活的来源。据媒体报道,2009年,江苏澄辉创投和江苏鑫澳创投共投资7650万到归真堂——但是投资方代表、鼎桥创投合伙人张志鋆称该数字并不准确。“只有等IPO预审通过后才能公告。”

  但“烧钱”也总有个尽头,而且风投是一把双刃剑。何况归真堂闯关上市已经失败过一次。“一般而言,风投会跟企业签订类似对赌协议的合同,要求企业在某个时间点之前上市,否则就得赔钱给风投。”投行人士称。

  归真堂和风投在表态上已经出现分歧。邱淑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哭诉,早知道这么苦,就不搞上市了。“我们民营企业不上市,大家自由自在;要上市的话,左也不行,右也不行。”

  “如果动物保护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即便其最后上市了,股民不去申购,也等于上市失败。”投资方的张志鋆说。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