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滇池今年抢种47万棵中山杉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27日06:42  云南网
滇池湖滨中山杉 付兴华摄 滇池湖滨中山杉 付兴华摄

  为保护滇池湿地生态环境而种植万亩中山杉,这是昆明市政府定下的目标,那么,今年,旱情如此严重,栽种的情况又如何呢?昨日,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向媒体通报,今年,滇池管理部门克服困难,在滇池边共抢种下了47万株中山杉。截至目前,3年来,昆明共种植中山杉11050亩,851000株,超额完成了定下的任务。

  种苗

  成本降低成活率增高

  昨日,记者在晖湾看到,种了两年的中山杉长势较好,争相吐出绿叶,大多长了六七米高,滇池水和中山杉、西山上的树连成了一片,初现水上森林美景,围绕着滇池转,不时可以看到人们抢种着中山杉。

  昆明市滇池水利管理处支部书记徐建祖告诉记者,他们在昆阳选了一块种苗基地,种下了9万多棵小苗,3年后,将可以移栽,成本可以降低一半多,成活率也会增高。

  为完善湖滨带的生态结构及功能、促进“草本湿地和木本湿地兼顾”转变、减少湖滨带管护成本、提升湿地景观,昆明市自从2010年开始在昆明滇池湖滨种植中山杉。截至3月25日,已全面完成了中山杉种植工作。3年来,昆明共种植中山杉11050亩,851000株。

  作用

  生态平衡性构建水上森林

  据昆明市滇池生态研究所工程师潘珉说,此前滇池湖滨生态湿地内的植物主要以芦苇等草本植物为主,存在植物种类单一、抵御病虫害能力弱且每年均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收割等不利因素。后来,湿地内种植了中山杉等喜水乔木以及湿生灌木,湿地的乔、灌、草本植物立体结构得以构建,形成水上森林景观,从而丰富湿地内的生物多样性,使湿地系统更为稳定,并提升湿地的经济价值。

  潘珉介绍,“中山杉能使湿地对污染物的同化能力以及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得以提高,提升湿地的抗逆性。为完善湖滨带的生态结构及功能、促进‘草本湿地和木本湿地兼顾’转变、减少湖滨带管护成本、提升湿地景观。”她说,“中山杉在湿地中种植既能有效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又能改变目前湿地以单一草本植物为主的局面,构建出湖滨生态湿地的乔、灌、草植物立体结构的喜水乔木中山杉。”(管弦)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更多关于 滇池 湿地 生态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