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海溢油痼疾难改:每周一起事故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09日09:18  南方周末 微博
天然气泄漏事故发生后次日,道达尔开始分别在其英国网站、官方Twitter和Facebook上发布事故信息,更新泄漏最新状况。 (新华社/图)   天然气泄漏事故发生后次日,道达尔开始分别在其英国网站、官方Twitter和Facebook上发布事故信息,更新泄漏最新状况。 (新华社/图)

  发生在英国北海海域的道达尔天然气泄漏事故,虽然溢油(气)量比2010年墨西哥湾事故少得多,环境影响较低,但它却再次放大了已被开采数十年的北海油气田发生溢油的风险。

  BP墨西哥湾溢油、康菲渤海溢油尚未终局,坏消息又来了。

  2012年3月25日下午,法国能源巨头道达尔的一处钻井平台发生天然气泄漏事故。

  事故平台位于距苏格兰城市阿伯丁以东240公里的英国北海海域,在高压高温的埃尔金-富兰克林凝析气田区,2001年投产。

  道达尔勘探与生产英国有限公司(TOTAL E&P UK Limited)是北海最大的油气作业者之一,也是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最大的勘探开发子公司之一。

  事发后,238名工作人员紧急撤离,平台停产,其周边六七公里范围被设为禁航、禁飞区。邻近的两处壳牌石油所属钻井平台上的人员,也被殃及疏散。

  火焰正在衰弱,泄漏源自未开采储气层

  3月29日,英国利物浦大学海洋污染专家马丁·普雷斯顿(Martin Preston)曾搭乘事故调查方的勘察飞机飞过事故平台上空。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由于平台周边数公里是隔离区,再加上低云笼罩,“很难准确预计事故点正在发生什么”。

  道达尔的公告表示,天然气泄漏仍在持续,确切原因尚在调查中,目前阶段通过历史数据和储气层模拟,初步预计天然气泄漏量约20万立方米每天。

  事故原因不明之下,3月27日晚间英国电视四台报道,平台上还有“火焰在燃烧”。这意味着,一旦风向改变,高浓度天然气被吹向燃烧的火焰,很可能引发爆炸。

  不过,3月29日道达尔通过公告解释说,点火燃烧正是钻井平台安全系统的一部分。

  “在紧急状况下,点火是为了消耗掉平台上溢出的所有气体,保证人员安全撤离。而两天后还在燃烧,是因为在紧急关闭平台时,气体没能被全部燃烧完。”公告中描述道。

  来自溢油响应组织(OSRL)的监测报告显示,平台上空的气体云状况稳定,在反向风的作用下,正被逐渐吹离平台。截至记者发稿前,来自道达尔的确切消息是火焰正逐渐衰弱。

  目前,道达尔及其约请的全球井控专家已经可以确信,目前泄漏天然气主要集中在海平面以上25米处的平台甲板高度。这意味着位于平台以上百米的火焰,其遭遇可燃气体的概率下降。

  普雷斯顿教授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特别指出,泄漏的气体是天然气,而不是此前媒体报道的有毒的硫化氢,“现在看起来,泄漏气体来自附近一个未开采的储层,这个储层不知怎么连通了一口被道达尔以为已经封存的生产井。”

  “这意味着我们现在知道了泄漏的来源,我们知道问题在哪儿了。”道达尔的一位新闻发言人表示,“我们现在最关注的是尽快解决它。”

  高压引发泄漏,封堵陷入两难

  英国铁路海运运输工会地区组织者杰克·莫利(Jake Molloy)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泄漏发生之前,G4油气井的外部套管已经持续高压,道达尔为此曾封堵了该油井,但套管内的压力仍在升高。

  “为了解决问题,道达尔决定采用‘灭井法’(kill the well),但在操作过程中遭遇了外泄气体的压力峰值,天然气反而从井口溢出。”杰克·莫利说。

  目前可知,平台中溢出的主要是甲烷和低分子量的“冷凝物”。“冷凝物”是指具有相对挥发性的有机化工液体,遇冷时为液体,遇热则变成气体。

  溢出物在寒冷的北海海面形成了一层油膜,普雷斯顿教授表示,由于溢出物的数量比2010年墨西哥湾事故少得多,“所以海鸟和海洋动植物受到显著影响的危险较低”。

  即便如此,道达尔急需阻止仍在持续的泄漏。此前,摆在道达尔面前的曾有两条路,要么花六个月时间打出一口泄压井,要么立即派工程师登陆平台切断泄漏点。

  不过,前往平台彻底切断泄漏气体被一致认为是个“危险的步骤”。

  “溢出的废气仍在燃烧,即便火焰熄灭,前往平台作业的人员也会暴露在一个有潜在爆炸气体的环境中,而这个环境的爆炸几乎一触即发,”普雷斯顿说,“爆炸和火灾很可能会毁掉钻井平台,增加海洋污染的威胁。”

  “更安全的选择当然是泄压井,但会耗时数月、花费巨资,”普雷斯顿说,“要么高风险、快速处置,要么安全但漫长,没有别的选择。”

  截至南方周末记者发稿时,道达尔表示正在考虑或用重泥直接封堵气井,或在旁边打减压井。好消息是,道达尔表示,他们在这一区域有两台现成的钻探设备,可以随时启用打减压井。

  北海油气开采:每周一起事故

  早在埃尔金钻井平台天然气泄漏事故发生前,北海油气开采者就被证实早已劣迹斑斑。

  2011年7月5日,英国《卫报》公开了一批不为人知的石油巨头溢油档案。档案显示,2009年至2010年期间,北海海域共发生油气泄漏一百多次,平均每周一起事故。其中,壳牌和道达尔“荣登”最频繁溢油企业榜首,而丹麦马士基(Maersk)、加拿大公司塔里斯曼(Talisman)以及BP旗下的Mungo Etap亦榜上有名。

  秘密档案曝光后,一些人开始担心,上世纪七十年代北海刚发现石油时建的那些老钻井平台,往往对安全最漠视也因此最危险。

  普雷斯顿教授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北海油气田已经被开采数十年,在本次泄漏事故发生前,已有不少油气田因多年开采、储藏减少而经历储层下沉。

  “下沉的储层可能增加岩层的压力,有导致岩层断裂的可能性,”马丁·普雷斯顿表示,“埃尔金平台的事故有可能也在此列。”他强调,这只是他个人的推测,没有科学证据。

  2011年10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一项法案草案,旨在改变“欧洲国家发生海上溢油事故的可能性仍过高”的状况,希望统一管理各国的海上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事务,提高海上油气开采安全标准。不过,此举遭到了以英国为代表的北海国家的反对。北海国家包括英国、丹麦、荷兰和挪威,它们生产了全欧洲90%以上的石油和天然气。

  本次天然气泄漏事故中,英国主管石油开采的能源与气候变化部及其他相关部门,已在事发后积极介入。3月30日,英国能源大臣查尔斯·亨得利(Charles Hendry)会见道达尔负责人,询问事故处置进展和下一步措施。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