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指出利比亚动乱可能引发石油危机(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4日12:30  南方周末 官方微博
如果利比亚动乱波及中东多个产油国,对冲基金持续炒作地缘政治,石油危机并不遥远。(CFP/图) 如果利比亚动乱波及中东多个产油国,对冲基金持续炒作地缘政治,石油危机并不遥远。(CFP/图)

  利比亚枪声,石油危机前奏?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彭利国 实习生 张晴

  如果中东政治动乱波及到沙特阿拉伯、伊朗等主要产油国,我们距离真正的石油危机就不远了。

  对于石油期货市场而言,需求和供给已让位于投机,各家金融机构的炒作客观加剧了“石油危机”的预期。

  利比亚的油井不能再安然为卡扎菲政权吸金。

  作为欧佩克第七大产油国,石油贡献了利比亚公共财政收入的85%。上周开始,占利比亚原油产量72%的八大外国石油公司的油井已开始陆续停产。

  利比亚最大的外国石油公司——意大利埃尼公司、德国巴斯夫在利比亚的子公司Wintershal宣告即将停产或已停产。西班牙雷普索尔、法国道达尔、奥地利OMV、挪威国家石油公司等也纷纷撤出利比亚。

  “大约每天50万到70万桶原油已经从市场上消失了。”国际能源署2月24日的初步预估称,“这只占全球每日石油消费量的不到1%。”

  即便不到“1%”,但正如石油问题专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教授吉尔伯特·迈卡特夫所说的,“这种变化足以令石油交易员们紧张不已”。本周二,布伦特原油期货报收于115.95美元,这是自2008年10月以来油价的最高峰。

  更重要的是,随着中东局势的变化,第四次石油危机来袭的言论不胫而走,枪声四起的利比亚似乎是撬开此次危机的导火索。

  研究与评估机构经济展望集团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伯纳德·鲍默尔说,“因为无人能知这种动乱持续多久,如何收场,因此今年的油价仍将上涨。”

  国际能源署随即表示要对可能出现的石油供应中断保持“高度警惕”,俄罗斯总理普京称油价飙升“对世界经济增长构成了严重威胁”,日本经济产业大臣称骚乱导致油价高企是日本经济面临的最大负面风险之一。“这次利比亚动乱可以看作是工业时代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它可能会大幅推高油价以至于令全球经济发展再次停滞。”美国《石油峰值评论》主编汤姆·惠普尔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利比亚有可能推倒多米诺骨牌吗?

  沙特单骑救“油”

  “如果发生动乱的是其他地方的一个小国,能有什么影响呢?”中国石油大学董秀成教授相信,利比亚的影响微乎其微,“关键是它所处的地理位置——中东。”

  中东的海湾国家积聚了世界石油储量的近60%,全球每天500万到600万桶的剩余产能主要集中在这一地区。“如果这个地区的石油供应中断,那再去找剩余的石油产能就不太好办了。”中国中东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杨光教授称。果真如此,发达国家就将不得不动用能够维持4个月的石油战略储备,而且并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够分享,“这才是真正的麻烦”。

  不过,乐观的政治家们相信,纵然将仍在动荡的突尼斯、埃及、巴林等计算在内,小小的石油缺口似乎也并不足虑。坐拥每天400万桶闲置产能的沙特阿拉伯也已坚定地表示准备随时开闸,补充一切短缺。“沙特阿拉伯做出了一个漂亮的举动,再次向世界证明关键时刻他们能够扮演石油界的‘央行行长’。”国际能源署首席经济学家比约尔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当然,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也难以预料危机是否会波及本国。利比亚局势恶化后,出国治病的阿卜杜拉即迅速归国,急推一项总价值达360亿美元的惠民大礼,用以对公务员加薪,对入狱负债者减刑,对学生和无业者提供经济援助,被指为“花钱买稳定”。“如果动乱迅速延续到沙特阿拉伯、伊朗这样的主要产油国,我们距离一次真正的石油危机也就几周或者几个月的时间了。”美国后碳研究所研究员大卫·休斯说。

  此外,“利比亚石油的质量也许比它的数量更重要。”顾问公司战略能源与经济研究所总裁迈克尔·林奇说,利比亚的石油是富含汽油的轻质低硫原油,这也意味着如果以沙特阿拉伯原油来替代的话,需要的并非同等数量的石油。

  担心总归担心,与1973年以来的三次大规模石油危机相比,今日石油市场已不可同日而语。

  中东“变天”,已无可能?

  真正的石油危机,是指由于石油供应中断和价格问题引发全球经济发展彻底失衡、衰退。

  作为中东问题专家,杨光认为中东地区大规模动乱的可能性不大,“之前三次石油危机时导致石油供应中断的重大地缘政治因素都已经缓和。”杨光说。

  巴以和平进程的开启令大规模阿以冲突可能性降低,两伊战争和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都是跟伊拉克的前政权有关,但现在这个政权已经不复存在。伊朗国内虽仍有动荡,但爆发像1978年那样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大规模伊斯兰革命也几无可能。

  “海湾地区主要产油国比现在动乱的国家有更多的维持稳定的手段。”杨光说,这些国家有很强的财政能力,本国国民大多数是现行体制的受益者,因此爆发内乱的可能性比较小。

  而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查道炯看来,纵然存在“变天”的传导效应,但只要沙特的油田没有受到影响,从绝对供应量上没有减少,就不会有问题,“关键是看油阀门掌握在谁的手里。”

  然而,这些看上去还好的“定心丸”并不能令躁动不安的油价安静下来。“虽然沙特和OPEC的其他成员国说会填补缺口,问题是市场是否愿意相信他们。” 石油问题专家大卫·休斯说。

  从现代石油市场的游戏规则来看,即便沙特等国允诺在战争、动乱期间增加石油产量,对冲基金和其他投机者也并不甘寂寞,他们会借助地缘政治炒作油价。根据研究与评估机构经济展望集团估算,全球油价正在进入一个布伦特原油为100-150美元的徘徊区间。而野村证券的报告则指出如果动乱蔓延,油价可能飙升至220美元。

  “石油更主要的是一种政治商品,而且长期来看,这种属性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迈克尔·林奇说。

  “石油危机”投机正在来临

  “当局势不稳,媒体又做出一些夸张化的标题的时候,投机的对冲基金和银行就会在石油期货市场上放大这种恐慌,并在短期内谋取暴利。”石油问题专家恩道尔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而利比亚事件为他们制造了一个完美的借口来声称石油供应有中断之虞。”

  根据恩道尔的测算,60%到70%的布伦特石油期货价格纯粹系由对冲基金和其背后的银行投机所致。

  事实上,100美元的关卡对国际油价而言已不稀奇。2008年纽约商品交易所的西德克萨斯原油期货(WTI)价格即曾飙升至147美元,那时没有人说石油危机来了。“现在油价不过100美元上下,而且美元又贬值了,所以仅就现状而言,并不足以构成石油危机。”杨光说。

  然而,当中国等新兴国家的需求增长变得透明之时,地缘政治形式已然成为国际游资炒作石油期货的最大炒点。“期货市场会放大这种恐慌,石油是期货市场最让人心惊肉跳的商品。”查道炯说。

  据杨光介绍,2002年到2008年间,伊朗核问题共发生四次较大危机,每进入一次危机就会有一次急剧的价格上涨。然而,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低了对经济增长预期,金融危机开始,并且美伊的谈判代表坐到谈判桌前之后,油价即应声而跌。

  但对冲基金的辩护者自有其理由。“对冲基金是决定油价变化的重要因素,但是他们更多的只是镜子,而非引擎。”迈克尔·林奇说,对冲基金和其他投机者反映甚至夸大现在市场上所发生的一切,但决定油价的还是供求。

  恩道尔认为,以现在的美元走势来看,一个相对公正合理的油价应该在每桶65到75美元之间。现在全球市场的石油供应是基本充足的,经济合作组织的石油需求是基本固定的,中国和亚洲的其他国家的需求虽在稳定增长,但是以一种可以掌控和预估的步伐增长,“因此,对于油价而言,真正的问题不是需求和供应,而是投机。”

(编辑:SN027)

> 相关专题: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石油 中东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