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义务植树传统已经三十年,而作为表率的共和国部长林也已立碑存世了整十年。这十片散落在北京近郊的林子,与其他纪念林一样,享受着专项资金补贴,专业队伍养护,年中抽查以及年底普查,最终成活良好。它们将永久存留,以期长成百年大树,成为“无形资产”。
十年间,1737位部级领导义务共植下21340株树
3月26日上午,北京市通州新城大运河畔的滨河公园迎来了最冠盖云集的日子。197名来自中直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各单位的部级领导,在这里种下了2800多株油松、银杏、白蜡、千头椿,以此向已经三十余年的全民植树传统致意。
今年,共和国部长植树活动已经整整十年了,超过1700位部级领导在首都北京的近郊共植下了至少两万株树,它们都还安好吗?
十年荏苒,第一块部长林已踪迹难寻, 2002年3月23日,两百多位部长曾植树八百多株。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的回复说首块部长林位于中关村科技园区。但2011年4月2日,南方周末记者在该园区内辗转数次,却始终未看到由数百株林木构成的区块。现在园区工作的蔡姓保安说,他每天都在园区内巡逻,从未见过,也未听说哪片林子是部长们栽的。
当天正在附近指挥工人补栽苗木的昌平区园林部门一现场负责人也称,自他两年前管护该园区以来,也一直没有听说有共和国部长林或奥运之树的纪念林。他也觉得奇怪,“如果有的话,应该告知我们要重视对待的。”
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苏梅事后觉得,可能是年月已久,加之这片林子当初可能没有挂牌,所以不为人知了。
但这样的仓促显然只在部长植树活动肇始的第一年才会发生。从中关村生命科技园区往南行进,在海淀区四季青镇北坞村路附近,记者轻易发现了第二块部长林,它兴建于2003年3月29日。如今,这片多是侧柏的部长林与海淀区集体生态林形成了一块占地面积超过290亩的绿地公园。园内桃花泛红,桧柏返青,不时能遇到踏青的游人,在一米多高的部长林石碑旁合影留念。
王苏梅告诉记者,考虑到部长义务植树的示范效果和宣传作用,以鼓励后人积极植绿护绿,从2003年开始,部长林均会立碑存照。
因为石碑的提示,记者在丰台区老庄子乡、门头沟区永定镇、朝阳区仰山公园、房山区长阳镇、通州区大运河畔依次找到了其他8片部长林。2009年的部长林位于朝阳仰山公园内,配套建设仍在进行中,目前尚未对外开放。
有趣的是,部长林的石碑规模年年扩大,这与日渐庞大的部长参与人数相呼应。2010年落户于房山区长阳镇南水北调中线植树工地的石碑,还是一块近三米见方的汉白玉。而今年竖起的通州部长林石碑,已经宛如一堵石墙,矗立在大运河漕运码头新植的油松林间。
除最近两年新植的部长林外,其他的林块虽未吐绿,但能看出均已成林,成活率相当高。林内少见杂草枯枝,不少树还有刚浇过返青水的印迹。按照北京绿化规划,未来这些部长林都将成绿地公园。
一样植树,不一样待遇
这些种目寻常的树木,因为曾经来自于共和国部长的一锹土,一勺水,而待遇不同,甚至他们脚下的栖身之地,都显得意义非常。
2002年之前,国家各部委机关每年都会自行到北京郊区义务植树。56岁的乔世英是中共中央直属机关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他觉察到参加植树人数逐年增多,规模越来越大,而京郊可供数百人同时植树的平坦地块却越来越少。为整合有效资源,从2002年开始,由全国绿化委员会牵头,将所有部级领导植树活动集中组织,并正式命名共和国部长林义务植树活动。
首块部长林当时选址科技园区,“源于当时中关村被确定为开发区,正值建设高峰期,符合形势需要。”中央国家机关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国立如是介绍。第二块部长林是基于建设公共绿地考虑,选在了海淀四季青镇的玉泉山下。而第三块部长林,则是出于治理永定河沙荒的初衷。而此后连续三年,部长林都选在了丰台区老庄子乡,则是为了将那里的建筑垃圾地彻底改造。
事实上,部长林的选址除了全民植树的表率意义外,往往还承载着兼顾城乡均衡发展,以示后人等更为深远的意义。
选址程序亦颇有讲究。乔世英介绍道,往往先由各区县将规划绿地(单块面积不小于30亩)推荐给首都绿化委员会,再由全国绿化委员会牵头,组织中共中央直属机关绿化委员会、中央国家机关绿化委员会及首都绿化委员会等联合实地查看,个别地块还得反复商量,有的甚至考察过三次。原则上,最后会优先选择适合植树的开阔地带,周边没有农村,没有高楼,这更多是为保障部长的安全。
而待到具体的植树活动,丝毫细节都不容松懈。虽然植树活动只有半天,但包括公安、武警、环保、卫生、园林、新闻等各部门协调的筹备周期往往长达数十天,通常春节后就已启动。譬如行车线路,乔世英介绍说,从中央机关集合点前往植树点,哪怕一路有警车开道,部长车队途经的具体地方还要做到心中有数。原则上,不允许部长开小车前往,必须统一搭乘中巴车。万一部长有要事在身,也只能让小车跟在中巴后面,待植树完后方可离开。
部长选择的树种多以桧柏、油松、白皮松、雪松、华山松、云杉等为主,如果还有重要人物参加,则多以常绿树种为主。
植树地点所在的地方政府往往不遗余力,2010年,房山区长阳镇将活动作为本年度第一项重点任务来抓,动用挖掘机、推土机等共计五百余台班,历时一个月,硬是将拆迁区废址以及瓦砾成推的植树区,重新平整,原土过筛,并按照专门的设计图纸挖坑三千六百余个,这还不行,还需对树坑进行修正,对坑内进行肥料预留补给以辅助日后苗木成活率的提高。
这些年,部长林的品牌效应越来越大,以至于活动组织方不得不限制参与人数。但即便如此,仍有阻挡不了的热情,铁道部党组书记盛光祖今年就希望多带几个同事去,获批后,铁道部那天去了6名党组成员。
而今年除外交部部长杨洁篪有外交事务未到之外,其他部长悉数到场。有的部长是出访回来,刚下飞机就直抵植树点。原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年年参加,卸任后,他还参加了一次。
据首都绿化委员会义务植树处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十年来,共和国1737位部级领导至少植树21340株。
“一笔财富,一笔无形资产”
“很多部长还十分关注自己的劳动成果。”王国立介绍说,曾有部长事后还带自己子女去查看植树成果。
对于养护部门而言,这构成了不小的压力,尽管保证植树的存活率本是他们的份内之责。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包括部长林在内,北京市共有纪念林266块,近4万亩,分布于十八个区县及林场等。纪念林的养护状况某种意义上成为了考核植树工作的首选试金石。从2006年开始,北京市财政予以专项养护补贴,纪念林每年每亩200元。到了2009年,北京市更是颁布《北京市纪念林管理暂行办法》以及相应的养护标准。
然而对于朝阳区绿化办王礼先来说,每亩200元的养护补贴还显不足,连浇水都不够,仅浇水费用每平米就多达10元,每年局里还是会补进去500万-600万。
朝阳区绿化办目前雇佣了80人的专业队伍对辖区内的纪念林实施管护,每月考核一次,要求“一棵也不能死,养死一棵补植一棵”。纪念林的日常管护涉及浇水、防涝、控制杂草、修枝整形、补植更新等多重环节,标准规定,每年至少除草2次,修剪1次,成活率、保存率至少98%以上。
按照上述规定,包括部长林在内,纪念林管理实行属地管理,永久存留,纪念林不得被占用,对管护不力者将问责,甚至连纪念林的石碑都不可以挪动。哪怕是重大工程建设也要及时与市、区(县)主管部门联系,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申办。
2011年,通州区大运河森林公园 (南方周末记者 吕宗恕/图)
令相关部门更不敢掉以轻心的是每年部长林的普查。王苏梅说,通过普查、跟踪,看部长林管护工作到底情况如何。
一份历时百天完成的《首都纪念林(树)普查工作总结汇报》最近交出了成绩单,纪念林(树)生长状况良好的149块,健康状况为良的有105块,健康状况一般的有9块,较差的地块有3块。有更新或改造情况的18块,有明显树木损失的2块。该报告还说,“随着人工、机具、材料的价格上涨,管护费用越来越高,管护单位难堪重负,目前有些纪念林的管护效果就难如人意。”
而部长林显然状况要更好一些,房山区、丰台区、门头沟区、朝阳区绿化办相关人士均称,辖区内部长林管护一直良好,无损坏灭失现象,同样吃力的还是管护资金。
门头沟区绿化办副主任刘庆文坦言,为了达到管护标准,他们不得不想办法筹措资金,每亩另加150元补贴,并请来专业养护公司照顾部长林,年底按事先签订的责任状考核。“对普通林木的养护及后期资金投入远不如部长林。”他们均承认。
这不难理解,每一块部长林,就是一片风景,在乔世英看来,各区县已将部长林当做品牌,将其建成公园,期望都长成百年大树,“这是一笔财富,一笔无形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