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卧龙保护区竹子大量死亡威胁大熊猫生存(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08日13:37  新闻晨报
这是被转移到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的大熊猫。 新华社资料图片 这是被转移到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的大熊猫。 新华社资料图片

卧龙约有2100公顷受损林地已由于滑坡、崩塌等严重破坏,完全变为了裸岩和巨石堆。 卧龙约有2100公顷受损林地已由于滑坡、崩塌等严重破坏,完全变为了裸岩和巨石堆。

卧龙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

由香港特区政府投资约3.76亿港元兴建的大熊猫救护与疾病防控中心和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分别位于四川都江堰和卧龙自然保护区。 新华社资料图片   由香港特区政府投资约3.76亿港元兴建的大熊猫救护与疾病防控中心和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分别位于四川都江堰和卧龙自然保护区。 新华社资料图片

  ■泥石流频发,不仅冲垮通往外界的唯一一条公路,还切断熊猫迁徙走廊,使部分种群沦为“生殖孤岛”

  ■1/3林地无法人工恢复,低海拔地区竹子大量死亡,植被要完全恢复或要几十年

  建于1963年的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面积20万公顷,是中国最早建立、面积最大、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和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于1980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震前圈养的大熊猫约占世界圈养大熊猫种群总数的60%。

  汶川特大地震致使卧龙研究中心核桃坪基地遭到严重破坏,全部32套大熊猫兽舍中有14套彻底毁坏,18套严重受损,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瘫痪,63只大熊猫受到不同程度惊吓,其中1死1失踪,研究中心瞬间成为“孤岛”,大熊猫生存面临极大困难。由于卧龙保护区破坏严重,不少大熊猫暂时转移到别的基地,目前生活在雅安碧峰峡基地则有80余只大熊猫。

  新的研究中心选址卧龙保护区的耿达乡神树坪区域,预计投资近3亿元。新研究中心建成后,将承担起大熊猫饲养、大熊猫野化培训和野生动物公众教育三大功能。新研究中心设计有饲养圈舍30套,繁殖圈舍20套,科研试验室1座,兽医院1座和大熊猫保护培训与环境教育中心1个。中心还配有小型野化培训场10个、中型野化培训场10个和大型野化培训场3个。

  ■晨报首席记者 吴飞

  2008年,汶川大地震前,晨报记者曾沿映日公路从映秀前往卧龙。道路两边,群山掩映,山上尽是一片郁郁葱葱。肥沃的成都平原自成都西北以后海拔开始逐级抬高,到卧龙地区,大约海拔1600米的山间,丰富的植被覆盖下,这是目前尚存的最适合野生大熊猫繁殖栖息的地域。山间或占山为王、或左右迁徙的野生大熊猫约有143只,是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最多的地方。

  地震隆隆而来,此时再进卧龙,满目山河破碎。映秀至耿达乡道路两旁,山坡上已经几乎看不见完整的植被,大片大片黄褐色的裸岩如一道道伤口翻卷在外。传统的野生大熊猫栖息地之一,木江坪隧道-大草坪-七层楼地区的三角形地带,受损异常严重,森林资源大量遭到破坏,竹子大量死亡,且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使得大熊猫的迁徙走廊大面积断裂,部分大熊猫种群由于不能进行有效的基因交流形成“生殖孤岛”。

  原定明年年底完成的卧龙重建工程,因一次次泥石流的破坏,何时能真正完工已很难给出确切的时间表,因地震离开家园4年多的卧龙大熊猫回家遥遥无期。而对于以天地为家的野生大熊猫来说,生存环境更加岌岌可危。

  曾经很美:卧龙曾是大熊猫的乐土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故乡,位于四姑娘山东麓的皮条沟两岸。

  卧龙除了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之外,尚有金丝猴、羚牛等珍稀动物徜徉;茂密的林间,夹杂着珙桐、连香树、水清树等濒危树种……卧龙地区脊椎动物有450种,其中兽类103种,鸟类283种,两栖类21种,爬行类25种,鱼类18种;昆虫约1700种。在这个等同于县级的行政区划中,却仅有人口5000余人。由于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辟为自然保护区,震前这片总面积约20万公顷的土地,生态环境保存得相当良好。

  皮条河沿南向东北将卧龙分为两大块。皮条河的东南部地势相对平缓,海拔一般不超过4000米,中河及西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0米以下,东部的木江坪海拔最低,仅1150米。而皮条河的西北部则山大峰高、河谷深切,海拔在4000米以上,沿巴郎山、四姑娘山及北部理县接壤的山地海拔均在5000米左右,超过5000米的山峰近百座,境内最高峰——四姑娘山更是高达6250米,为四川省第二高峰。自第三纪冰川期以来,新构造运动异常活跃,山体剧烈抬升,河流强烈下切,形成区内峰峦重叠、山高谷深、高差悬殊的高山峡谷地貌。

  就气候而言,卧龙地区属青藏高原气候带,其特点是年温差较小,干湿季节分明,降雨量集中。

  大熊猫对生存环境要求颇为苛刻,对海拔、气候、温度、植被都有独特的要求,而卧龙地区的地貌气候恰好满足熊猫繁衍的诸多条件,一直是大熊猫的乐土。

  震后重建:通往外界公路修好又毁

  今年5月份,晨报记者随同卧龙特别行政区党委书记黄建华考察卧龙,彼时映秀往卧龙的公路还勉强能够通车——也仅仅是勉强而已。为保护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对卧龙地区动物种群迁徙造成的影响,卧龙与外界沟通的公路一直只有这么一条,地震时这条公路严重毁损,因道路恰经震中,山体移位严重,道路抢修艰难,至去年终于快要完成修复时,又发生特大泥石流,道路几乎完全被掩埋,多处隧道被泥石流倒灌无法修复,公路必须重新规划路线重建。

  记者从映秀往卧龙的一路上,至少在抵达耿达乡之前,路两边郁郁葱葱的植被已经完全看不见了,上坡上到处都是一块块裸露在外的岩石,看起来摇摇欲坠,不时还有飞石滚下。黄建华说:“因为没有植被的保护,山体滑坡每天都在发生,走这条路相当危险。”

  大片大片黄褐色的裸岩,仿佛如山脊的伤口片片翻卷在外。卧龙地区因地震造成的植被总破坏面积达到6117公顷。根据现场调查,滑坡损毁面积约3058公顷,崩塌损毁面积约1223公顷,坠石损毁面积约917公顷,地震后泥石流损毁面积约610公顷,其它灾害损毁约300公顷。

  在这因地震而破坏的6000多公顷植被中,约有2100公顷受损林地已由于滑坡、崩塌等严重破坏,完全变为了裸岩和巨石堆,地类性质完全发生变化,不具备任何人工植被恢复的条件。只能通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大自然之手慢慢抚触,才能愈合这些凌乱的伤口。

  生存危机:野生大熊猫死于泥石流

  今年7月份,雨季来临,由于地震后造成的植被破坏,特大泥石流再袭卧龙,一头野生大熊猫溺亡。晨报记者7月份赴四川时,要进卧龙,只能绕道夹金山、大渡河,从成都至卧龙,乘车需16个小时。“汶川大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对卧龙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和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卧龙特别行政区党委宣传部长何晓安向记者介绍道,“地震引起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直接造成野生大熊猫栖息地连通性降低,迁徙走廊进一步断裂,部分大熊猫种群由于不能进行有效的基因交流形成‘生殖孤岛’。同时,由于地震破坏,植被丧失,保护区低海拔地区竹子出现较大面积死亡,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破坏面积4259公顷,占卧龙保护区总面积的2%以上,保护区内大熊猫栖息地现状亟待改善。”

  大熊猫栖息地的损失一是由于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的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的大面积丧失,导致野生大熊猫食物丧失、生存环境艰难。

  另外一大损失则是地震及次生灾害隔断了野生大熊猫种群间的迁徙与交流。“对野生大熊猫的生存可能产生更严重影响的区域则位于耿达-正河-大熊猫研究中心这一区域。耿达附近是大熊猫栖息地的重要廊道之一,宽度约为500米,对于联系省道两侧的大熊猫栖息地具有重要作用。”何晓安说,当一个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少于7只而无法与外界种群联络时,此种群便会停止繁衍,直至消失。“从生态环境破坏的影响强度可知,地震将对野生大熊猫的生存质量产生强烈的影响。”何晓安说。

  而圈养大熊猫的家园也毁损严重。站在原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门前,通往研究中心饲养场的桥梁受损严重,通道被垮塌的巨石和泥土堵死,饲养场内也堆积了大量山体跨塌的泥石。

  卧龙保护区启动人工造绿行动

  重度受损坡面上的岩石要附着1厘米厚的泥土至少需十年

  为了尽早修复保护区区内受损生态系统和恢复大熊猫栖息地,卧龙已经启动了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植被恢复灾后重建项目。“除了地类性质完全发生变化,不具备任何植被恢复的条件的2100公顷地域外,还有约4000公顷的受损林地,虽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地震灾害破坏,但尚具有一定的土壤基础,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可逐步恢复森林植被。”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植被恢复灾后重建项目技术负责人、高级工程师张小平说。

  其中包括滑坡、泥石流严重受损坡面,此类型为重度受损,地震造成大量的滑坡、泥石流坡面,森林植被基本完全被破坏,地表结构发生了改变,但坡面仍以泥夹石为主要结构,具有一定的土壤基础,可通过人工促进天然更新逐步恢复森林植被,还可在适当区域开展人工点撒播快速恢复植被。

  还有滑坡、泥石流堆积体,此类型亦为重度受损,地震将山体大量的地表土壤冲刷到坡下部,形成巨大的自然堆积体,包括了各种石块和杂物,但总体上以泥土为主,通过清理后具备植被恢复的种植条件,可在滑坡、泥石流堆积体上开展人工植苗造林、工程措施造林和人工点撒播造林。

  而对于坠石零星破坏受损林地,此类型为中度受损,地震造成大量的坠石灾害,森林植被受到局部破坏,出现一些林窗和林中空地,呈现零星不规则分布,立地质量基本未受破坏,具有森林植被恢复基础,采取封育补植、补播和点撒播等人工促进自然恢复方式,可尽快恢复森林植被和大熊猫栖息地环境。

  至于轻度受损林地,地震造成区域许多林地轻度受损,主要表现为地面裂口、林木折断、根系损伤、树冠损伤等多种形式,对于这部分林地主要通过适当的人工干预,采取人工促进自然恢复的方式,恢复森林植被和大熊猫栖息地环境。

  同时,张小平表示,恢复中将坚持保护优先,人工恢复与自然修复相结合的原则。在植被恢复作业设计中以不破坏现有生态环境为前提,在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力进行自然修复的基础上,积极采用人工措施恢复因地震破坏的森林植被。

  在恢复过程中,也将坚持不引进外来物种。以保护区现有植被类型为蓝本,在不引进新的外来物种的基础上,根据外业调查各受损森林地块的立地条件,在充分考虑植被恢复所选用树(竹、灌木、草)种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适生的海拔范围等因素的前提下合理确定。

  目前,虽然泥石流的肆虐未过,但是项目组已经栽下了第一批树种、树苗,卧龙的山脊上,多了星星点点的悠悠绿意。

  对于未来的重建,卧龙特别行政区党委书记黄建华叹息道:“新的大熊猫研究中心重建工程再过几年总归会完成,但保护区植被恢复的时间却将多上几十倍。要等岩石表面附上泥土,才能先长出草本植物,进一步吸附泥土,再长出灌木、乔木。但是要附着1厘米厚的泥土,至少需要十年时间。”

  [记者手记]不愿粉饰

  晨报首席记者 吴飞

  按理说,我对卧龙、对熊猫是满怀感情的。地震前后,三年多时间里,几度进出,患难与共,我摸过熊猫崽子的脑袋,熊猫崽子也抱过我的大腿,对这个地方熟悉、亲近、乐意描述。

  但这一篇稿子写完,自己再读一遍,也觉得平淡、冷静,鲜有灵动之感。

  一方面可能因为很难描述一种满目苍夷之感。三年多前乘车沿着映秀往卧龙的路走,打开车窗,只觉清新怡人的空气扑面而来;三年之后再走这条路,打开车窗,一阵风吹来,便被沙土满头满脑地扑了一脸。有了比对就有了落差,看着这秀美的绿色山川如花凋零,便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悲怆。

  另一方面也确实不愿渲染,描绘一种美丽可以有一百种手段进行渲染,描绘一段哀伤有时候撕心裂肺的叫喊比不上科学的事实和确切的数据来得有力。

  卧龙特别行政区治下只有人口5000余人,一直抑制着人口规模的扩张和对自然资源的掠夺。这5000余人里面还包括500多名保护区管理局和行政区政府的机关管理、技术人员。这500多人中将近十分之一有高级职称,相当一部分人长年巡守在崇山峻岭之中,而这些人里面收入最高者,大致比上海的社会平均工资要多一点点。

  我认为这些人对大自然、对环境保护是有所坚持的。 7月份到雅安,问起熊猫中心总工程师黄炎,得知他已经一头扎进了泥石流仍在滚滚而下的卧龙山区,在老熊猫中心的危房里头观测正在进行野化训练的大熊猫。要让圈养的大熊猫返回大自然殊为不易,卧龙这边已经有过失败的案例,但这次野化的大熊猫在野外产下了幼崽,卧龙这边希望在野外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幼崽会是熊猫回归大自然的第一步,因此在条件最恶劣、最艰苦的时候也从未中断放弃。

  与此同时,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植被恢复灾后重建项目作业团队,这支由7名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2名助理工程师为编制核心的团队,也已经进山,开始抢在适合植物生长的季节在植被毁损地区种植树木。之所以有那么强大的工程师队伍参与,是要保证植被恢复工程与原有植物和谐、融洽,严格还原地震之前的自然环境。植被还原耗资规模达到1亿1千万多,由香港援建,香港方面曾对资金进行反复的审查与核算,相信这1亿1千万里面不会有水分,全部投入到对大自然的回馈当中去。

  我深深地为这些人,为他们所做的这些事情感到尊敬,于是我更加不愿意粉饰。在大自然受到威胁——无论是人为的盗伐盗猎,还是天灾过境,总有一批人站出来为治愈大自然的创口而战,他们的理想与觉悟应该被媒体所放大,从而带动更多人的理想与觉悟。卧龙的山脊上,新的树种已经播下,新的树苗迎风伸出颤颤巍巍的枝丫,新的一小点一小点的绿色,代表着希望。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卧龙 熊猫 汶川 泥石流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