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生物入侵造成我国每年损失数百亿

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在崂山南九水放置诱捕器诱杀白蛾。 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在崂山南九水放置诱捕器诱杀白蛾。

  ■新闻延伸

  还有多少入侵者?

  美国白蛾原本产于美洲,在我国是典型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大花金鸡菊、豚草、大米草、福寿螺 、巴西龟等等“生物移民”正日益困扰着我们。8月初,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润志受邀来青做生物入侵的相关报告,极力呼吁阻击“入侵者”。在他看来,生物入侵的魔瓶已经打开,它不仅给我国每年带来数百亿元的经济损失,还带来了一场随时可能暴发的生态灾难。

  豚草成了过敏原

  前两年,家住北岭山附近的谭先生总是打喷嚏、咳嗽,尤其是当他到山上散步回来之后,打喷嚏就会呈加重趋势,谭先生到医院一查,发现自己得了过敏性鼻炎,而过敏原竟是家门口附近的一种草——豚草。最近两年,随着豚草不断减少,他打喷嚏的症状已经明显减轻。

  豚草是一种外国草,原产北美地区,上世纪40年代被带入青岛,在本市的浮山、崂山、北岭山等地均已发现其踪迹。它的花粉量很大,缺乏抗体的人一旦吸入这种花粉,便会出现哮喘、打喷嚏、咽喉奇痒、荨麻疹等症状。2003年,豚草因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和巨大经济损失,成为我国首批公布的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根据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统计显示,仅纳入外来海洋生物入侵数据库的入侵海洋生物就包括大米草、互花米草、淡海栉水母、绿鲍、红鲍等50多种。外来生物入侵物种中,在青岛常见的有大花金鸡菊、大米草、水葫芦、互花米草等近20种。

  大花金鸡菊称霸山头

  在青岛,除了美国白蛾之外,最让市民熟识的入侵物种是大花金鸡菊。崂山林场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大花金鸡菊是在德国占领青岛时由德国人带入的,以前扩散速度并不快,也没有给农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不良影响,但随着上世纪80年代园林部门为美化山头景观人工大规模栽培,在崂山等地,大花金鸡菊迅速蔓延,仅仅几年时间,其踪迹就已遍布除太清游览区外所有的景点。

  山东大学王仁卿教授曾对崂山大花金鸡菊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花金鸡菊的存在对崂山本地种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甚至有形成单一群落的趋势。前两年,不断有政协委员提交防治大花金鸡菊的提案。

  海洋同样是外来生物入侵的地盘。在胶州湾内,2005年时大米草的覆盖面积只有500多亩,短短5年时间,这种外来生物已经蔓延到整片滩涂。它的繁殖力强、根系发达,会不断蚕食鱼虾蟹的空间,导致贝类、蟹类、鱼类、藻类等多种生物窒息死亡。

  每年带来上千亿元损失

  “这些外来生物一旦扎根就赖着不走了,想除掉它们非常困难。”8月初,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润志受青岛市科协之邀来青岛作报告,作为国内研究外来生物入侵问题的专家,多年来他为阻击“外来移民”奔走呼告。

  在张润志设计的一套科普幻灯片中,他特意用一朵核武器爆炸时产生的蘑菇云来形容被称为“生物爆炸”的生物入侵灾难。他表示,我国目前生物入侵形势十分严峻,数十种有害生物猖獗危害,数百种危险生物敲击国门,数千种生物输入翘首以待,如不采取严格有效的措施,将外来入侵物种御于国门之外,很有可能会威胁到国家生态安全。

  调查显示,包括紫茎泽兰、大米草在内的11种主要外来入侵生物每年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70多亿元人民币,仅对美洲斑潜蝇的防治费一项就需要4.5亿元;全国各地每年用于打捞水葫芦的费用超过10亿元。而据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调查显示,全国共有283种外来入侵物种,每年对经济和环境造成的损失约1200亿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36%。

  张润志表示,抵御生物入侵,是关系到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只有从法律法规 、机构体制、费用投入、科技支撑和公众教育等各个方面进行布局和加强监管,才能阻挡外来生物入侵,避免类似美国白蛾引发的生态灾难频繁发生。

  ■背景

  美国白蛾的世界之旅

  美国白蛾在1940年之前,只存在于美国和加拿大南部。在原产地,并没有造成不可控制的生态灾害,这缘于它的天敌不下百种,生态环境的链条保持着相对均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它随着美军的足迹踏上“征伐之路”。在军用物资的包装木箱里、各种军火装备的木质材料里,它的虫卵一次次跨国旅行。

  先是欧洲,1940年匈牙利发现美国白蛾,这是在北美洲之外首次发现它的身影。潜伏8年后它迅速扩张至其他欧洲国家,1948年在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1949年在罗马尼亚,1951年在奥地利,1952年在苏联,1961年在波兰,1962年在保加利亚……“占领”这些地方用了不到30年。同时,亚洲也被美国白蛾“攻陷”,随着美军占领日本的脚步,1945年日本东京最早被发现出现白蛾;抗美援朝期间,美国白蛾又跟随美军的步伐深入到朝鲜半岛,1958年在韩国汉城首次被发现。随后,它越过鸭绿江向中国扩散,1979年在辽宁丹东首次被发现。1981年前后,往来于山东荣成和辽宁的渔民,将美国白蛾的虫卵通过木材带入荣成并于次年形成疫情。摆脱了天敌的控制,而且发生变异以适应中国境内的自然环境后,美国白蛾以更快更直接的方式蔓延开。

  文/记者 陈浩杰 图/记者 刘延珉(署名除外)

  ■链接

  根除白蛾,陕西用了24年

  在防治白蛾方面,陕西省是我国行动最早的省份之一。正是因为起步早、持续时间长,取得的成就也比较突出——经过24年的群防群治,陕西省已于2008年全部根除了美国白蛾。这24年期间,陕西曾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资金、130万人次,人工查防 2854万亩次,喷药灭虫1120万亩次,可以说其财力投入比如今绝大多数闹虫灾的省份要少得多。

  据悉,陕西省于1984年8月首次发现美国白蛾,疫情迅速蔓延至咸阳、西安、宝鸡3市9县(市、区)的54个乡(镇)511个行政村和281个单位,疫区面积达700余平方公里。1990年至1997年,是美国白蛾发展的最盛时期,全省疫区直接经济损失2.34亿元,疫区及周围地区间接损失9.63亿元。疫情发生后,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扑灭美国白蛾指挥部 ,设立专门办公室,确定了“严格封锁 ,杜绝蔓延,大力除治,尽快根绝”的防控方针,有效指挥了整个灭虫战役。

  陕西防治白蛾还有一个值得借鉴的经验,那就是发动全民参与群防群治。对此,青岛市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站工作人员也表示,美国白蛾是社会性害虫,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较大,群防群治才能达到防治效果。在春夏季节,市民如果看见身边树上挂着白网 ,可用剪刀或手将树枝折下,并将虫卵踩死。美国白蛾2~3天织一次网 ,只有勤剪早剪,才能达到“杀一防百”到防治效果。

  美国白蛾防治工作涉及全社会的方方面面,为广泛发动群众,使扑蛾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陕西全省深入开展宣传工作,重点宣传美国白蛾的严重危害性、生活习性、发生蔓延规律,让广大干部群众认知白蛾,掌握防治技术。20多年来,全省共召开各种会议580次,印发资料120多万份,放映科教片、录像片等3000多场次,举办培训班、现场会400多期,参与人数200多万人次。据《中国绿色时报》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1)

分享到:

更多关于 生物入侵 美国白蛾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