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黄河十年行生态考察的第一站是黄河三角洲湿地,下午时分考察团大巴穿梭在这个世界上最年轻、保存最完整的暖温带生态湿地,最终到达黄河入海口。
黄河每年平均造陆30平方公里
考察团今天的第一个任务是寻找黄河最初的入海口,据记载黄河曾由神仙沟入海。
随队专家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尤联元介绍说,黄河具有非常强大的造陆作用,每年平均造陆30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北京市西城区。1957年黄河入海口改道的原因是,利用黄河造陆功能使得原本需要海上开采的油田改为路上开采,从而节省大量资金。黄河同样创造了这片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湿地。
黄河90年代后再无断流
傍晚时分,考察团到达了现今的黄河入海口,这里黄河水与海水交汇一片。尤联元老师介绍说,经过多方努力,黄河90年代以来再没有出现过断流情况。“看到美丽的母亲河,我们感到很欣慰,黄河口湿地的美景让我们流连望返。”考察团成员说。
8月13日清晨六点,考察团一行人在“同饮黄河水,共思伯湾”的横幅上签名。这条写满考察团成员祝福的横幅将赠送给即将加入考察团的“临澜环保公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