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方周末报 记者 何海宁
发自四川汶川
8月14日夜,湍急的岷江水越过河堤,瞬间咆哮而至,意外打断了震区映秀作为一个城镇的重生计划。
8月22日,映秀新镇弥漫着一股消毒药水的刺鼻味道,推土机、大卡车在满是泥土的街道上“隆隆”驶过。洪水过后的清淤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我们连续清3天了,晚上也没有停。”一名武警比划着。
映秀新镇到处是巨大的横幅,挂在别墅上、山上、重型机械上,表达着援建单位、部队的誓言和决心。自8月14日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爆发后,类似的横幅更多了。
这场灾难导致岷江改道,受阻的洪水肆虐过狭长的新镇工地,至少已经夺命4条,27人失踪。一样要命的是,新镇竣工的日子一下子变得遥远起来。
两年来,这座震中小镇的重建承受着巨大的关注,国务院审定规划方案。有20多家大专院校、设计院参与规划设计,高峰时,有7000多人在这块弹丸之地昼夜施工。如今,原计划8月26日竣工“交钥匙”却面临着二次重建。“映秀的重建,太不容易了。”一名镇政府官员站在岸边叹息。
忽如一夜洪水至
最终确定原址重建的映秀新镇,占地仅0.74平方公里,座落于岷江边的狭长平坦地带。岷江在新镇东边划了一道弧线,顺着山势蜿蜒南去。重建时,4.5公里的河堤已进行了加固,参照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堤防比以前抬高了1.2米,总投入1.5亿元。“如果只是原地洪水突涨,就肯定没事。”东莞援建工作组副组长陈志标说。广东东莞市是映秀的对口援建单位。
现实是,一条名为红椿沟的地质隐患点最终引爆了灾难。这条长3.6公里的山沟刚好位于映秀新镇北头的江对岸。震后的勘查报告显示,沟道中有松散土石380万立方米。这是可怕的隐患,在8月14日凌晨的暴雨中,仅冲出了40万立方米的泥石流就拦腰堵塞了岷江。
湍急的江水越过河堤,瞬间冲上了映秀新镇。新镇北头,是一处板房区,这里住着中建七局第三公司的近300名工人。
官方后来公布的信息显示,危险区域的村民都得到了及时疏散,没有人员损伤。从地震中活下来的村民们积攒了丰富的防灾经验,他们从13日晚持续的暴雨中已经嗅到了灾难的味道。
中建七局的板房区成了伤亡关键点。由于外来工人对灾难估计不足,再加上当天加班至晚上八九点,工人几乎上床便酣睡。
49岁的水电工王而文在这里工作了4个月,从未参加过应急演练或防灾培训。听到“轰隆”声时,同屋的工人还提醒道:“别怕,地震不要跑。”当他清醒过来时,洪水已冲到了床铺上。他侥幸逃生,但同屋6人中,有2人业已失踪。
岷江改道的洪水摧毁着映秀新镇的北部,自来水厂、71栋楼房被淹,地震生命线213国道也被切断,新镇一夜成空城。
待到两日后,洪水退去,淤泥和垃圾留在了新镇里,如同丘陵般连绵起伏。新镇部分地下管道亦被沙石堵塞,这意味着需要对街道重新开膛破肚维修。
洪水来临前,援建工作已进入尾声,工人开始装点树木、花草,竖起路灯。“交钥匙”仪式工作已在筹备,现在,这些都被洪水冲毁了。“路灯一个就大概1万块钱哪。”一名东莞援建工作组人员感慨。
“我们都在避灾”
8月22日,灾害爆发后的第8天,一队10人的映秀民兵抬着雨量传感器,爬上红椿沟口的山坡。这里有一个地质灾害监测点,一顶简易帐篷,两张床,桌上放着泥石流次声报警器,定时发出蜂鸣声。
红椿沟底堆满了白花花的沙石,山坡上,每隔不远就有一处滑坡,裸露着山体。一队勘探人员正在调查。
“14号的预警就是我们发出的。”映秀执勤民兵中队指导员王洪说。平日,民兵的任务之一就是沿着泥石流危险区域巡逻,依靠经验观测是否会有危险。这是“5·12”之后,监测地震次生灾害预警系统的一部分。另外,一些村干部、村民接受培训和政府补助,作为监测员。
这是一个主要依靠肉眼、听力和经验判断构成的监测系统,从某种程度讲,它甚至强于专业人员,但是无法判断超出经验之外的灾害。
“我们都知道红椿沟可能有问题,平时有涨水的迹象。但是,对于这么大型的地质灾害没有经验,没有预见过,大家判断的方式和意识都还不是那么准确。”映秀镇镇长徐红军坦言。
去年,四川震区的降雨量比往年偏少,地质灾害没有大规模爆发。不过,今年雨量可能比往年平均降雨量增多了50%。而且,一个被忽视的调查结论是:“地震冲击后的震裂山区,暴雨触发产生泥石流的临界降雨量相对受地震冲击前降低幅度达20%左右。”这是来自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唐川的研究。
映秀重建的艰难,此时异常体现在防治地震次生灾害上,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专业能力的匮乏。
“至今国内尚无一种泥石流报警装置投入商业市场,区域性泥石流灾害预警依赖于群测群防的人工报警。”唐川指出。“我们都在避灾,抗不了灾。”成都水文中心总工程师赵松江感慨。目前,四川全省有22000多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纳入治理的只有地震灾区的1000多处,其他地方经济条件没法承担,只能监测。
灾害发生前,红椿沟其实已经纳入治理方案,预期投入约200万元资金,修筑一条可抵挡一般泥石流的拦挡坝。8月14日,距离红椿沟治理项目开标之日只有两天,未及实施,山洪已不期而至。
“重建和地质防治工作必须统筹,地质环境不改善,老百姓也不可能长居久安。”赵松江说。
大师云集重绘映秀
“唉!”陈志标发出一声叹息。他和东莞援建工作组的同事已在这里驻扎了两年有余,看着新镇一点点成长起来,现在,归期未有期。
两年间,映秀重建得到了从地方到中央的高度重视,一直浓墨重彩地进行着。这座小镇建设的特殊历程,足以载入中国建筑史。
对于地质灾害的防范,曾令重建选址阶段颇费周折。这里崇山峻岭,很难找到一块平坦之处,而且必须避让地震带,与之相隔200米,还必须避让各种地质灾害隐患点。坊间传言曾有数百名专家参与了选址的考察。
择地重建,本应是最初的方案之一。中滩堡村民徐文军妻子记得,在“5·12”震后不久,村民还住在板房时,村里就组织干部挨家挨户征求是否愿意搬迁的意见。
不过,这个搬迁方案最终没有实现。“后来听说专家论证,这里又是安全的,可以住。”徐文军说。这也是接受采访的许多官员、专家的一致看法。
东莞援建工作组组长陈林佐于2008年8月6日就飞抵成都,着手准备援建,他说,广东省(不包括深圳)对口援建13个乡镇,根据受灾程度的轻重,按照广东各市的财政收入进行排名对接,结果是东莞援建映秀。
映秀重建投入了约10亿元,分两大部分:“交支票”和“交钥匙”。前者是资金补助项目,约4.2亿元,交予当地政府建设。后者是建设项目由东莞具体负责,最后交付楼房。
依照重建规划,映秀新镇将建成抗震减灾建筑博物馆,新镇建设涵盖了许多抗震技术和材料。同时,映秀还将打造成5A级旅游小镇,如今规模初具。若非这场特大泥石流,它已宛若发达地区的一个现代化城市,且独具藏羌风格。“跨越式发展,一步到位了。”3名滞留在映秀的民工参观着新镇,啧啧道。
为了赋予映秀新镇最高的起点和最别具一格的特色,映秀身后汇聚了国内外顶级建筑设计大师,包括鸟巢设计者安德鲁、贝聿铭、世博中国馆设计者何镜堂、吴良镛……弹丸之地星光璀璨,“这是极其罕见的。”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南规划所所长肖达说。他所在的研究所负责协调新镇规划。
各类建筑显出了大师手笔的气质,连农贸市场的外观也充满了艺术气息。陈林佐赞叹之余,感觉这已不像农贸市场,于是改名为综合市场,一层专卖鱼肉、蔬菜等,二楼可以做一些其他小生意。
首要是防地质灾害
映秀新镇做的是2008年至2020年的总体规划,历时10个月,审批意见直达国务院。地震一周年时,其他乡镇已开建,映秀还是一片空地,陈林佐当时很着急。
2009年4月,四川、广东两省建设部门为此联合主办了一场国际研讨会,请来了台湾、日本、新西兰、意大利等国内外专家,还包括联合国防灾减灾中心人士,共议最终决策,“专家、学者来了60多名,再加上其他参加的企业,有好几百人。”陈志标回忆。
这次会议修正了一个说法,以前多提使用“先进”抗震技术和材料,为避免成为不成熟技术的试验地,特别强调了是“成熟”的抗震技术和材料。
此外,官方还进行了新镇规划竞赛,组织专家进行评比,优胜的作品还要吸收其他作品的优点,形成最终的实施方案。
规划中,一个集中争论在于遗址如何保留,一些文物、建筑结构领域的专家希望尽可能多的保留遗址,而另一派专家则认为,遗址会对新镇居民造成心理伤害,不宜保留。
后者占据了上风,现在,新镇中主要保留了漩口中学遗址。这也是在规划最后关头才保留下来。肖达至今仍保留异议,因为它很突兀,破坏了渔子溪沿岸的景观,也不利于架设桥梁。
安德鲁在参与设计时,专门写了一篇“为了忘却的记忆”。他提出了一个建议,每年往漩口中学遗址铺上一层土,最终完全覆盖,只露出部分屋顶。这获得了一致好评。
何镜堂设计的地震纪念地也体现了这种思想。原本纪念地是突出在山坡上,形成压迫感。后来,设计改为空间下沉,融入山体,“建筑结合地形、地貌,是人和自然的和谐,我们称之为‘大地的记忆’。”何镜堂说。
另一个难题是,如何在不足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规划4村1社区居民的楼房?最初亦有两个方案,独栋独户或者集体公寓。后者是几户村民住在同一栋楼里,可以有更多的公共空间,如绿地等。
每个村派出几个代表开会,最终确定用独栋独户的规划方案。不过,这个过程许多村民并不知晓,他们抱怨房子太小,1至3人是100平方,4至5人是120平方,5人是140平方。这与以前动辄两三百平方的家园相比,逼仄了许多。
很多村民还担心生计。现在,他们主要靠每人550元/月的政府补助在过日子,有些人在工地做点小生意、打零工。搬入新房将花去大约数万元的积蓄,而且今后将没有补助,生活来源成了大问题。
镇政府准备组织村民到成都周边、云南丽江参观,感受旅游小镇的先进气息。
映秀新镇的市政设施也是朝着现代化城市的标准执行的。管线全部下地,采用软接头,提高抗震能力。雨水、污水管道分离。连图书馆、电影院、学术交流中心都已具备,“这连东莞很多乡镇都没有的。”陈志标说。
8月22日,新镇清淤工作接近尾声,新镇的二次重建可能不日将启动。8级抗震的楼房在洪水中安然无事。“我们下一步首要是进行地质灾害治理,这是最重要的工作。第二个才是整个集镇的二次重建吧。”徐红军说。
(感谢东莞时报记者卢丽涛、曹林华提供帮助,实习生汪行东亦有贡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