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野生虎保护的一个里程碑”——中俄老虎从此不分家?
作者:南方周末报记者 冯洁 实习生 肖潇 发自吉林珲春
8月29日,在地处中、俄、朝三国边境的小城珲春,中国吉林省与相邻的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签署了首个东北虎跨境保护网络的协议。这份协议规定,中俄双方要定期交流东北虎及远东豹栖息地的信息,互派科学家、一线保护人员到对方保护区接受培训,还要采用统一的方法监测虎豹,共享无线电跟踪项圈等设备收集到的信息。
这个看上去更像是科学联盟的跨境保护网络,目的是让老虎在现有保护区的基础上,向更广阔的空间扩散。而对老虎的领地界限、面积、活动规律等知之甚少的缺陷,也能通过跨境合作得以突破。
过去的100年里,中俄两国的野生老虎数量就像坐在跷跷板的两头。如今,全球90%的野生东北虎生活在俄罗斯,中国境内仅存20只左右。而上世纪50年代,情况则完全不同,那时,俄罗斯境内不过区区50只虎,而中国却有200只。
地广人稀的前苏联自1947就禁猎东北虎,五年后又正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禁止猎虎的国家。同一时期,中国境内的森林砍伐、猎杀、战争干扰和密集的人类活动,把东北虎从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区,不断逼向更东、更北的区域,最终被逐渐逼出国境线。
时至今日,中国仅剩的20只东北虎,主要分布在珲春自然保护区、黑龙江省老爷岭南部等四个区域,尽管栖息地环境日益改善,但仍极度濒危。与此同时,俄罗斯近年老虎种群增长率突然意外下降,这被认为可能是因为俄罗斯的老虎数量已近饱和,栖息地环境承载有限导致。
东北虎在中俄两国的命运转变史,让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保护项目实施总监朱春全看到,两国虎群在保护上的互补空间。“这是双方共同的需要。”吉林省林科院研究员吴志刚在山野中追踪虎迹已几十年,对合作的迫切性感同身受。
吴志刚和众多研究老虎的科学家们很早就意识到,如果没有跨境合作,甚至无法为老虎穿梭于中俄边境时留出一个合适的廊道。早在七八年前,中国边防部队计划重修铁丝围栏,吉林省的林业部门通过省政府协调,向边防部队提出为老虎留出通道的建议。边防部队欣然接受,可口子开多大、间隔多少,由于不了解老虎越境的整体路线,不知道老虎的警戒行为如何,根本无法应对。“给老虎留口子、建廊道还要中俄两边通盘考虑。”吴志刚感慨。
多年来威胁老虎生存的盗猎行为,也需要跨境合作来打击。每次中方的虎保护专家过境前往俄罗斯,俄方海关都要安排中方观看一个纪录片,其中全是中国边民非法越境在俄盗猎,最终人赃并获的镜头。吴志刚在羞愤之余,也更清楚联合反盗猎行动的价值所在。
另外,俄罗斯有超过六十年的保护经验,如禁止砍伐红松和蒙古栎,在16个关键区域调查评估老虎种群现状外,还组织了“老虎巡查员”(老虎巡查和反盗猎专职队)队伍。这些经验早已经被中国的政府部门和保护者们考虑采用。
事实上,早在十年前,在第一次讨论中国野生东北虎种群恢复计划的国际会议上,建立跨国界的自然保护区的想法就被提了出来,但当时由于“时机不对,保护东北虎还不在国家的优先日程上”,这一想法被搁置,却促成了中国第一个东北虎保护区在珲春诞生。
直到2006年,国家林业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再次联手商议“跨国界东北虎野外种群恢复”议题。这一次,恰逢吉林省全面禁猎十年,中国境内野生东北虎的数量有了增加迹象,俄境内的东北虎向中国境内扩散的速度也开始加快。信心满满的参会者提出,大长白山地区是东北虎历史上的分布中心,中国要把保护力度,调整到能使东北虎重回整个长白山林区的水平。
但吉林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这次签署的协议,建立的却并不是一个跨国保护区,而是保护网络。也许这是中俄两国开展老虎保护合作的开端。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物种项目官员石全华解释,跨境保护网络是将两国的保护区、保护小区,以及像林场这样的经营单位都联系在一起,设定一致的保护目标,共同行动。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副司长严旬也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过去两国的老虎保护区是你建你的,我建我的,因为涉及领土主权问题,互不干预,但互通老虎信息有无、采取共同行动,都是双方下一步可以采取的。
和滨海边疆区签订协议,在吉林省林业厅保护处处长于长春看来,是俄罗斯远东地区和吉林省在东北虎的保护上达成了共识,双方共同保护东北虎栖息地,共同打击违法盗猎。中俄边境是东北虎跨境交流的重要廊道,两个地区合作好了,“东北虎就会无障碍地往中国境内迁移,对今后东北虎数量的恢复起到至关重要的示范作用”。
朱春全称跨境保护网络协议的签署,是“今年全球野生虎保护的一个里程碑”,随着地方性协议的签署,将有望看到中俄两国国家层面的跨国合作。而吴志刚他们的心愿,说来也简单,就是希望未来老虎能重回长白山,它的历史故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