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产业套上“绿枷锁”
——专访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教授宗子就、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彭利国
【绿色世界观】
目前大部分稀土生产企业的环保治理设施不完善,如果以即将公布的排放国标来衡量,90%的稀土冶炼企业都不达标。
我们过去老讲稀土价格低,卖了“白菜价”,一个原因是没有算进环境治理的成本。
中国稀土“环境标准低”的论断行将终结。岁末年初,《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下称《稀土排放标准》)被国家环保部原则通过,预计不久将作为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实施。这是中国第一个单独针对稀土工业的国标,也是世界上首例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从智能手机到风力涡轮,从导弹到混合动力车,稀土都是关键原料。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稀土业却深陷污染原罪。内蒙古包头、四川冕宁、江西赣州等我国稀土主产地,山川易色、水土恶化已然持续多年。
此份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国标,要求“从环保方面促进稀土工业的升级换代,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和设备,禁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无序竞争”。如若施行,将对中国稀土行业带来巨大冲击。
这副稀土工业的“绿枷锁”是如何出炉的?会带来哪些影响?其执行会遇到哪些困难?南方周末就此采访了《稀土排放标准》起草人、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教授宗子就与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
南方周末:《稀土排放标准》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宗子就:目前世界上百分之九十多的初级稀土产品都是由中国生产的,但中国稀土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以往我国稀土行业参考的是一些通用于各个行业的污染排放标准,有些方面控制比较松。稀土生产不能再仅仅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有序、有节制地开采,让一些环保工作做得比较好的企业做大做强,这是我们的一个初衷。
张安文:现在我国一方面调整出口配额,另一方面加紧整治环境。此外,中国稀土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转折期,从原来集约化程度不高变为集约化程度较高,从过去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到这几年逐渐治理,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借鉴。
南方周末:中国稀土工业在污染物排放上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宗子就:稀土从采矿、选矿到冶炼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以南方离子型稀土矿的池浸开采工艺为例,年产一万吨稀土氧化物,将破坏地表植被100平方公里左右。目前大部分稀土生产企业的环保治理设施不完善,有的小稀土冶炼厂根本没有环保治理设施。如果以即将公布的排放国标来衡量,90%的稀土冶炼企业都不达标。
张安文:从稀土冶炼工厂的分布来看,四川的冶炼厂主要分布在岷江、大渡河周边,相当于长江中上游,包头地区是在黄河中游,江西是在东江上游,这些都是重要的水源地。而我们企业在水污染物排放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大。
南方周末:《稀土排放标准》如若正式颁布实施,会在哪些方面对我国稀土企业带来较大冲击?
宗子就:首要就是稀土生产会得到规范。我们对氮氧化物、放射物的排放指标做了比较严的控制,要求企业在环保方面有更大的投入,生产成本要增加,一些落后的产能会淘汰,我个人认为现有稀土生产企业应该淘汰90%以上。
南方周末:要还上这些环境欠账,企业生产成本必然要加大,具体付出的成本有多大?
宗子就:有一个初步的估算,如果将我国的稀土产品产量控制在15万吨左右为基础,全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浓度达到本标准规定的新建企业限值,估计需投资15亿元,年运行费用约2.8亿元。全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达到本标准新建企业限值,估计需投资2亿元,年运行费用约3000万元。每吨产品的成本要增加1000元-1500元。这个环保投入我们国家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南方周末:针对即将正式实施的《稀土排放标准》,中国稀土行业的反映如何?我们是否可以预期,在短期内,中国稀土行业的环境表现即会有一个较大改观?
宗子就:国家环保部、工信部、发改委、商务部等都希望尽快出台这样的标准,但《稀土排放标准》的实施,将要求企业的生产工艺更新换代,发展少污染甚至无污染的新工艺,这势必会加大环保投入。一些小企业反映标准偏严,但真正有实力的大企业是欢迎的。整合削减小企业,有利于我国稀土工业的发展壮大。我认为标准实施后,三五年内,中国稀土工业的环境表现会有一个根本的改观。
张安文:这个标准是强制的而不是随意的,一旦公布,必须执行。你要生存,就必须达标,不达标就关门。《稀土排放标准》正式实施后,稀土企业还有一年半到两年的缓冲期,但两年之后就必须彻底执行,因此缓冲期内要赶快整改,尽快达标。刚开始企业的反映都是认为太严,达不到,但现在确实有些企业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了新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