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生态奖评选展现近年来环境公众参与变化趋势(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2日17:11  中国环境报
6月5日中午13点,28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第四届SEE·TNC生态奖被提名人骑行进入位于798艺术区的颁奖现场,自行车上悬挂着印有“全民给绿”的氢气球,他们以低碳出行的方式向前往艺术区参观游览的游客传递环保理念,呼吁社会关注环保,鼓励公众一起参与到环保中。   6月5日中午13点,28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第四届SEE·TNC生态奖被提名人骑行进入位于798艺术区的颁奖现场,自行车上悬挂着印有“全民给绿”的氢气球,他们以低碳出行的方式向前往艺术区参观游览的游客传递环保理念,呼吁社会关注环保,鼓励公众一起参与到环保中。

  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这一天,民间生态环保公益奖项第四届SEE·TNC生态奖揭晓,攀枝花横断山研究会会长杨勇等14位近年在环保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机构受到了表彰。

  第四届SEE生态奖喊出"全民给绿"的口号,倡导社会各界参与,社会各界共同行动。一批活跃在环保第一线的专业人士、企业白领、农民、牧民、学者、企业家,用他们的行动回应着时代需求,为中国的环保事业筑起了一道民间生态防线,昭示出"全民给绿"时代的来临。

  本期将他们参与环境保护事迹和他们对环保的感悟呈现给读者,希望借此展现出近年来环境公众参与的变化趋势。

  寻找民间环保实践者 让理性参与成为行动纲领

  中国环境报记者 陈媛媛

  民间生态环公益奖项第四届SEE·TNC生态奖近日揭晓,在此次评选中,专业评委和企业家评委不约而同地将选票投向了一批理性且具有建设性的民间环保实践者,希望用评奖的形式鼓励公众理性参与环保,与政府形成良性互动。

  600万南京人得奖

  在本届生态奖评审过程中,一个抽象的主体--"南京人"被推荐到了评委们的面前。

  "南京人""在保护与他们朝夕相处几十年的梧桐树过程中,为梧桐树系上绿丝带、与梧桐树合影、利用新媒体传播等方式表现出现代社会公民智慧表达、理性参与公共事务的良好素质",虽然主体难以确定,但评委们难以割舍,几经权衡,决定授予"南京人""评委会特别奖"。

  "南京今年保护梧桐树的行动,我想它是作为一个最新的标本,反映中国公众强有力、有组织的参与,表达能够足以影响和改变政府决策。南京市这个行动对全国其他地方,对关注环境的公众、团体和组织也有很好的示范作用。"作为评委会专家评委、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别涛给出了这样一个评价。

  "大家都觉得看到了很多,可是没有办法改变,很无奈,我们能做什么呢?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多。我们想通过这个案例,让每一个人从无奈的情绪中走出来。只要我们行动,我们就会看到,身边有无数人会跟我们在一起。"专家评委梁晓燕说出了评委会将"南京人"评为"评委会特别奖"的缘由。

  来自公众的力量

  本届SEE·TNC生态奖自2011年3月1日启动征集,共收到201份有效的申请和推荐,经初审和评委会评审产生了28位被提名人。本届生态奖最终产生"绿色推动者"、"绿色知行者"和"绿色生活者"三大类别的14个获奖名额,颁发奖金总额为100万元。

  为了体现颁奖的民间性,除了评委和企业家投票之外,28位被提名人的简介通过官方微博发到微博上。

  SEE会员企业家陈劲松是个微博控。近日,他通过微博互动宣布,如果以SEE基金会官方微博发布的28位被提名人信息转发数量超过1万次,他将捐出5万元奖金,设立"wei-bo给绿奖"。

  经过激烈的比拼,蓝天日记作者卢为薇、范涛以1.5万多次转发量傲居榜首,成为此次活动中微博消息人气最旺者。

  微博大腕、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强为卢为薇颁奖。他说,微博创造每个人自我交流和相互交流的平台,环保事业也恰恰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得到了更多网友的支持和传播,未来微博将成为推动环保事业的重要力量。

  自下而上的公民环保行动

  "环境积累起来的问题现在已经爆发出来了,需要动员更多的人甚至全人类来弥补我们的过失,来防止大的生态灾难的发生。"SEE基金会理事长吴敬琏在为颁奖特别录制的视频中向公众呼吁。

  近年来,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意识日益高涨,并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与环境公共事务的决策。来自广东的"巴索风云"和原中国环境科学院研究员赵章元因反对垃圾焚烧而走到公众面前,并获得了此次生态奖。

  从围观到行动,从网络ID到网络代表,刘建明的"巴索风云"网名的识别度已经远远超过他的本名。在广东番禺垃圾焚烧运动中,从维权到对话,从反对垃圾焚烧到建设性垃圾分类,"巴索风云"代表着新一代绿色公民的成长和行动。

  赵章元作为一位退休环境科学工作者,当人们担心焚烧垃圾会产生二恶英和环境污染的时候站了出来,顶住压力,坚持己见,用科学的数据与坚持垃圾焚烧的专家进行辩论,由此使公众和政府在决策中有可能听到不同的声音,让政府做出更好的决策。

  一直以来,"巴索风云"和赵章元在政府和社会上存在一定争议,评委会最后仍决定将生态奖颁发给两人。据SEE生态协会原秘书长杨鹏介绍,第一届SEE生态奖颁给金沙江保护者萧亮忠时也存有争议,评委没有因外界评价而改变,反而达成了一致,只要依法表达,依法维护环境的,都应当给予支持。

  用柔软的力量拓荒

  民间环保实践者在从事环保活动时,会涉及到利益集团,有时无法避免各种斗争,甚至遭受人身安全的伤害。

  在28名提名候选人中,张正祥是获奖呼声较高的一位。他32年义务巡护滇池生态环境,坚持不懈地告停了160多个环滇池污染企业、62个采石场;告倒了100多个各级官员、240多名老板。为此,他也付出了妻离女散、儿子被逼疯、骨碎残疾、穷困潦倒的惨痛代价。但是在最后一轮企业家评审中,他以微弱的比分差距未能获奖。

  近年来,各地此起彼伏的公民环保运动中,用理性方式与政府进行良性互动,并表达出对政府的善意提醒和期许的个人和案例,得到第四届SEE·TNC生态奖的评委的青睐。他们希望评奖活动彰显出对这一行动和价值理念的鼓励。

  "环境保护到了今天,不是你死我活,不是一定要牺牲,不是一定要付出那么多伤痛,而是要让更多人走到我们队伍当中,我们需要用柔软的力量、用爱、用自然来连接,让更多的人采取行动。"自然之友城市固废议题负责人张伯驹认为,这柔软不是弱,不是柔,而是韧性,韧性也是最强大、最持续的力量。

  绿色生活者

  思想的转变带来行为的改变——巴索风云

  2009年9月,附近要建造垃圾发电厂的消息打破了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的平静,居民们担心由此带来严重的健康危害,纷纷表示反对。

  “巴索风云”所在的丽江花园“江外江”论坛是抵制声音最集中的论坛之一。“刚开始论坛上一天能有几千个帖子,大家不停发帖,寻找发声途径,都很着急,但都提不出一个好的解决方法。”“巴索风云”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与政府沟通的实质性转机是在2009年12月,“巴索风云”首先在“江外江”论坛贴出一封邀请函,邀请番禺区区委书记谭应华、区长楼旭逵参加由番禺业主自己举办的讨论会。

  领导能不能“赏脸”出席,迅速成为各大媒体的舆论焦点。谭应华于2009年12月20日早上前往丽江花园,参加座谈会,重申垃圾焚烧发电厂已经“正式停建”。

  一场持续3个月之久的反垃圾焚烧运动,终于阶段性落幕。

  “巴索风云”成了广州官民互动的代表人物。他走进了广州人的生活,也走进了广州市政府的视野范围之内。2010年4月,“巴索风云”应邀参加由广州市副市长苏泽群主持的广州市人大番禺区分组讨论会议。同年10月,他再次以网民代表身份参加了广州市长万庆良与网民互动的一次会议。

  “要用一种聪明的、让对方舒服的方式,理性和政府协商。”比起默默地进行公益实践的其他朋友们,“巴索风云”出名了。

  2010年,“垃圾门”告一段落。现在,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了“巴索风云”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另一个重点。

  一年多来,“巴索风云”及番禺的居民朋友们,正在坚持每周一次的“绿色家庭”垃圾分类行动。他坚信,只有垃圾分类减量,垃圾危机才能真正解决。“绿色家庭”这个民间垃圾分类倡议活动正在祈福新邨、丽江花园、广州碧桂园等番禺社区中悄然蔓延。活动推行以来,已有多个楼盘的业主加入“绿色家庭”行动。

  “巴索风云”的这些观点,影响了广州乃至全国很多关注垃圾的市民,他们的行动,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垃圾焚烧的危害,以及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必要性。

  让生态家园在荒漠中扎根——柴尔红

  柴尔红是一名教学27年的民勤地理教师,深知石羊河流域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以及典型性、代表性、艰巨性。他曾自费徒步考察地理环境,走遍了家乡的山、水、河、沙。

  柴尔红设计的“沙漠寒旱区绿色生态家园”,解决了节水、冬天取暖、夏天避暑、应对沙尘暴等问题,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与普通居民的生产生活结合在一起,在自己家里做的实验取得初步的良好效果。“沙漠寒旱区绿色生态家园”模式适合民勤的荒漠环境,对民勤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如何更好适应当地恶劣的自然条件,以及高效用水、减少疾病都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经过柴尔红一年多来的实验表明:“沙漠寒旱区绿色生态家园”做到了多采光、重保温蓄热、不暴露水。

  “沙漠寒旱区绿色生态家园”模式得到了民勤当地政府的高度关注,引起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与环境研究所的巨大兴趣,并有意合作在民勤推广这一设计成果。

  绿色推动者

  以专业的力量去推动环境公平——张兢兢

  1999年11月开始,张兢兢作为志愿者服务于中国政法大学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2005年~2008年7月担任中心诉讼部主任。她代理过百旺家苑小区因高压线环境影响评价诉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和北京市环保局的行政诉讼、福建1721位村民诉榕平化工厂污染侵权诉讼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湖南白血病患者刘德胜诉吉首市农机公司污染侵权案等有影响力的环境诉讼案件。

  在环境维权工作中,她深刻地感觉到必须有一个专业的团队来做环境诉讼的案子,而且很多污染受害案件和生态损害案件需要以公益诉讼的形式介入。于是,近年来,张兢兢和她的团队不断克服资金和政策环境的困难,终于在今年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环境公益律师事务所——北京环助律师事务所。

  环助律师事务所成立后,除了向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受害者及环境NGO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参与诉讼事务之外,还会定期与不定期地对社会公众进行环境维权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法律意识和环境维权意识。在这一过程中,环助律师事务所也会接受有关机构委托,协助进行环境立法、执法和司法问题的课题研究或者规划草案的起草。

  张兢兢说,“我们的最大心愿是在国际舞台发出中国律师的声音。为了保护环境和公平,我们希望以专业的团队力量,推动环境法治的进程。”

  告诉政府公众的需求——林英

  林英是原福建电视台《绿色家园》栏目制片人,在她的努力下,福建省第一家关注环境污染问题的民间环保组织——福建省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创办了。

  林英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理念,“政府是服务百姓的,政府做不到位的时候我们就要及时补上,协助它真正解决百姓的需求问题。绿家园要做的就是告诉政府公众的需求,协助政府解决问题。”

  2008年3月,福建省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介入了位于马尾区长安村因古衫生物柴油污染引发的群体性斗殴事件。他们从前期数次的实地调研和走访中了解到,农村因环境污染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普遍。林英带领着环境专家前往当地,针对村民召开了7次应对古衫污染事件的探讨会,引导村民合理、合法地维护环境与自身的权益;组织圆桌会议,邀请村民、政府、污染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污染问题的解决之道。

  同年10月,福建省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启动了“绿乡村计划”,在长安村建立我国首个绿乡村(GC)环境教育示范基地,通过开设《乡村环保课堂》,提升原住民的环境意识与法律意识。他们引导村民成立环境监督小组,协助政府监督企业的环境表现,促进村民与政府之间的友好联系。3年来,村民们每日轮流值班记录企业行为信息,受到了马尾区政府、区环保局的高度重视,并全力配合,及时回馈。

  截至日前,“绿乡村计划”已建立两所农村环境教育基地,引导村民主动参与环境保护行动,致使1家上市公司停产整改,两家企业迁址,1家工业污水处理厂对当地居民进行“以水换水”补偿。“绿乡村计划”正被复制推广。

  为提高民众保护环境意识,林英拍摄了300多部环保科教专题片,组织了200多场不同形式的环保公益活动,带着志愿者上山、下乡,深入群众,引导公众改变日常生活习惯,身体力行地做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百姓、带动一个家庭,服务一个社会。

  在年轻一代中延续对生命的尊重——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

  年保玉则山下的湿地河流和牧区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保存较为完整的荒野。在当地传统文化中,年保玉则神山是当地人的守护神。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希望绘制一个年保玉则神山圣湖的分布图,逐渐将这个关系网络延伸出去,与整个藏区的网络连接起来。记录它们的世系、传说和相互间的关系,以便在年轻一代的心灵世界里延续对生命的尊重。

  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从成立以来,对年保玉则地区的鸟类、其它野生动物和冰川、气候变化进行监测;发动群众参与藏镃保护区(由协会创办人扎西桑俄建立的自然保护小区)的保护和监测;编辑藏文版的藏区动植物辞典;出版“年保玉则”杂志;组织会员通过影像记录的方式来记录年保玉则地区的社会文化环境变迁,并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组织策展了“云之南影像论坛”的社区单元。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1)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生态奖 全民参与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