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青年环境友好使者是环保事业的燎原星火(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13日16:34  中国环境报
在广东工业大学就读的曾惠坚是首批青年环境友好使者,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环境使者团在社会上有广泛知名度。中新社 潘旭临 拍摄   在广东工业大学就读的曾惠坚是首批青年环境友好使者,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环境使者团在社会上有广泛知名度。中新社 潘旭临 拍摄

首批青年环境友好使者们展现他们“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徽章。中新社 潘旭临 拍摄 首批青年环境友好使者们展现他们“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徽章。中新社 潘旭临 拍摄

第一期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展现衬衫上臂章。中新社 潘旭临 拍摄 第一期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展现衬衫上臂章。中新社 潘旭临 拍摄

  价值观重塑的过程,是青年人对于理想和信念殊途同归的过程

  浩平是广州美术学院的大四学生,是“全能型”的使者。曾惠坚说,无论是做海报、组织活动,浩平是一等的好手。

  浩平绝对有做宣传的天赋,他始终在微笑,性格随和,乐于帮助他人。最关键的是,他有被曾惠坚津津乐道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浩平说,因为我的专业是美术,美术最讲究原创、而且是一种学会看待周遭事物、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我感受的学科。

  让浩平颇为得意的,是他的毕业创作。版画专业的他,用1米8乘2米乘60厘米的尺寸制作了5块“石碑”,材质却是海绵的。

  创意十分有趣。

  他去大街上拍下人们手写的“神州行手机冲值”、五花八门的菜谱、减肥丰胸等字样,然后用拓片的方式将其拓到碑上,再用喷绘上色,诸如石碑上方的花纹和碑底的底座也雕刻一应俱全,单从外表看,绝对不像是用海绵的材质做成的石碑,就是5座沉甸甸的、有历史厚度的石刻。

  “我想表达的观点是‘淡化’。”

  他进一步解释说,石碑原本的意义在于“保存”,石头上刻字能够将有价值的文字、作品长时间地保留下来。而他想阐述的道理,则是希望社会上少一些这种人们不想注意到的琐碎、低俗的信息。海绵的意义在于“吸收”,但愿这些信息能被海绵吸收、过滤掉。

  学美术的浩平还兼职当导游,他说导游工作锻炼了他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他把这些能力运用到环境宣教工作当中,十分有效。

  比如到农村进行宣教,他说你不能直白地告诉小孩要低碳、要节能,随手关灯等像“填鸭”似的方式,你应该换种方式让他容易接受。你可以说,假如你正在家里写作业,有同学叫你出去玩,等你回家后发现灯一直没有关,这样做对不对呢?

  浩平的思维模式和对于事物的认知折射出当代青年人对于价值观的重塑过程。他们渴望创新、愿意去表达,他们有诸多的声音。许多人质疑青年人的价值观随着市场经济的冲斥、信息海洋的包围将会崩塌,变得没有信仰,没有寄托。许多年轻人彷徨、迷惑,找不到未来,没有方向感,想做事,又缺乏指导。“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项目为他们的表达搭建了一座桥梁,这座桥把年轻人的价值观,包括正义、热情、友爱、团结、勇气等等中国传统美德统统展示给了世人。

  青年人不需要从任何地方“拿来”任何价值观,因为这是无法“拿来”的,也无法被灌输。青年人的价值重塑只能来自他们的实践和感悟,需要他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身体力行加以塑造和完善。任何拿来的价值体系都不是青年人的价值体系,都无法深入到青年人的骨子里,成为他们的精神食粮。所以,他们必须要有重塑价值观的舞台,这个舞台就是“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项目。

  “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项目之所以有未来、充满无法预估的巨大能量,因为这个群体正是有浩平这样充满想法、有创新意识的青年人组成的。能够预计的是,每一期使者都会诞生一批名将,他们的名字一定是滚烫的,令人尊敬的。

  这是一段星星之火,成为可以燎原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接力赛

  2008年下半年,“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概念出笼。2009年初,使者行动教材编写和培训核心团队成立,当年“6·5”世界环境日,使者行动正式在北京大学起航。

  “使者行动”旨在通过调动青年志愿者保护环境的热情,鼓励和支持他们积极投入到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中来,发挥青年人在环境保护事业中的生力军作用,带动全社会共同关注环保,让节能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并转化为全民自觉的行动。

  “使者行动”计划在全国范围培训1000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之后每位青年使者至少再培训1000人,在全国范围内将会有至少100万公众参与到这个以节能减排为主题的环保实践活动中来。

  目前,使者一期活动历时两年顺利结束。

  “两年过得真快啊。”曾非飞若有所思地说到。如今已是大学三年级学生、即将走入社会的她,参加完使者一期的总结兼表彰大会后,对“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项目表现出不舍和留恋。

  “我会把这个接力棒传递下去,这次培训看见了老朋友、也见到了新面孔,感觉久违的激情又被点燃。回到学校后,我打算再做几个项目,争取通过项目把新一期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候选人的能力锻炼出来。”

  使者二期的培训活动总共两天。其中一堂课由曾惠坚讲述,主题是“环保你我同行——亚运场馆志愿者服务环境保护经验分享”。其中有个环节,她站在讲台上,向在座的200余名大、中学生提了3个问题。有一个问题是,我是谁?

  第一个站起来回答的是前排就坐的一个女孩,她用稚嫩的嗓音回答:我是一名高中生。

  第二个站起来的也是一个女孩,她是一名大学生,她的回答是,我就是我。因为认识自己比认识别人都重要,所以我就是“我”。

  第三个回答问题的是4个人。他们同坐在一排,拿过主持人手中的麦克风后,他们响亮的声音几乎掀翻了全场——我是地球人。

  现场掌声雷动。多么俏皮、哲理的答案。俞之瀚笑得很大声,他就读于北京顺义国际学校高中一年级,1994年生人。对于这个培训,他是第二次参加了。也就是说,他是使者一期的学员。在参加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活动前,还是初中生的他已经和高中学长创办了“greenkeepers”环保社团,“翻译成中文就是绿精灵”,随即他又自嘲地笑了笑:“很孩子气的名字,对吧?”

  绿精灵名字的由来跟蓝精灵有关,在团队创建者的脑海里,希望自己的环保组织能像动画片里的蓝精灵一样,做什么事情都是团队行动,有组织、有规划。

  他们成功地把学校所有的一次性纸杯都换成了马克杯,他们成功地组织了各种宣教活动。俞之瀚给记者展示了一张大幅的画布,上面有环境保护的字样以及各种签名。他指着一排文字说,这是突尼斯大使的签名,又指着另一排英文说,这是联合国发展署一个官员的题字,上面写着:keepchangingyourself。

  2011~2013年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项目又启动了,不知道有多少如雷贯耳的名字又将被历史记住。

  新的两年征途即将开启,当青年使者们昂首挺胸跨出培训教室的大门走出去的一刻,镜头定格——

  5月的深圳,骄阳似火。

  绿色大军将要启程,谁将与我们同行?

  [人物链接]使者在行动

  北京大学青年环境友好使者 卢宇飞

  2009年10月,第五届首都高校环境文化周的开幕式上,卢宇飞结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全运会火炬接力以及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热门电影等社会热点,对现场300余名首都青年环保志愿者进行了系统专业培训。

  四川大学青年环境友好使者 杨梦椒

  汶川地震后一周年,杨梦椒和同学们来到成都双流安康家园,对那里的小孩子进行了环境教育。“灾区孤儿需要大家的关怀,我们不仅将爱心传递给了每一个灾区孤儿,也在他们心中埋下了环保的种子,让他们和我们一起绿色成长吧。”杨梦椒动情地说。

  上海格致中学青年环境友好使者 张思聪

  2010年,张思聪带领小伙伴们在校园里组织和开展了气候和节能宣传等活动。他们还到上海市阳光居委会社区,为社区居民做题为《我们的低碳生活》的报告,宣传绿色世博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西安工程大学青年环境友好使者 艾晓帆

  艾晓帆作为陕西省环境友好使者之一参加了2010年6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10世界环境日纪念大会”,并有幸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的志愿工作超过了1200个小时。2010年他和同学们在临潼小学成立了陕西省首个“青少年环保宣教基地”。

  广东工业大学青年环境友好使者 简羡婷

  2009年11月,简羡婷和其他广州使者一连3个周末在广州市恒宝广场进行环保系列活动,通过环境知识讲解、文艺表演及与观众游戏互动等形式,倡导公民节能减排。2010年暑假期间,简羡婷奔赴惠州市博罗县铁场村开展“千乡万村”农村环保科普主题系列活动。

  辽宁大学青年环境友好使者 包毅

  包毅先后12次在辽宁大学及当地社区、超市和小学开展环境教育、问卷调查、环保辩论、方案征集等活动,并在辽宁广播电台进行了环保宣讲。在开展“绿色小超人”环保周活动期间,包毅与其他使者在沈阳的应昌小学进行了6堂课的环保知识讲座,向孩子们介绍了许多环境保护的知识。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41)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青年 环境保护 使者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