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专家称多数病人误诊后未产生严重后果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5日06:22 中国青年报

  医学对人体的认识还很初步,很粗浅。对人身体病理的认识能有10%到20%就不得了了。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医学发展了,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解决不了!

  中国青年报:30%和50%的数据提出后,有很多人反对,南京有一家大医院的负责人说10%的误诊率就已经很高了。

  纪小龙:问题在于那人是医院领导,看的都是每个月统计的报表,他没有深入到我们这个领域。报表当然是95%正确,只有5%是错的。不能被报表的数字所迷惑。

  中国青年报:误诊后果可是很严重!

  纪小龙:这要看他是什么病。人的身体有好多病,其中1/3是自己可以好的,即使误诊了也无所谓。比较严重的病误诊了后果会很严重,但这种情况不到10%。这是我们经过统计分析后得出来的大概范围。多数病人误诊以后并没有产生严重的后果,所以大家也不要恐慌。

  中国青年报:这是放弃10%的严重患者的理由吗?如果某种慢性病被当做“小病”一直潜伏着呢?那还叫小病吗?

  纪小龙:所以人们要对自己的身体提高警惕!你平时什么都不管,到时候就依赖医生——依赖医院,低级错误就是这么发生的!比如侯耀文(著名的相声作家、表演艺术家)去年因心脏病突然去世,如果他平时对身体重视的话,就不会这样。现在医学能够知道心脑血管管道多粗多细,堵了多少,但他从来不去看,犯了低级错误。

  中国青年报:国家鼓励大众“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误诊率这么高,谁还敢去社区医院?

  纪小龙:这个需要投入,要培养出合格的医生。另外,去社区看的病主要还是常见病,社区医院可以解决。现在大病都集中在大医院,误诊率肯定更高。医生一上午有十几二十个号,哪有时间仔细问病人?要仔细了解,也做不到呀。事实就是这样。

  中国青年报:你曾指出,如果在一家医院诊断得了什么病,一定要征得第二家医院的核实,才能降低误诊率。这样不就造成人们重复看病,增加看病费用,还加剧医患之间的不信任了吗?

  纪小龙:这个不是我提的,这是美国提出的减少误诊的唯一可行方法,叫second-opinion(第二个意见)。比如这家医院给你诊断得了乳腺癌,你不能马上开刀,什么都听他的,聪明的做法是要找第二家医院。这样可以把30%的误诊率降低一半。这也是唯一的方法。

[上一页] [1] [2]


不支持Flash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