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在京创刊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0日14:43   新浪健康

  11月10日,我国面向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的一家新期刊——《中国当代医药》在京创刊。业内人士认为,这本由卫生部主管的医药卫生期刊的成功创办,为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传播平台。

  据了解,《中国当代医药》的前身是创刊于1993年的医学科普刊物《健康人》月刊。为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经主管部门国家卫生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健康人》更名为《中国当代医药》,主办单位在中国保健协会的基础上增加了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并由主办单位组建了新的管理和编采团队,完成了由大众健康媒体向医药卫生专业期刊的跨越和转变。

  据《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社社长、总编辑詹洪春介绍,新创刊的《中国当代医药》目前为半月刊,今后该刊将以“报道医药发展动态、推广医药研究成果、交流医药临床经验、促进医药卫生发展”为办刊宗旨,紧紧围绕我国医药卫生中心工作,团结并致力服务于全国广大医疗机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药科研院所、医药卫生院校以及医药相关单位的数千万从业人员,在主管、主办单位的领导和指导下,力争将《中国当代医药》打造成为高端、权威、专业的,国内一流的医药卫生行业期刊。

  该刊副总编刘志学进一步介绍说,按照主管部门新批准的办刊宗旨,《中国当代医药》目前设有论著、研究进展、实验研究、临床研究、药理与毒理、药品鉴定、药物与临床、新药评价、医学检验、中医中药、护理研究、医药教育、政策法规、医药监管、医院管理、企业管理、医药资讯、业界关注等40多个栏目,其报道范围囊括了医药卫生工作的各个领域。为了保障办刊质量,该刊组建了阵容强大的专家编辑指导委员会,目前已有特约专家和编委600余人,成员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以及全国各地三甲医院的院士、学科带头人、科主任组成,专业领域全面覆盖医学、药学领域的各个学科。同时组建了一支近40人的采编经营队伍,其中硕士以上学历的编采人员15名,占全部工作人员的40%。为“打造国内一流的医药卫生期刊”的发展目标,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另据该杂志社副社长张皓臣介绍,该刊新增加的主办单位当代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将为这本新生的期刊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和学术质量保障。《中国当代医药》创刊初期,在逐步提高办刊质量的前提下,2008年至2009年,将采取每月定向滚动赠阅2~4万册杂志的方式,使该刊短时间内覆盖到县级以上综合医院多数临床医技科室、药品和医疗器械企业的经营管理部门、中高等医药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图书馆资料室、政府卫生药监部门和行业社团的相关处室,以此吸引杂志订户、扩大覆盖范围、提高品牌影响力,为该刊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詹洪春还说:“无论对于任何一家传统纸媒,她的内容决定着媒体的发行、广告和其他经营服务活动的拓展。而医药卫生产业是个朝阳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随着我国新一轮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医药卫生产业也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中国当代医药》必将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获得不可估量的发展契机。新创刊的《中国当代医药》杂志作为立足于医和药及其相关行业的刊物,无疑属于专业媒体,也可以称之为产业媒体。在目前国内外传统媒体市场竞争激烈的大趋势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专业媒体不同于大众媒体,应该根据所服务领域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刊物发展的经营战略。未来,我们将依托强大的资源优势,在全力打造专业期刊品牌的同时,发挥媒体自身的优势和影响力,有效整合资源,创新经营策略,拓展发展空间,逐步实现立体化、多元化、全方位发展的远期目标。”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