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提示儿童成长过程缺乏关爱易致身材矮小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5日05:15  今日早报

  □本报记者 刘伟

  早报讯 孩子个子高矮,除了遗传、营养等因素,心理因素也很重要。萧山9岁的男孩小光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竟然得了“心理性矮小症”。

  矮个男孩性格很内向

  35岁的张美来自江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在萧山打工时认识了一个老乡,两个人结婚后很快就生下了小光。但在孩子5岁时,张美和丈夫离婚了,小光一直跟着张美。为了维持生计,张美开了家杂货店,每天忙得团团转,小光只能一个人呆在家里。“从前年开始,我发现小光长得特别慢,也不爱搭理我。我给他买了不少营养品,还给他补钙,可都没啥效果。”

  张美说,小光的性格很内向,不爱和小朋友玩,也很少和同学交往。“医生听完我的描述,觉得孩子是心理有问题了,很可能因此造成他生长发育有了障碍”。

  缺乏关爱的孩子多矮小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内分泌戴明娟医师介绍,“心理性矮小症”是指孩子缺乏父母的爱抚,精神上受到压抑,致使孩子生长发育产生了障碍而出现的矮小症。很多离异或者家庭环境恶劣的孩子生长发育会比较慢。

  戴医师说,爱抚的缺乏、精神上的压力和心灵的创伤都会导致神经、体液、内分泌等功能紊乱,致使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等有助于长高的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引起孩子的生长发育障碍。

  去年5月小光被查出垂体生长激素缺乏,并于当月开始治疗,现在已经长到了1.28米,只比同龄孩子矮5厘米左右。“我们特地交代母亲,一定要多抽时间陪儿子。”经过治疗,孩子已经会主动和医生交流了。

  留守儿童中发病较多

  心理性矮小症是近年来在欧美等地区儿童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新的“流行病”。这种疾病的出现,与特殊的社会环境——离婚率高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部分长年不在父母身边、由祖父母带大的孩子,也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

  记者随后从一家医药公司的销售主管于颖处了解到,该公司每年大约要为我省1000个矮个子的孩子提供药物,其中大概2%的孩子得的就是心理性矮小症。“前段时间我们从档案中发现,连续有5个这样的孩子都来自青田,他们都是因为父母在国外打工,由祖父母抚养。青田当地出国工作的人比较多,不少孩子疑似有这个病,但因为对身高影响不大或家人没重视,治疗的人并不多。”

  父母关爱是最好的“增高剂”

  “心理性矮小症是可逆的,当孩子的心理负担卸去,还能正常长个。”戴明娟表示,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矮小后,首先关注的往往是营养和疾病因素,给孩子补这个补那个,其实孩子需要的也许只是父母的关心、减轻作业负担、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运动。

  戴医生强调说,父母的关爱是最好的“增高剂”,一旦发现孩子得了这个病,并不需要马上用药,可能通过心理辅导、父母的充分关爱和适当的运动就能马上好转。(1510303)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关爱 身高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