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日前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评估,将成为第5个世卫组织全球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这也意味着我国将成为首个进入这一全球流感监测网络的“核心圈”的发展中国家。
世卫组织于1952年建立了全球流感监测网络,由来自99个国家的128个国家流感中心以及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组成。
各国的国家流感中心是全球流感监测网络的组成者,在世卫组织的统一协调和管理下收集本国的流感毒株和监测信息,并及时递交给世卫组织。而全球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则是全球流感监测网络的核心,负责全球流感监测数据的汇总和疫情的分析、流感和流感大流行疫苗株的推荐和为全球流感防控和流感大流行提供专家支持。
世卫组织现有的4个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均设在发达国家,分别位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英国国立医学研究所以及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传染病实验室。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李德新介绍说,国家流感中心成立于1957年,并于1981年加入世卫组织全球流感监测网络。自成立以来,国家流感中心积极与全球共享流感毒株和监测信息,并为世卫组织提供了大量的流感毒株,其中不少被世卫组织选用为流感疫苗毒株。
“国家流感中心成为世卫组织全球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将提高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也是世卫组织对中国公共卫生能力特别是流感大流行的防控能力的充分肯定,更是对中国进一步发挥国际影响力的巨大期盼。”李德新说。
又讯
近一周全国共有28人因甲流死亡
卫生部18日通报,11月9日至11月15日,全国内地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0828例,住院治疗2684例,死亡28人。
流感哨点监测结果显示,上周境内流感病例占流感样病例的比例为50.5%,与前一周的49.3%相比略有上升;甲型H1N1流感病例占流感病例的比例为89.4%,与前一周的86.6%相比有所上升。
相关信息
研究证明:人对甲型流感免疫力超出预想
美国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人体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免疫力超出预想,所以人们不必对这种病毒感到恐慌。
研究人员调查了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一个大型流感数据库,发现由于此前人体免疫细胞曾接触过其他感冒病毒,因此人体免疫细胞——T细胞会减轻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危害程度。负责这项研究的比约恩·彼得斯指出,此前科研人员曾以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全新病毒,人类对其没有免疫力,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但研究人员也发现,在血样中检测带有试验标记物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时,只有约17%的这种病毒能被人体免疫细胞——B细胞识别出来,因此研究人员建议人们还是要通过接种疫苗来抵抗该病毒。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