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授称情绪失控系大学生犯罪主因(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4日11:39  四川在线
教授称情绪失控系大学生犯罪主因(图)
心理咨询

  近日,成都高校内连续发生几起自杀和伤害他人案件。接连出现的类似事件,都在向社会抛出一个疑问: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整体变脆弱了?

  而另一方面,大学中并不缺乏心理顾问、心理咨询的场所和社团,它们对大学生的心理是否起到了帮助作用?

  现状

  心理咨询学生不足2%

  镜头:

  “我想咨询个问题。”大学学生会办公室里,负责心理协会的学生干部小敏迎来了一名同学。

  “好啊。”小敏刚答应,却看见来咨询的同学顾虑地环顾了一下四周。小敏立刻“驱散”了其他学生干部。

  可当其他学生干部都离开的时候,这名前来咨询的同学却站起来,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学生自己负责的心理协会社团。以四川大学为例,就有四川大学心理协会、阳光心灵志愿者协会等大约10个自助心理社团。

  但有多少人在遇到心理难题时选择求助学生心理协会社团?

  记者先后采访了四川成都5所大学的学生自创心理协会负责人,他们统计的数据显示,以一所万人高校为样本,不到2%。

  原因

  不关注自身心理健康

  “大家对自己的或者别人的心理健康关注度不高,而学校方面也缺乏强有力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及执行方案。”四川大学心理协会会员兼干事小杨是本协会的骨干分子,他认为虽然自己所在的协会现在有很多会员,但是大家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还不是很高。

  他分析,很多时候学生学业太紧,事情太多,就不会去关注自己的内心,往往出了事情之后才去思考问题到底在哪里,做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提前干预,导致情绪没有正确的宣泄方式,所以就会出问题。

  分析

  担心出校门后变房奴

  四川某大学学生处教师杨海:“80后”与“90后”一代正处于中国的转型时期,在校时有考研、过级等繁重的学习压力,面对社会灯红酒绿的心理矛盾,还有担心走上社会成为“房奴”等的心理状态使其时常处于焦躁的状态。

  情绪失控是主导因素之一

  成都市政协委员、四川教育学院科研处副处长柳长翥教授:大学生犯罪中,情绪失控和感情饥渴几乎成为这类犯罪的主导因素。柳长翥教授认为,很少有大学生愿意找一个不是特别熟悉的人寻求帮助,于是只能自我消化,而一旦方向走偏,就容易消化出问题。 来源:天府早报

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大学生 犯罪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